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33294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以玉米机械收获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山东省从 2002 年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结合本省的实践和具体情况,将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从技术措施上实施“一条龙”作业,从推广工作上打好“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玉米机械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一、玉米机械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上讲,保护性耕作就是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实施免耕播种作业。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没有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也就体现不出保护土壤水分、培肥地力的效果。虽然玉米联合收获不是保护

2、性耕作的技术环节,但玉米联合收获在实现玉米收获的同时,实现了地表秸秆覆盖,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创造了条件。从农机作业环节科学衔接方面看,玉米联合收获为保护性耕作创造了秸秆覆盖的条件,但保护性技术中的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地表秸秆量大,传统耕播困难的问题;玉米的免耕直播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要求,为提高玉米收获效率创造了条件。因此,将玉米收获与保护性耕作仅仅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山东的实际情况看,夏季小麦秸秆通过小麦联合收获作业,基本实现了地表覆盖,玉米播种也实现了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难点在于玉米秸秆的覆盖和小麦免耕播

3、种。如果让农民人工摘玉米穗,再让他们用机械粉碎秸秆覆盖地表,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民会觉得麻烦、经济上不合算。对农民来说,玉米收获的主要目的已达到了,秸秆的问题可以随便处理,再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难度就增加了。2003 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我们发现,将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同时实施,农民就容易接受,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好的地方,也是玉米联合收获发展较快的地方。二、解读好中央一号文件,加快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二、解读好中央一号文件,加快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第五段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

4、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第十段指出:“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大力度,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第十五段指出:“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根据山东的实际,正确理解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工作的要求。第一就是要解决好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山东作为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就属于“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的粮食生产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就是收获环节,解决玉米收获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第二就是通过发展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防止农村面源污染。目前农村最大的污染面源就是秸秆焚烧。每年三夏三秋季节,在地头、村庄、道

5、路两侧堆放的都是秸秆,农民朋友为了省事,往往已烧了之。不仅影响到新农村的环境卫生,还影响了高速公路、飞机的运行安全,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秸秆利用率?是农机部门的重中工作之一。第三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这些任务,就是各级农机部门的工作重点,将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结合起来,既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具体体现。三、农机农艺结合,搞好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三、农机农艺结合,搞好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2002 年,

6、引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就模拟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从机具的性能、小麦出苗、分蘖、返青、产量、生产成本等情况进行对比考察。通过对比试验和考察,我们认识到,将玉米联合收获与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减少了秋季农业生产环节,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充分发挥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在几年的示范推广中,围绕技术的推广,结合山东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制定配套技术规程,实施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将“三秋”变为“两秋”。组织技术攻关小组,针对我省小麦玉米种植规格要求和生产特点,设计种植规格,研制、改进适合我省种植规格要求的保护性耕

7、作设备,为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在技术规程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技术对比试验时,我们邀请省农科院作物专家、植保专家,省土壤肥料专家、省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等,针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模式,共同制定作物栽培技术方案、管理规范、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使农业机械工程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有机结合,让技术得到农业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加快技术推广的步伐。今年,省农业厅承担的亚行北方旱作农业项目,将保护性耕作列为重要内容;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全省 30 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今年省农业厅在制定全省“三秋”农业生产指导意见时,对玉米机械收获和小麦免耕播

8、种技术向全省农业部门重点推介。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农机、农业共同推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好局面。四、机械引进与研制相结合,为关键农业生产环节提供装备支持。四、机械引进与研制相结合,为关键农业生产环节提供装备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有适合当地生产特点的农业机械装备,才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为做好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与生产企业合作,先后承担了农业部跨越计划“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试项目”,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和农业部跨越计划“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试与示范项目”,经过多年

9、的研制和改进,机械性能大大提高,推广数量迅速增加,今年全省玉米收获机新增 3600 多台,保有量将达到 9500 台,占全国玉米收获机械总量的 2/3 多。我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从一年一作的旱作区研究发展起来的,在一年一作区,农业机械设备性能已比较成熟,在一年两作的山东,尤其是灌溉区,作物秸秆量大,引进的小麦免耕播种机还不能完全适应。没有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是我省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桎梏,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分析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结构特点、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设想,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与改进。一是与有关企业合作。制定厂站结合、

