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1573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复习明治维新K2(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明治天皇(18521912 18521912 )专题内在知识结构专题内在知识结构制定宪法崛起东方对外扩张从锁国到开国从锁国到开国倒幕与明治政府倒幕与明治政府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走向世界走向世界闭关锁国幕府统治黑船事件:被迫开国社会危机全面加剧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改革旧制度发展新经济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影响影响背景背景过程与措施过程与措施从纵向认识从纵向认识: :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1.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被侵略国走向侵略国过程中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被侵略国走向侵略国过程中 的作用的作用; ; 2.2.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落后国走向发达工业国

2、过程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落后国走向发达工业国过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横向认识:从横向认识:理解世界各国近代化道路的相似性和多样性 。 通过比较明治维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通过比较明治维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 革命、农奴制改革等,认识日本近代化道路的特点。革命、农奴制改革等,认识日本近代化道路的特点。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美国内战1871年德意志统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870年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明治维新的背景走进历史走进历史 思考

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 在哪几方面? 德川幕府的统治u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u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u经济上: 限制工商业政策维护封建统治 社会阶级对立 激化社会矛盾造成近代日本的落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日本的幕府时代德 川 家 康幕 府幕 府 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 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 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 (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

4、幕(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 府。从公元府。从公元11921192年到年到1867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 封建统治的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 幕府、幕府、德川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三大幕府的统治。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天皇为名义上的 国家元首,朝庭 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 ,政府设在江户 (东京)幕府时代,日本的等级身份制:天 皇 (傀 儡)将 军大 名武 士农 工 商士日本幕府时期的武士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 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 效忠将

5、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日本武士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 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 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 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 力和卖命。下级武士大盐 平八郎领导了 1837年起义下级武士是统治阶级中的一 部分,受过教育,熟悉军事,一 定程度上可以参与政治,有些人 还学习过洋学,眼界开阔。但他 们是武士中的最低阶层,只能世 代相承担任低级官吏,即使是有 才华的人,也无法施展。明治维 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的 父亲精通汉学,因是下级武士, 只能终老于管理货栈,所以下级 武士视

6、门阀制度为死敌。下级武 士有变革体制的强烈愿望,后来 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 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 事见闻录(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 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 “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 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迫出卖自己 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农民 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甚至 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 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 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年代次数一年平均 次数年代次数一年平均 次数 1701-1710555.51791-180012212.21711-

7、1720737.31801-1810989.81721-1730707.01811-182016616.61731-1740868.61821-183013313.31741-1750130131831-184027927.91751-176011611.61841-185012912.91761-177010810.81851-1860170171771-1780787.81861-186719419.41781-179022922.9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惟一地点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惟一地点长崎出岛长崎出岛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

8、入农 村的纺织业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展到油、酒 、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 部门,数量也不断增加。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 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1867年,全国生 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纺织业和棉织业 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中现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思考:对于工商业的发展,幕府态度如何?闭关锁国限制商业活动 对工商业歧视:士农工商 限制手工工场规模、商品专卖等阅读107页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9、? 2、决定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这种关系的原因? 3、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商人致富,地位提高,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倚赖商人 。说明商人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 建等级秩序发生变化。 2、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生活 日益贫困,由幕府的统治基础逐渐成为反抗幕府统治的力 量。 4、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5、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资义生产关系

10、的形成和发展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新兴地主、商 人人农民、城市平农民、城市平 民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结论: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黑船事件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原因内因:外因: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 扩张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黑船驶抵浦贺港日美亲善条约

11、 开放港口、派驻领事、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设置租界、议定关税制度日本陷入 半殖民地的 危机之中。请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 请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来了哪些影响?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激化激化了日本社会的了日本社会的矛盾矛盾,动摇动摇了幕府了幕府统治统治;加速封建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义经济发展;先进思想传入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求变革呼声变革呼声更加更加强烈强烈。材料一:大阪

12、富商一怒, 天下诸侯惊惧。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 商人以“出机”、“换棉”等 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 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 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 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 工业者。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经济材料一:将军家齐及世子 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 ,制作糕点时,每日 耗费砂糖千斤。家齐父子 拥有900名侍俾材料二:据统计,从1804 年到1843年的40多年中, 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 。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 的反抗不断。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政治大盐平八郎佩里叩关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外部环境幕府统治的危机(1)内

13、忧政治上四民不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2)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 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社 会 危 机明治维新的过程走进历史走进历史 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尊王攘夷”原因: 标志: 任务: 基础:武装: 局限: 结局: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反动统治 樱田门事件 “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 工场主、商人等 “奇兵队” 对幕府存幻想 失败高杉晋作 (1839.9.27- 1867.5.17),日本幕末 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 事家,长州尊王讨幕派 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 建人。幕府末期尊攘、 倒

14、幕运动的志士。长州 藩士,通称晋作、东一 、和助。名春风,字畅 夫,号东行,化名谷梅 之助、谷潜藏等。 倒幕运动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 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只有倒 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1原 因:2倒幕派领袖: 3根据地:4过程5结 果:高杉晋作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称为维新三杰) 西南强藩(长州、萨摩等) P112图 开始: 发展: 高潮:长州、萨摩、土左、肥前等西南诸藩联合 大政奉还(原因?) 戊辰战争 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 维新奠定基础大政奉还图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 、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

15、 ,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 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 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 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戊辰战争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目 的:4、主要战役:5、结 果:幕府虽然“大政奉还”,但仍控制国家政权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废除幕府统 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命令幕府 将军“辞官纳地”彻底打倒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鸟羽战役、伏见战役倒幕派胜利。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 京,成立明治政府【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16、方法点拨: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人心所向方法点拨: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人心所向 、实力对比、斗争策略、国际援助等。、实力对比、斗争策略、国际援助等。1 1)国内:国内: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 泛痛恨。泛痛恨。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 倒幕战争;一些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倒幕战争;一些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 更多的财政支持;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更多的财政支持;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 战。战。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2 2)国际:国际: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 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相同点:1、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2、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3、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 4、领导力量基本一致;(中下级武士为主) 5、根据地基本一致。(西南诸藩)不同点:前者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