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18591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关于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试卷命题的探讨试卷命题的探讨LIU JIAN GGUO 2004.3.10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Y 过程与方法Z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X 知识与技能M0 1 2 3 4 5 NABMN为平面镜,A为发光点。眼睛放在B处时,可以从平面镜 中看到A的像。现要在平面镜上贴一张狭窄的纸条,挡住A经平 面镜反射到B的光线,使在B处的眼睛无法从平面镜中看到A,这个纸条应贴在平面镜的哪个位置? (1)请通过准确作图找到这个位置。(2)如果平面镜上标有如图所示的细刻度( 认为细刻度对光的反射 没有妨碍),那么纸条 所贴的位置应位于刻度 为_的地

2、方(图 中单位为cm)。(评分标准:答案在 2.35cm0.10cm 范围内给满分,其余不给分)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规划Y 过程与方法Z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X 知识与技能123用作图象的用作图象的 方法不具有方法不具有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题 目 内 容 的 三 个 平 面 坐 标 Z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题号54321X 知识与 技能题号54321Y 过程与 方法题号54321物 理 试 卷 的 内 容 规 划 表物 理 试 卷 的 内 容 规 划 表物 理 试 卷 的 内 容 规 划 表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

3、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内容规划表内容规划表(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内容覆盖表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3N,则它受的浮力A. 一定为0.3NB. 一定为0.2NC. 一定为0.5ND. 可能为0.4N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内容规划表内容规划表(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重视对过程的考查凭你现在的回忆,选做以下三个小题中的任意一个小题 (不确切的数字可以估计或者用表示): (1)写出你做过的关于噪声污染的调查记录及防治意见。 (2

4、)写出你做过的关于家庭或学校用水的调查记录及节水 意见。(3)写出你做过的关其它调查记录及有关意见。试题 :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内容规划表内容规划表(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重视对过程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不要简单化、标签化,应以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和出发点。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试题:(“提出问题”要素 )本题只是从文字上贴上了“提出问题”标签。并不具有考查学生“提出

5、问题”的功能。(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凸透镜 的焦距 /cm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cm像到凸 透镜的 距离 /cm像的 正倒14 14 14 1420 30 40 6047 26 22 18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凸透镜 的焦距 /cm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cm像到凸 透镜的 距离 /cm像的 正倒16 16 16 1620 30 40 6080 34 27 22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把

6、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试题:(“分析与论证”要素)能力要求凸透镜 的焦距 /cm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cm像到凸 透镜的 距离 /cm像的 正倒14 14 14 1420 30 40 6047 26 22 18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凸透镜 的焦距 /cm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cm像到凸 透镜的 距离 /cm像的 正倒16 16 16 1620 30 40 6080 34 27 22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

7、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知识要求:凸透镜的实像是倒立的。探究能力:1.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2.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3.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4. 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能力要求有两种合金,A 密度为 8.27103 kg /m3,密度为 8.29103 kg /m3。现有一质量精确等于 100 g 的金属块,为鉴别究竟是 还是,某同学想,只要测出它的体积便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图盛有水的量筒中(单位为毫升),根据水面升高的位置来判别它的物质种类。(1)这种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实际体积、计算密度,从而进行鉴别的思路是否正确?(2

8、)该同学能否鉴别出该金属块的合金种类?为什么?(提示:计算它的体积)100200500400300(VA为 12.09 cm3 、 V为 12.06 cm3)题目:(“评估”要素)有两种合金,A 密度为 8.27103 kg /m3,密度为 8.29103 kg /m3。现有一质量精确等于 100 g 的金属块,为鉴别究竟是 还是,某同学想,只要测出它的体积便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图盛有水的量筒中(单位为毫升),根据水面升高的位置来判别它的物质种类。(1)这种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实际体积、计算密度,从而进行鉴别的思路是否正确?(2)该同学能否鉴别出该金属块的合金种类?为什么?(提示:计算它的

