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1586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章节复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 声音的传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 声音的特性响度声音的大小振幅和远近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4. 噪声定义:物理定义;环保定义来源控制: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5. 声的利用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超传递能量:清洗精密机械/除去人体内的胆结石一 、知识梳理1.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 振动才会发声。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就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风声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二、

2、掌握重难,提高效率(一)、声音旅行的三部曲2. 声音的传播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够传播声音。没有这些 介质,声音就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比如: “隔墙有耳”说的就是固体可以传声,图中听石头在 水中的撞击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 能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 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 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巩固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 体都在 。振动停止,声音就 。2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声以 形式传播。3.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跟介质 的 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

3、。15时空气 中的声速是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 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比原声晚0.1秒以上(障碍物与发声体相距大于17米)振动 振动消失 介质不能波介质的种类温度 最快最慢340m/s(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震耳欲聋”指的都是响 度;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 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高,音调也越高;反之,振动慢, 声音的频率就低,音调也就低。男低音、女高音中的“低”、“ 高”指的就是音调; (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

4、色是 不同的。 音量控制器女高音为男低音伴唱(二)、声音的三种特性巩固1、音调:声音的 叫音调,由 决定,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2、响度:声音的 叫响度;由 决下,物体振 幅越大,响度越强。3、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 的音色也就不同,由物体的 和 决定;4、频率: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 慢,单位是赫兹,符号:HZ5、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 高于20000Hz叫 ;低于20Hz叫 (超声波、 次声波人耳都听不能);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 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 生次声波;超声波有雷达、声呐、B超等。高低频率强弱振幅材料结构 物体1秒

5、钟内振动的次数20-20000HZ 超声波次声波2. 超声波: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 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三)、声的三种利用 1. 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通常人们会利用声音 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3. 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监测与控 制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测地震、台 风和监测核爆炸。地震台风核爆炸(1)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乐声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 产生的,它往往能陶冶人的性情,令人心情舒畅; 噪声则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另外凡

6、是干扰 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比如,在中考期 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的”提示牌 ,其中“禁鸣喇叭”的提示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四)、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三 、方法在我心1.转换法:声源的振动难以观察,可 通过实验转换为鼓面纸屑的跳动, 水花的飞溅等易观察到的现象。 2.类比法:3.比较法4.控制变量法:四、赏析典题 明确考点典例剖析1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 说法不对的是( ) A.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

7、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 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 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思路点拨:扬声器能够发声是通过纸盘振动而 产生的;发出声音后通过空气传到听众的耳朵 中;人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谁的歌声;欢呼声掌 声尖叫声对周围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等造 成了干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属于噪声。D典例剖析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简谱中,“2”音比“5”音的音调低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C在渔船上安装声呐设备,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鱼群 D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 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思路点拨:音调反映了声音的

8、高低;响度 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其大小决定于发声体 的振幅 ;声呐就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 ;用棉花团堵住耳道,仍能听到外面的声 音,只不过声音较小,这说明棉花是可以 传播声音的 D典例剖析33. 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 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 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思路点拨: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 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 等因素有关,弦越短、越细、越 紧,其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 的音调也就越高。“定弦”就是调 节弦的松紧程度,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B练习:1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A. 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 在旷野中 D在封

9、闭的房内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能传 声. 3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 声时,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BB水 振动 振动停止了练习: 4.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一个同 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 不同 。 5、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 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 音是靠 传播,后者

10、的声音是靠 传播, 的传声能力较强 6、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 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 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 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 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空气骨头骨B音色音调 B音调 响度练习: 7、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 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 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妈妈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狼和兔妈的 和 不同 8.用样的力弹同一琴的C调4音符和F调4

11、音符,这两个声音 不的是(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9、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 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 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提高声音的音调音色音调BC练习: 10、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11、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D信息 能量练习: 12、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 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 能 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闭着眼 13.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 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 响度不同 14、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 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 ,同时声波可 以传递 CC噪声 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