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3002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微生物学细菌生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细菌生理 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的物理性状 细菌的营养 细菌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第一节细菌的化学组成结合水水 份 (75-85%) 自由水无机物干物质 (15-25%) 有机物第二节细菌的物理特性 比面积大 光学性质 多相胶体性质 渗透压 带电现象 布朗氏运动 第三节细菌的营养一、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转 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方向的运输方式。分为: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方向的运输方式。它需要酶的作用, 如渗透酶各周围间隙蛋白,在运输大 分子物质(糖、氨基酸、无机离子) 中起着重要作用。 运输示意图为:主支运输转动方式营养物质 释放营养物质 渗 透

2、酶载体 复合物 细胞内周围间隙蛋白载体回位二、细菌的营养需要n水分新陈代谢所需媒介。n含碳化合物用来合成菌体的 糖、蛋白质、核酸等,亦作为 能量来源。n含氮化合物用来合成菌体的 各种含氮化合物。l矿物质在细菌代谢中起着酶激活物 的作用,用来构成酶的辅基,对于维 持原生质胶体状态和细胞渗透性具有 较大作用。lVit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B簇Vit 起着辅酶或辅基的作用。三、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型 这类细菌酶系统完善,能利用无 机碳(CO2、C、H2CO3)合成菌体有机碳。分为光能和化能自养型两类。 异养型 这类细菌酶系统不完善,只能利 用有机碳作为养料。分为光能异养菌和化 能异养菌两大类。绝大多

3、数病原菌都属于 化能异养菌。第四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一、细菌的酶 胞外酶、胞膜酶、固有酶、适应酶 与医学有关的酶类: 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胶原酶、 溶纤蛋白酶、凝血浆酶、溶血素、尿素酶 二、细菌的呼吸1、细菌呼吸的概念:细菌借助于体内的酶类,从物 质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获得它所需要 的能量的过程,称细菌的呼吸。2、细菌呼吸类型: 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各型细菌呼吸特点 专性需氧菌:需充足O2 ,生长于表面.。 微需氧菌:需低浓度O2 ,生长于表面以下数 mm处。 兼性厌氧菌:生长于整 个培养基中。 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生长于培养基底部。3、厌氧菌培养的原理1、厌氧菌

4、缺乏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 酶 二者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能氧化 高电势的化合物产生能量。在有氧环境 中,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多为氧化型状 态,氧化还原电势随之升高。故厌氧菌 不能利用这些营养物质,造成能量不足 而不能生长。2、缺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细菌在 有氧环境的代谢中常产生H2O2,这是一 种氧化剂,有杀菌作用,缺乏二酶,故 厌氧菌不能分解H2O2,而不能生长。 3、有氧环境中SH被氧化 SH是菌体 许多酶类的辅酶(如CoA、琥珀酸脱氢 酶、氨基酸转移酶等),故厌氧菌不能 生长。三、细菌的代谢产物(一)分解产物的检测 1糖代谢测定 糖发酵试验: 多糖经胞外酶分解为双糖单糖再经胞内

5、酶分解为有机酸、醇、CO2和H2O。细 菌分解糖的能力是不同的。 产酸不产气 产酸产气 阴性VP试验:n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均分解葡萄糖,为区分 两菌可采用VP试验及甲基红试验。产气杆菌 能使丙酮酸脱羧、氧化(在碱性溶液中)生成 二乙酰,后者可与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 红色化合物,称VP阳性。甲基红试验:n产气杆菌使丙酮酸脱羧后形成中性产物,培养 液pH5.4,甲基红指示剂呈桔黄色,为甲基 红试验阴性,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培养液呈酸性pH5.4,指示剂甲基红呈红 色,称甲基红试验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n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的细 菌如产气杆菌,分解枸橼酸盐生成 碳酸盐,同时分

