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20819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了解法律制度了解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范(上)遵守法律规范(上)主讲人:张会峰主讲人:张会峰法律基础法律基础第第2 2讲讲1本讲主要内容本讲主要内容oo我国的宪法制度我国的宪法制度oo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2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n n 观点一:观点一:从国家角度去定义从国家角度去定义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其内容主要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其内容主要是国家的政权结构,是是国家的政权结构,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n n观点二:观点二:从个人权利角度去定义从个人权利角度去定义认为宪法以公民权利为目的,是认为宪法以公民权利为目的,是“

2、公民权利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保障书”。 3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n n 根据观点一:根据观点一:宪法应该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宪法应该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n n根据观点二:根据观点二: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人权概。人权概念的形成导致宪法观念的产生,宪法的产生也即人权念的形成导致宪法观念的产生,宪法的产生也即人权的宪法化,并因而使人权的根本保障制度得以形成。的宪法化,并因而使人权的根本保障制度得以形成。 4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n n 现在公认的观点:现在公认的观点:1718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在与世纪,

3、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阶级的斗争和妥协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宪法性文封建阶级的斗争和妥协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惯例。件和宪法惯例。1787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是世界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n n由此反推,宪法应该侧重于从人权(公民权利)的由此反推,宪法应该侧重于从人权(公民权利)的角度去理解,宪法尽管也关注国家权力,但后者是为角度去理解,宪法尽管也关注国家权力,但后者是为了维护前者而设立的,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了维护前者而设立的,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5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宪法是什么?产生于何时?n n“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

4、民权利的纸。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 列宁列宁n n “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 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序言6我国宪法的内容体系我国宪法的内容体系宪法宪法序言序言总纲总纲公民的基本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旗、国歌、 国徽、首都国徽、首都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基本权利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基本义务中央机构中央机

5、构地方机构地方机构7n n内容上: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方面。n n效力上:效力上: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8“ “孙志刚案孙志刚案”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20032003年年3 3月月1717日傍晚,就日傍晚,就 职于广州某服装公司的武汉职于广州某服装公司的武汉 籍青年孙志刚(籍青年孙志刚(2727岁,大学岁,大学 毕业)在走向网吧的路上,毕业)

6、在走向网吧的路上, 被广州市黄村街派出所以没被广州市黄村街派出所以没 有暂住证为由,强制收容。有暂住证为由,强制收容。 执法依据为执法依据为19821982年年5 5月国务月国务 院颁布生效的院颁布生效的城市流浪乞城市流浪乞 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93 3月月1818日晚,孙自称有心脏病日晚,孙自称有心脏病 被送至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诊被送至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诊 治。治。3 3月月1919日晚,因孙大声叫喊求日晚,因孙大声叫喊求 助,引起救治站护工的不满,遂助,引起救治站护工的不满,遂 指使救治站病友对孙群殴。指使救治站病友对孙群殴。 3 3月月2020 日,救治站宣布孙不

7、治身亡。经日,救治站宣布孙不治身亡。经 法医鉴定,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法医鉴定,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 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大面积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大面积 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孙志刚案孙志刚案”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10n n三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三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 审查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违的违 宪性。宪性。 FF宪法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 由不受侵犯。由不受侵犯。 FF立法法立法法: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对公

8、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 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 法律。法律。“ “孙志刚案孙志刚案”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11FF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罚,只能由法律规定。 FF结论:结论: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办法作为国务院制定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无权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规的行政法规,无权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规定,否则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应该予定,否则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应该予以改变或撤销。以改变或撤销。“ “孙志刚案孙志刚案”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12n n

9、孙志刚案的结局:孙志刚案的结局:FF1212名加害人中,名加害人中,1 1人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人被判死刑立即执行;1 1人被判死刑缓期执人被判死刑缓期执行;行;1 1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他人被判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他人被判3 3到到1515年不等有期徒刑。年不等有期徒刑。FF6 6名渎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被判玩忽职守罪,分别获刑名渎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被判玩忽职守罪,分别获刑2 2至至3 3年。年。“ “孙志刚案孙志刚案”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FF孙志刚家属:获国家赔偿孙志刚家属:获国家赔偿 FF20032003年年8 8月月1010日,日,城市流浪乞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讨人员收

