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18809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讲坛之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讲坛公路讲坛 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漫谈闽东路桥及养护管理张波张波 20162016年年5 5月月目录n n一一 闽东公路发展简史闽东公路发展简史n n二二 闽东路桥隧及其养护历程闽东路桥隧及其养护历程n n三三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面临的问题与挑战n n四四 前景与展望前景与展望一、闽东公路发展简史第一条国道(104国道)与县县通福建公路始建于1919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毁桥 断路,通车里程仅945公里。1955年起,新线建设,移师闽东,修筑福(州)温(州 ) 干线的罗源至福鼎分水关等路段(其中,只有宁德二都到城关 按五级路测设施工,其余均为六级路标准。桥梁荷载按汽-8、 拖-30设计

2、,建设半永久或临时性桥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间,有计划的先干线后支线、分期分批、连续作战,完成了四 千多公里的公路建设和改建。n第一条国道(104国道)与县县通n n19561956年年4 4月完成福安溪柄到霞浦后港支线。月完成福安溪柄到霞浦后港支线。n n19571957年底,全省通车里程超过六千公里,不通公路的县份只剩下寿宁年底,全省通车里程超过六千公里,不通公路的县份只剩下寿宁 、周宁、松溪、政和和尤溪。、周宁、松溪、政和和尤溪。n n19581958年,年,“ “大跃进大跃进” ”时期,修筑完成福安赛岐到浦城、福安到寿宁等公时期,修筑完成福安赛岐到浦城、福安到寿宁等公 路。实现了县县

3、通公路。路。实现了县县通公路。n n 古田溪水电站淹没区公路改线及古田至水口公路分别于古田溪水电站淹没区公路改线及古田至水口公路分别于5858、5959两年内两年内 完成。完成。n n 宁古公路(宁古公路(S304S304),分期分段建成。(杉洋),分期分段建成。(杉洋大桥,大桥,19581958;琼堂;琼堂洋洋 中中杉洋,杉洋,1966.111966.11;符合六级公路标准);符合六级公路标准)n n 屏南双溪屏南双溪镇前,按六级标准测设,镇前,按六级标准测设,1970.61970.6。n n 古田古田南平,南平,1971.81971.8,六级甲标准。,六级甲标准。n n 福鼎岩前福鼎岩前霞

4、浦赤岭,霞浦赤岭,19581958年起,修通部分路段;福鼎段年起,修通部分路段;福鼎段1977.11977.1完成完成 ;霞浦段;霞浦段1979.61979.6完成,全线通车。(免于绕行福安,缩短完成,全线通车。(免于绕行福安,缩短72km72km)一、闽东公路发展简史一、闽东公路发展简史农村(山区)公路的建设与养护1956年建成的古屏公路,是我省第 一条“民办公助”简易公路,有省补助,两 县动员民工建勤施工。1962年起,大部分“社道”改为季节性 补贴,少数社道和县道,仍设专业道班, 由养护工区管养。一、闽东公路发展简史地区内第一条高速公路2000年2月2日,罗宁高速公路通车 (设计时的技术

5、标准为一级汽车专用线) 。而后,陆续有福宁(2003年6月28日 )、宁武、京台、福寿、沈海复线的宁连 、柘荣福安等路段通车。宁古高速正在 加紧前期工作。我局现有管养道路及里程 n市局现有管养里程1599.892km( 2016年最新)n 其中国道 2条,229.131公里 n 省道 6条,624.036公里n 县道 29条,556.189公里n 乡道 17条,148.933公里n 村道 6条, 31.603公里 :市局现有管养桥隧n桥梁 321座。n 特大桥3座/ 1431延米 ,大桥42座/ 7332延米,n 中桥91座/ 5511延米,小桥185座/ 3626延米n隧道16座/ 1136

6、4延米 二、闽东路桥隧及其养护历程管理模式与养护班组 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 桥涵类型与材料 隧道从无到有 管理模式与养护班组n专养公路n群养公路n代养公路专养公路 养护班组:约每10km设置一个养护道班,对公路进行经常性 的专业养护。道班房大约都位于本班养护路段的居中点 ,基本没考虑什么乡镇或村庄所在地,常见的是基本统 一的平房,建在路边,再加上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拉 板车、带闹钟),拖家带口,生活极其不便。固有“居 处无村无店无大厦,心中有车有路有国家”,横批“路在 心中”的对联。经过多年不断的改造、组合、合并,成为现在的以 大道班(公路站)为主的养护班组,机械化水平也有了 很大提高。专养公路

