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06126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n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n黑格尔n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n马克思n一、生平n1、御医家庭 17年n2、柏氏学生 20年n3、游历四方 12年n4、吕克昂学院 12年n5、母亲故乡 1年阿拉伯人描绘的亚里士多德上课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和文化史上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命运,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由于他的遗稿长期埋没,他的继承人又只重视伦理 学和逻辑学的研究,所以他的思想在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不被重视。 然而他的著作却在东方阿拉伯世界被广泛地翻译、注释和研究。并在1

2、0 世纪后,传回欧洲,重被挖掘。n二、教育观的理论基础n1、四因说n (1)质料因n (2)目的因n (3)动力因n (4)形式因n2、灵魂论n(1)营养的灵魂 体育n(2)感觉的灵魂 德育n(3)理性的灵魂 智育n3、知识论n (1)灵魂白板说n (2)注重感觉经验n (3)注重实践n (4)从现实世界到理念世界n4、教育基本观念n (1)发展的教育n (2)和谐的教育n (3)全面的教育n (4)实践的教育n三、教育具体实施 n(一)公共教育n(二)年龄分期与教育n 1、遵循自然原则 n 2、分三个时期n(1)家庭教育 07岁 体育、游戏n(2)初等教育 714岁 文法、音乐n(3)中高教

3、育 1421岁 四艺、哲学n四、自由教育n (1)概念n 自由教育是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辨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n(2)条件n a、闲暇n 闲暇是自由的前提,是进行不抱任何功利目的的理性求知活动和高级思辨活动的前提。能否进行这种自由的活动是一个人自由本质的确定。 n b、自由n 自由是指摆脱了身体和心灵的约束,精神上的自由是指能思考问题,为自己思考问题而不受制于别人。n “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清楚表明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因为现在或早先的人们进行哲学思考都开始于惊异:起先他们对那些明显是迷惑的事情感

4、到惊异,然后一步一步地对那些重大的事情如日月星辰以及宇宙的生成感到困惑。一个有所困惑和惊异的人总是自以为无知;既然他们进行哲学思索是为了摆脱无知,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事实可以证明,只有当种种生活必需品全部具备以后,人们才会去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的用处,正如我们将一个为自己而不为他人活着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知识中惟有这种知识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是为它自身的。”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982b1128)n c、自由公民 n 自由教育不是机械化和专业化的训练,不是片面的卓越,专业的技艺和能力是奴隶所为。而是发展人的理性和完美全面的卓越才能(are

5、te)。n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作为人,只有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做别人的奴隶的人,才是一个自由的人;同样的,一种知识如果是为了它本身以外的其他目的,它必然要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便不能是真正自由的;只有摆脱其他限制,以知识自身为目的,才能自由地思想,去探求真理。n(3)内容n a、名称n 自由学科(liberal arts)n b、原则n 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知识n c、具体科目n 哲学、音乐、文法、修辞、n 几何,算术,天文、逻辑(辩证法)。n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三类:n 1、理论的;n 2、实践的,如伦理、政治等;n 3、创造的,即技艺(艺术、诗学)。n 后二类都以实用为目的,只有理论的即纯思辨的知识才是以它自身而不是以实用为目的的。n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性知识主要是物理学、数学和哲学,其中以哲学为最高。n(4)特征n a、非功利性n b、思辨性n c、精英性n d、理性主义n e、自由n(5)影响n a、西方教育传统n b、经典教育模式n c、重要教育观念n d、规定教育论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有一个 显著的特点:教育思想与其政治思 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亚里士多德认 为教育就是为城邦培养具有德行的 公民,是为政治服务的。在教育的 内容与方法上,他坚持德、智、体 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