10、容遣送办法被废止。被废止。13n n修订程序上修订程序上: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委员会或者1/5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2/3以上的多数通过。以上的多数通过。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1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批评、建议、申诉、控告、 检举和取得国家赔

11、偿权检举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特定主体权利15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n n“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n n狭义的人身自由权(身体不受非法侵犯)狭义的人身自由权(身体不受非法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2、16东莞一工厂上千员工日日被搜身东莞一工厂上千员工日日被搜身 他们是皮具厂的普通员工,但每天下班的时候,他们是皮具厂的普通员工,但每天下班的时候,无论男女,都会遭到搜身检查。无论男女,都会遭到搜身检查。“ “只要你进入了只要你进入了 生产区域,出来必生产区域,出来必 定搜身。一天被搜定搜身。一天被搜 三遍身,感觉自己三遍身,感觉自己 像做贼。像做贼。” ” 17n n广义的人身自由权(人格、住宅、通讯)广义的人身自由权(人格、住宅、通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

13、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18思考思考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能否直接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能否直接援引宪法提起诉讼?法院在司法程序援引宪法提起诉讼?法院在司法程序中,能否直接援引宪法进行裁判?(中,能否直接援引宪法进行裁判?(即宪法能否直接在司法中适用)即宪法能否直接在司法中适用)19“ “宪法更多意义上是政治性纲领,内容大都是宪法更多意义上是政治性纲领,内容大都是历史叙述、确立重大制度原则或制定路线和政策历史叙述、确立

14、重大制度原则或制定路线和政策 等。条文简单、概括和抽象,缺乏直接明确的规等。条文简单、概括和抽象,缺乏直接明确的规 范功能,不符合法治原则对规则明确性的要求。范功能,不符合法治原则对规则明确性的要求。 实施宪法,首先要求代议机关将这些条文转化为实施宪法,首先要求代议机关将这些条文转化为 具体的法律。不通过适用法律来间接适用宪法,具体的法律。不通过适用法律来间接适用宪法, 依宪治国和依宪审判都毫无意义,甚至会造成权依宪治国和依宪审判都毫无意义,甚至会造成权 力的滥用力的滥用 。” ” 翟小波:翟小波:“ “宪法不能司法化宪法不能司法化” ” 宪法不能司法化的基本理由宪法不能司法化的基本理由20案

15、例:中国宪法第一案案例:中国宪法第一案19901990年原告齐玉苓参加中考,被济宁市商业年原告齐玉苓参加中考,被济宁市商业 学校录取为学校录取为9090级财会班的委培生,但是原告就读级财会班的委培生,但是原告就读 的滕州市第八中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直接将的滕州市第八中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直接将 它送给了和原告同级的陈晓琪。陈晓琪遂冒用原它送给了和原告同级的陈晓琪。陈晓琪遂冒用原 告姓名在该校财会班就读直至毕业,后被分配到告姓名在该校财会班就读直至毕业,后被分配到 银行工作。直至银行工作。直至19991999年初,原告才得知自己已经年初,原告才得知自己已经 被冒名被冒名1010年。原告认为,

16、上列被告侵犯了其姓名年。原告认为,上列被告侵犯了其姓名 权和受教育权,请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权和受教育权,请求其赔偿经济损失1616万元和精万元和精 神损失神损失4040万元。万元。21n n一审:原告姓名权被侵犯,陈晓琪和陈父应负主要一审:原告姓名权被侵犯,陈晓琪和陈父应负主要责任,其他被告也应承担责任。原告主张的受教育责任,其他被告也应承担责任。原告主张的受教育权是一般人格权范畴,本案证据表明原告放弃了此权是一般人格权范畴,本案证据表明原告放弃了此项权利,侵权不能成立。法院判决:被告陈晓琪停项权利,侵权不能成立。法院判决:被告陈晓琪停止对原告姓名权的侵害,一干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止对原告姓名权的侵害,一干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按各自份额赔偿并按各自份额赔偿3500035000精神损害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