9、体积)100200500400300知识要求:1. 密度的意义和计算公式探究能力:1. 具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力要求2.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3. 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 4. 关于测量、读数的知识2. 尝试选择探究的方法和器材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内容规划表(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重视对过程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不要简单化、标签化,应以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和出发点。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时,注意把握试题的开放度,以减少阅卷的主观随意性,增大阅卷的公平性。细的铜丝(如漆包线)很

10、容易被拉断,粗的铁丝就不容易拉断(混凝土中的钢筋就是利用了它的抗拉性)。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事情是和金属丝是否容易被拉断有关的。请猜想:金属丝是否容易被拉断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一台机器,能逐渐增大固定在这台机器上金属丝所受的拉力(直至金属丝被拉断),而且能显示金属丝所受拉力的大小。请设计一个用这台机器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试题:(“制定探究计划”要素 )本题的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它能够体现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 开放度过大,无法进行客观、准确地评分,阅卷的可操作性太差。本题是一个较好的练习题,但不是一个好的测试题。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 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

11、问题。这台拉力机 可以逐渐增大固定在该机器上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 属丝拉断时的拉力大小。实验可提供的金属丝有右表所列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多根),请根据有关猜想选择实验 的金属丝。 (1)猜想一: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金属丝被拉 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金属丝_、_、_。 (2)猜想二:相同材料金属丝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所 受拉力相同。 在猜想一已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二,应 选用的金属丝为_、_、_。 (3)猜想三:不同材料的金属丝拉断时,其单位横截 面积所受的拉力不同。 在猜想一、猜想二都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 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试

12、题:(“制定探究计划”要素)品 种材 料长 度 /cm面 积 /mm2A铜100.5B铜101.0C铜101.5D铜200.5E铜201.0F铜300.5G铁200.5H铝301.5(1)猜想一: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金属丝_、_、_。 (2)猜想二:相同材料金属丝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 所受拉力相同。 在猜想一已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二, 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 (3)猜想三:不同材料的金属丝拉断时,其单位横 截面积所受的拉力不同。 在猜想一、猜想二都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 猜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为_、_、_。品 种

13、材 料长 度 /cm面 积 /mm2 A铜100.5 B铜101.0 C铜101.5 D铜200.5 E铜201.0 F铜300.5 G铁200.5 H铝301.5知识要求:金属丝受的拉力太大会被拉断。探究能力:1.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的过程2.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所需的器材3.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能力要求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内容规划表(3)新课程背景下对试题内容设计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严密重视对过程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不要简单化、标签化,应以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

14、根据和出发点。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时,注意把握试题的开放度,以减少阅卷的主观随意性,增大阅卷的公平性。在有确定的评分标准的前提下尝试答案的个性化。有以下 6 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 ,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两类:一类是 ,其特征为 ; 另一类是 ,其特征为 。试题 :2.试卷的难度结构 (1)对试题难度的设计各种难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影响初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需要表达的水平 设计试题时对难度因素的运用策略(见以上右边所列)适可而止提倡(联系实际表述)不过

15、分提倡(某些题引入)不过分适合初中水平提倡新情境2.试卷的难度结构 (1)对试题难度的设计各种难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2)对试卷难度结构的设计试卷的难度结构对考生分数分布曲线的影响设某一试卷难度结构如下:按本试卷测试得到的分数分布曲线形状如何?“难难度” (不通过过水平)0.10.20.30.40.60.60.70.80.91.0所占分数152020101055555分数0.1.3.4.5.6.7.8.91.0 .2试题难度10 02030405060708090100分数人数学生水平 (分数)人数1030405060 7080 90100200分数学生水平 (分数)0.1.3.4.5.6.7.8.91.0 .2试题难度10 02030405060708090100分数人数人数1030405060708090100200结论:结论:在一份试卷中,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越多,就越能把与这一档次水平相当的学生的考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