7、管理机构沿革 1949年11月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公路局。1951年7月改称省交通厅公路局,各行政专区设 立公路管理处,归各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6月,省局和国营运输公司合署办公。8月 ,各专区公路管理处改为养路总段。全省设有福州、晋 江、龙溪、龙岩、建阳五个养路总段,21个工区。 1956年1月增设福安养路段。1958年9月省厅将养路段和工区层层下放到专署 、县交通局,养护管理体制由省属改为地县领导。专养公路管理机构沿革1959年的交通建设任务,以巩固为主,发展为辅。公路方面 ,先抓养护,扭转了通了车就万事大吉的重修轻养思想。1961年3月,省厅按照中央关于战胜国民经济困难的“调整 、巩固、

8、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拟定了“先维修后制造”、“先养路 后修路”的原则,首先恢复养路管理体制。5月开始,将养路段和 工区收归省局领导,并充实养护技术、管理、劳动力队伍。“文革”中的1969年9月,省公路局等单位被撤销,养路段和 工区下放地方,公路建设和养护陷于无章可循的境地。但是,公 路人在“公路靠人养、人靠红思想”等标语口号支撑下,始终没有放 弃对公路的日常养护。专养公路管理机构沿革1972年起,为配合油路建设,各地区养路段成立沥青路面工 程队。1973年3月,下放各地、县的养路段和工区收归省管(此时 称为省交通工程管理局)1979年10月,恢复成立省公路局,将各地区养路段体制完全 收归省管

9、,并扩充为公路分局,养路工区改称公路段。这时开始 ,省局开始试行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通过试行、全面推行、不 断完善三阶段,1986年进一步充实责任制内容,为“五定(里程 、人员、路况指标、材料消耗、机械设备)”、“四保(路况、任务 、安全、管理)”、一包干。奖励资金按“三金分配”。1993年1月,省局分建养护与规费稽征两大块;将养护机构 下放地方,公路分局改称为各地市公路局,县级养护机构(公路 段)改为分局。管理模式与养护班组n群养公路:基本靠上级拨款,以民工 建勤的方式,雇请临时工对农村公路 进行阶段式的不定期养护。n代养公路:a.虽已交工,但有各种内外业遗留问题 ,且未竣工验收的路段;b.

10、地方农村公路或市政道路委托养护 。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n公路等级: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1956年公布施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修订草案), 将新建或改建的公路分为六个技术等级,级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公路,几乎都相当于现在的四级 或等外路(国道104线的前身,福温线还只是大部分路段为 级公路标准,B=5.5m/8.5m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1981年底,国家才正式划定干线公路网,国道70条(国 道104、国道316);1984年,我省审定省级干线公路29条 (枫湖线、沙闾线、飞礁线、下甘线、小浦线)九十年代中期 ,全省范围的“先行工程”,将大多数国省干道改建或拓宽成二 级(部分路段接近二级)公路

11、,并在主车道铺装水泥砼路面。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路面结构: 一、泥结(或泥灰结)碎石路面(俗称沙土路,外行还 有人称作泥巴路)用灌浆法或拌和法铺筑,路面结构表层有一层磨耗层,表面还 用粗砂、石屑或沙包土等松散材料做保护层,道班工人每天都要 上路“回砂”刚开始是人工拿大扫把将散落到路面边缘或路肩上 的砂料推回到路面上,以保护路面不要“露骨”或出现坑槽和其他 病害,故劳动强度极大,每天还吸入大量的灰尘;后来发展用单 轮回砂“车”,人工推行回砂;再发展就是道班工人的发明创造, 利用机车动力拖行回砂机具,既可以用于回砂,也可以用于刮除 路面鼓包,以维持路面的平整度。现在少见,但还有不少农村公 路或机耕路