6、解培养基的铵盐生 成氨,由此使培养基变为碱性,使 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BTB)由淡 绿转为深蓝,此为枸橼酸盐利用试 验阳性。2、蛋白质代谢测定 nH2S试验: 含S氨基酸 菌 产生 H2S 与基中醋酸铅 PbS黑 色沉淀物。 吲哚试验:色氨酸 菌 吲哚 明胶试验:明胶 菌 液化 n紫乳试验:酪蛋白 菌 胨化(二)合成代谢产物及临床意义 热原质 毒素与酶 色素 抗生素 细菌素 第五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供给细菌适量的H2O、糖类、 蛋白质或氨基酸、无机盐及Vit等。 2、温度 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随菌种不同而 异,一般病原菌要求与体温相同,如牛羊病原菌 需37,鱼

7、类病原菌则要求22。 3、酸碱度(PH) PH对细菌发育影响 很大,大多数病原菌最适酸碱度为 PH7.2-7.6,少数细菌可在特殊PH条件 下生长,如霍乱弧菌在PH6.4-9.6 时均 能生长(最适为7.8-8.0),乳酸杆菌在 PH 3.4-4.5时可生长,霉菌则在PH 3.0- 6,0生长良好。 4、渗透压 细菌只有在等渗环境中才 能生存。若环境渗透压过高,则菌体被 脱水造成质壁分离;若环境渗透压过低 ,则细菌臌胀破裂。 5、气体 O2、CO2、N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多数细菌为横分裂式繁殖 (12222)。少 数细菌如酵母进行出芽繁 殖 。近年来,电子显微 镜观察可见,某些细菌也 存

8、在有性结合。 绝大多数细菌繁殖速度为 15-30min一代。但菌种 不同其繁殖速度亦不同, 如大肠杆菌20min繁殖一 代,结核杆菌较慢,需 0.5-18h才能繁殖一代。三、细菌群体的人工培养 用人工的方法,将细菌从自然界、动物体 或病料中分离出来,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细 菌的形态、生理特性、生物学特性或制取 细菌的某种代谢产物等。这对于传染病的 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菌苗制备、微生物 的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了解 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有关基础知识是十 分必要的。(一)培养基的种类和常用培养基 培养基的概念:将细菌所需的各 种营养物质按一定比 例混合在一起,并调 节到适宜的PH,这种 人工配

9、制的适合细菌 生长繁殖的细菌营养 物,称为培养基。 培养基必需符合以 下条件: 营养物 适宜的PH环境 温度和渗透压 无菌培养基种类1、基础培养基含有培养一般细菌的最基本成分。又 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 体培养基三种。在液体(肉汤)培养基 中,加入2-3%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 加入0.2- 0.5%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 。2、营养培养基l于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高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血液、血清、腹水、生长因子等,以 满足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需要。有的 细菌还需加入特殊物质,如结核杆菌需加 入鸡蛋清、马铃薯、甘油等才能良好生长3、选择培养基利用细菌对某种物质敏感程度的不同,可 在培养基中

10、加入抑制某些细菌生长的药物, 而选择性地让欲分离的细菌旺盛生长的培养 基如胆盐和蔷薇色酸可以选择性地抑制G+菌 的生长,而不影响G菌的生长。在培养基 中加入二药后可选择性地分离出肠道杆菌。4、鉴别培养基利用细菌分解底物及其代谢产物 的不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 质和指示剂,即制为鉴别培养基, 以测定不同细菌的生化反应。5、厌气培养基将培养基与空气及氧隔离,或 降 低培养基中的氧化还原电势,供厌 氧菌生长。 除去培养基中氧的方法:a、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 如肝汤或加入 谷胱甘肽、硫基醋酸盐等。b、化合去氧法:如焦性没石子酸、 好氧厌氧菌混合、种子发芽等。c、隔绝阻氧法:如液体石腊等。(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现象划线接种 分点接种 涂抹接种 液体接种穿剌接种 倾注接种 注射接种 活体接种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观察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o形态、大小、边缘、表面构造(湿润 度和光滑度)、隆起度、透明度、颜 色等,及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溶 血、溶血)。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沿 穿剌线呈模糊羽毛 状生长。 无鞭毛的细菌,沿 穿剌线呈清晰的线 状生长。3、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观察肉汤培养物 的混浊度、管底 沉淀、肉汤表面 菌膜或菌环,以 及有无汽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