10、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策略。农机推广部门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农机企业利用生产和研发优势,共同开发;二是针对山东一年两作、秸秆量大的农业生产特点,加快研发一机多用,性价比好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三是引进嫁接,边研究、边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新研发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在全省三秋农机作业现场会上演示和考核,已投入小批量生产,以满足各地技术推广的需求。五、宣传发动、政策扶持、培训推广相结合,打好技术推广的五、宣传发动、政策扶持、培训推广相结合,打好技术推广的“组合拳组合拳”1、搞好宣传发动,营造发展氛围。、搞好宣传发动,营造发展氛围。年初,山东省农机办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

11、省全面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意见,向全省农机部门发出了技术推广的动员令;3 月底,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进行了规划安排,确立了到 2010 年,全省秋季保护性耕作达到播种面积 10%以上的发展目标。省政府 6 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全省大多数市县农机部门都把玉米联和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列入重要日程,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全省农机系统形成了工作当中抓重点,重点工作抓发展,发展当中抓创新的良好

12、氛围。2、科学制定方案,建设好示范点。、科学制定方案,建设好示范点。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示范点建设是各地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只有通过示范点建设,建立样板田,发展一批带头乡、带头村和带头户,做给农民看,让农民真正看到好处,得到实惠,农民才会自觉干。年初省农机办要求各市农机系统都要建立 24 个示范县,各县都要建立 24 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都要建立示范点。各市和示范县都要制定技术推广方案,落实机具和示范点面积,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积极争取推广资金。据统计全省各地已建立示范县 45 个,示范乡镇 200 多个,落实实施面积 40 多万亩。同时,省农机办在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

13、中,重点向玉米机械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方面倾斜,增加示范点数量和项目资金,积极扩大技术社会影响。3、购机补贴政策,重点支持。、购机补贴政策,重点支持。今年省农机办将购机补贴资金重点向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中央和省两级资金共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 2997 台套,补贴总量是去年的2.5 倍,今年保有量可望突破 9500 台,比去年增长 55%。利用中央、省和地方自行安排的资金补贴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 500 台左右,全省免耕播种机的总量可以超过 1700 台,比去年增长 41.7%,实现了机械装备的快速增长。4、技术培训先行,大培训促进大推广、技术培训先行,大培训促进大推广。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

14、,省农机办将 4 月和8 月定为培训月。分别于 4 月 26 日、8 月 12 日和 8 月 20 日举办了三期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成立了山东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团。到目前为止,全省农机系统已有 142 个单位,173 人参加了培训。其中 17 个地市农机局和有玉米的县级农机局长、分管局长和推广站长都参加了学习。大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效果显著,主要表现是: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农机办专门召开主任会议研究,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农机局、办领导也积极参加学习,据统计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局级领导 110 人,其中一把手 74 人,分别占培训人员的 6

15、4%和 43%。二是培训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专门编印了山东省玉米联和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材料,邀请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焕文教授来鲁讲课,讲授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基本原理、技术要求;我省各级示范点交流了近几年的实践活动和经验,生产企业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机具。通过培训,学员们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三是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培训班采取课堂授课、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了学员的感性认识。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机具演示、实地考察,使培训人员对我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

16、的理解,明确了开展技术推广的工作思路和方向。随着大培训活动的深入,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团和各市宣讲团到各市、县农机部门开展了对基层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机手和农户的培训。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召开了三百多名的机手和农户参加的宣讲大会,章丘市农机技术人员对重点示范村,逐村宣讲,逐村演示。全省各级农机部门抓住三秋生产前的关键时机,掀起了宣讲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高潮,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抓好市场培育,推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市场健康发展。、抓好市场培育,推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市场健康发展。在现阶段,发展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单靠行政推动困难较大,必须引入市场机制,用农机户的经营效益和农户生产效益来驱动技术的推广。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使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跨区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8 月 21 日,省农机办召开了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协调会,东西对接,互引互援,省内跨区作业的玉米收获机械达到 7000 余台,为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