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1593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过程;准确把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正确理 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以 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教学目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本章节次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

2、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选择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客观条件:一是

3、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搞建设。二是苏联的直接影响。三是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1、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成就: 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1975年,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 则仅占28%了。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 倍。2、计划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就和主要弊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4、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十年来,不管我们做 了多少蠢事,我们毕竟在工农 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 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 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 ”。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主要弊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这段视频反映 了什么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 程中暴露出的主要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 价值规

5、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 严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3)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陈云等同志五六十年代,毛泽东、陈云等同志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提出过一些发展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提出过一些发展生产的创造性的思想。生产的创造性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视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经验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

6、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不搞市场经济,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 ,是自甘落后。(一)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改革初期,邓小平和胡耀邦抓住了一个典型打破了人们的重重顾虑。这个典型就是“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老板年广久1981年9月开始雇工。当时他只雇了4个帮手。1983年初增加到103人。 日产瓜子一万多斤,月营业额达60多万元。他的 迅速发迹,引起了各方面议论和指摘。当时很多 人看了不舒服,主张对他采取措施。邓小平得知 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 案

7、例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案例讨论如何理解邓小平的话:“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和发展: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

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协调运用三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9、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主要表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

10、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是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 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 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 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 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

11、市场经济 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

12、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结构,提出了“一主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在所有制的内容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 质、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明确界定,破除了姓“资 ”论,提出了姓“社”论,从“补充论”升华为 “共同发展论”。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结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3、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上,破除了公有制实 现形式的单一化封闭性,提出了多样化开放性的 实现形式。单一化的公有

13、制实现形式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单一化封闭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排 斥其他性质的所有制形式;开放式公有制实现 形式如股份制,国家和集体就可以通过参股, 控股而在股份制发展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1、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一个“统一”。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毫不

14、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 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公有制企业比重与数量改革开放初期,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数量24.0,工业总产值中占77.63。集体 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76.0,工业总产值 占22.37。2007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6.1,

15、工业总产值占 29.5;集体企业数量占3.9,工业总产值 占2.5。知识拓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企业数量接近千万 据新华社电 2009年上半年,工商系统新登记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66.71万户 ,外资企业1.83万户,个体工商户315.99万户 。截至月底,我国实有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953.74万户,外资企业42.11万户, 个体工商户3016.04万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仍占绝对的支配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 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

16、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 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7.7%和 91.3%;在煤炭采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营业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为65.2%;在冶金 、有色、化工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 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27.2-44.6%之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正确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 形式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所有制实现形式混同于所有制本身,把所有制实现形式归结为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2)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