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社会专题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31093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社会专题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社会专题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社会专题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社会专题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洪湖市 2009 年中考思品重点内容参考 材料12、 “九全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撰稿人:沙口镇下新河中学 李坤伦一、知识要点:(略)二、习题训练:1、材料一: 2008 年下半年,由美国华尔街引发次袋危机迅速演变,已成为一场金融海啸正在全球 蔓延。2009 年 4 月 2 日 G20 伦敦金融烽会成功召开,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全球增添了信心。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 战。 ”一是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鼓掌持续下滑; 三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依然。 (1)当前形势

2、下,我国还要不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请说明理由 (2)今后,我们应怎样坚持和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材料一: 2009 年就业形势十分严俊。据统计,除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今年有高校毕业生 610 万,加上去年未就业的 100 万合计有 710 万大学生需要就业,此外还有 2000 多万农民工需 要就业。 材料二: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 拟投入 420 亿元资金。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 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们” (1)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就业压力巨大,为什么会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3、3)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什么国策?请说明理由。 3、材料:3 月 28 日世界各地都积极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出“关上灯,点 上希望”的口号。每个国家大中城市从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再从印度洋沿岸,直到 大洋洲,往日靓丽都市风景和绚丽多彩的标志性建筑,都沉默在了一个小时的黑暗之中。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为什么得到全球各国人民积极响应? (2)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宗旨要求我国人民必须继续实旋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3)为了落实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宗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三、参考答案:1 (1)当然要继续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和

4、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成为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 大,必须把自己螎入世界发展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当代中国的命运日益 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国要发展,要壮大,要富强就应该借鉴世界上 的一切先进的东西,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总之,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始终把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本点;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国内 市场

5、和国陆市场;不断建立防范风险和危险的体制机制;5.既要敞开国门搞建设,又要维2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 2 (1)我国人口基数大,要求就业的人口进入高峰;我们生产力水平偏低,严重 制约着我国就业水平与能力;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重了当前的就业压力。 (2)劳动者就业问题既是事关个人生存和发展民生问题,也是事关维护劳动者权利的 问题,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民生问题言:民生问题本无小事。它是我党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正确处理改革、 稳定、发展三者关系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成 果的要求。 (3)我们应把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 (1)严峻的环境形势,给世界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努 力改善地球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 方略。 (3)大力宣传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载花种草等改善 环境的公益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纸屑果皮,保护环境卫生;大胆向破坏黄鲸 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