12、、林场公路和水泥路面的基层仍然使用这种路面结构 。 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泥结(或泥灰结)碎石路面泥结(或泥灰结)碎石路面 养护图片养护图片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泥结(或泥灰结)碎石路面泥结(或泥灰结)碎石路面 养护图片养护图片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二、沥青(或渣油)贯入式、下贯上拌、 表面处治或拌和罩面等(次高级)路面;路面黑色化工作,到1956年开始才试铺沥青表面 处治,1965年试用渣油(石油的副产品)做粘结料, 到1970年代才普遍开展铺设,摸索中改进。各地都成立了油路工程队(渣油队)。 公路等级与路面结构三、水泥砼路面(刚性路面)1993年1995年的全省“先行工程”建设 热潮,大部分国省干线都

13、拓宽改建,主车 道路面铺设水泥砼;后来又改为全幅式水 泥砼路面。 四、沥青砼路面(柔性路面)桥涵类型与材料 1962年以后,全省开始致力于桥梁 永久化,逐步改建危桥。1965年,根据 战备要求,提出在三五期间基本实现桥梁 永久化。 桥涵类型与材料na.木桥木结构简支梁、钉结木板梁 (七都大桥1955年建的20m跨径钉 板梁桥;扆山桥1967年将木桥重建为 永久性桥梁);nb.石拱桥(涵)、双曲拱桥(七都、 八都、后太、黄沙、湖塘坂、洪山等 均超过200m)、新型的钢筋砼拱桥 (型拱寿宁斜滩、箱型拱);桥涵类型与材料c.梁式桥:钢筋砼T梁桥、少筋微弯板 型梁桥、钢筋砼板桥;连续梁桥:如福安 赛岐

14、大桥,1988.6开工,1991.8建成通 车;全桥11跨/ 487.86m。 d.预应力砼T型刚构桥(福安扆山桥是 1967.6修建的福建省第一座预应力砼T构 ;挂孔就是20m的少筋微弯板叠合梁结 构;在技术和工艺上都起了示范作用; 2001年又在下游一侧新建梁桥)。桥涵类型与材料福安扆山桥纵向布置简图桥涵类型与材料ne.闸桥,最近还在施工的福安镜塘桥, 就是沿海多见的闸桥。nf.石盖板涵、管涵(灌溉涵)不计其数 ,后多改造为钢筋砼盖板涵。桥涵类型与材料n福建“有桥必拱”(石料充裕、经验丰富 )多种桥型、多种材料有桥不拱( 当地设计能力较弱)。n 单孔最大跨径、最大桥长提升到现在 的205m

15、(S303蕉城段,天池特大桥) 和690.58m(水口闽江特大桥) 桥涵类型与材料谢谢!隧道,从无到有宁德地区专养公路原来只有飞鸾到城 澳的虎头山隧道;随着国省道路线等级的 提高、逐年的改建,现在全市专养公路有 大小隧道16座,最长2419m(S304蕉城 与 古田交界的宝岩隧道)。很多分局隧道是 从无到有,从没有照明到具备通风、照明 、 消防、安保设施齐备的标准化隧道。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n外部运行环境劣化:交通量急剧上升、 超载车辆增多、环境作用影响、自然老 化n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n养护与改造我们的任务,对设计、施工遗留的各 类缺陷、问题进行补缺补漏、稳固完善;

16、对运行中 出现的病害、水毁,进行修复、改造。n人才引进学习的专业不紧密(大专业、大方向、 似是而非)、专业结构不配套(道路、桥梁、隧道 、水电、房建、装饰、安全管理、景观绿化、规划 计划、检测试验、应急抢修、特种机械操作与管理 等等)过去咱们通常说,“爱岗敬业”、“以路为 业,以班为家”,可能有人说,我不喜欢这个职业, 太苦太累。你可以不爱,但这毕竟是“饭碗”啊。把普 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n自然减员(出多进少)与形势要求、社会需 求矛盾,在日益加剧!责任,在人人肩上 !n怎么办?公路养护、管理、维修和改建,需要具备较 高 的综合素质的多面手。需要设计、施工、监理 、 养护、检测试验、工程管理、造价、招投标、 内 业档案、文字处理多方位能力。 随着现代化 水 平日益提高(专业化、信息化、机械化),只 有 学习-实践-再学习总结-提高-升华!三、面临的问题与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