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15112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大学生就业分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10级社会工作专业收集资料 连欢、王颖、蒋洪露、胡兰芳 、李陈娜、李娇整理资料 岑意、王成芳、何亚玲、 刘珊珊视频下载 袁腾飞、代亨阳ppt制作 何琴、徐固源、丁尉雯、 蒋玖君演讲 谭渊高校毕业生数量急 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 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 突出全国就业工作座 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 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 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 生人数为660万人,“十 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 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 人。 “十二五”能否解 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民生之本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三、就业机遇余挑战并存四、促进大学生就

2、业的措施五、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目录“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把促 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近年来,大学生成为就业压力最大的 群体。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民生之本 ,大学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就业的一 个主要目标群体。所以,大学生就业 难不能单纯地说是由扩招带来的。因 为从总量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大学生 数量在整个劳动力队伍中所占的比重 并不是很高的。作为一个快速现代化 的国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大学生。 第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第三,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失灵。制不够完善。 第二,政府的创业环境与社会保障机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对人才培养第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对人才培

3、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将对技术型 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求保持长期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基层基础性岗位 正是毕业生快速入门的基石。部分低层次、劳动密集性、资源消耗性的 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很多企业有意识 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产品、技术升级,这就造成对技能型人才、技术 型人才的旺盛需求。而多年来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受计划经济和扩招的 影响,基本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样导致培养的大学生无法就业 。第二,政府的创业环境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十七大提出来要用创业带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而目前我国的创 业环境,包括各种制度性条件、创

4、业的门槛、创业的金融条件以及其他 方面的条件,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善,但还不能适应于大学毕业生创 业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另外,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 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大学生对城市的依恋,千方百计地希望 在城市找到一个能拿到户口的工作机会。因此,只有改变户籍制度,才 能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缓解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第三,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失灵 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科配置和招生的专业结构 直接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产 品,与大学生的专业结构、 知识结构、能力积累等结构 性问题直接有关。合理的人 才培养机制应该培养满足社 会需要的人才。 社会环境变化了,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

5、需 求调整培养方案。而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多数高校重 视外延的扩张而忽略了内涵的提升,忽略了变化环境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失灵,学生 无法就业。第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比较 狭隘,希望留在城市实现公务员等岗位 的就业,而愿意参与基层建设、西部开 发、落后地区的发展的大学生不多。而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和选择的转变至关重要。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转型 升级,毕业生就业也同样要 转型调整,应尽快转变成为 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到自 己的位置,赢得未来的发展 。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 径。一、大学生就业机遇第一、

6、农民工工资的快速上涨将会促使一些企业扩大大 学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农业税费的降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最低工资法的逐渐完善 等因素导致了最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有明显加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形 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在这样一种 背景下,有些企业势必会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 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 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 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

7、体制的改革也将为大学生 就业提供便利机会 “十二五”规划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 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加强城乡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 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 政策”。第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 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 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

8、、大学生就业的挑战第一、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 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会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重点,很多小规模的煤厂 、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会被关停。这将加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 负面影响在过去的2010年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服装、 玩具、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完全放开 的话,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 个较大挑战。第三、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

9、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众所周知,金融 部门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阵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造 成影响。外资金融部门的进入会挤占国内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从而缩减国内金融部门 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 外资金融部门的经营效率较高,它们进入国内市场会迫使国内金融部门提高效率 、裁减冗员,这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金融部门的就业 。一、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 城乡基层就业。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 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 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 生自主创业。

10、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 就业指导。 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 业能力。 七、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 业援助。 八、加强领导,明确 责任。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大 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 层就业。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鼓励和支持

11、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 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 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 加实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 用见习高校毕业生。 七、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

12、贴。各 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 名费和体检费。 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做 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教育部门要指导高校大力加 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并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财政部门要根据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 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 面对就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怎么做1.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 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2.深入了解自身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 特征来决定。 3.对自己充满足够自信 要做好准备在就业遇到各种困难 。4.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 。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社会实践。 6.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 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