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海拔世界杯,平原足球的坟地?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3页
文档ID:46291802
高海拔世界杯,平原足球的坟地?_第1页
1/3

2007 年 5 月 27 日,国际足联宣布,禁止在海拔 2500 米以上的体育场进行国际足球比赛国际足联这一规定意味着,拉丁美洲玻利维亚的拉巴斯球场(3600 米)、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球场(2600 米)和厄瓜多尔的基多球场(2850 米)再也不能举行国际比赛此项禁赛令一出,立刻激起强烈反应,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表示支持,而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则坚决反对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还亲自前往苏黎世,要求国际足总主席布拉特收回禁赛令有意思的是,当时还未上任阿根廷队主帅的马拉多纳受邀参加比赛,支持宣言:“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踢球不愿陷入麻烦的国际足联终于屈服,海拔 3650 米的拉巴斯重新投入比赛不料,当马拉多纳成为阿根廷队主教练后,才切身体会到高原作战的客队教练的苦衷,当他率队在海拔超过 3600 米的拉巴斯被玻利维亚 6:1 血洗,差点翻船去不了南非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拉巴斯的海拔与西藏拉萨相近在海拔 3650 米的拉巴斯城,阿根廷球员连呼吸都困难,更别提跑动 90 分钟了场上阿根廷球员脚底发软,慢一拍的节奏完全跟不上主队针对阿根廷球员的不适应,玻利维亚将突破口选择在客队防线老将 36 岁的萨内蒂身上,从而顺利收获 6个进球。

同样在海拔 2800 米的基多球场,拥有豪华锋线阵容的阿根廷以 0∶2 不敌厄瓜多尔看看球员的表现吧,基多球场上空飘着雨,这让本就气喘吁吁的阿根廷队员在每一次奔跑与触球中都有如脚踏云端上半场第 28 分钟,阿根廷队特维斯被对方出击的门将放倒,获得点球机会,但特维斯自己主罚的点球绵软无力,直接钻入了对方门将的怀中两场高原失利,其实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马大帅阿根廷曾连续 31 年没有在玻利维亚赢过球玻利维亚从来都不是足球强国,但靠着高原主场的优势,玻利维亚却在近年来连斩多支南美足坛老牌强队最典型的例子是 1994 年世界杯预选赛,玻利维亚与巴西、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同处 B 组,该队主场 4 战全胜进 13 球只丢 1 球,就连该届世界杯冠军得主巴西都在玻利维亚的高原优势前折戟沉沙虽然客场战绩仅为 1 胜 1 平 2 负,但玻利维亚还是凭超一流的主场战绩力压乌拉圭排名小组第二,并获得了 94 世界杯的入场券但是,一到美国平原,他们就露出了马脚,小组赛一平两负,战绩糟糕回到南非吧在本届世界杯 9 个主办城市的一共 10 座球场之中(约翰内斯堡有两座球场),除了开普敦、伊丽莎白港与德班的球场外,其他 7 座球场都有令其他球队犯愁的高海拔。

其中焦点战和决赛举办地约翰内斯堡,海拔更是高达 1753 米;而勒斯滕堡的海拔也达到 1500 米;比勒陀利亚也有 1214 米的海拔;布隆方丹的海拔也超过 1000 米在世界杯备战期间,很多队伍纷纷选择提前上高原集训,以适应环境比如法国队前往海拔较高的阿尔卑斯山营地进行训练;意大利队选择在全意大利海拔最高(2035 米)的塞斯特耶雷训练;西班牙队一直在奥地利海拔近 3000 米的施蒂里亚高原山区训练……那些没有选择高原集训的球队,则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让队员提前适应高原环境,韩国队使用高压氧舱,英格兰队选择了高原帐篷,日本队则给队员们配备了低氧面罩……但是集训归集训,有专家研究表明,提前上高原适应的做法并不科学运动生理学家的专业意见是,在接近海平面的地区训练,然后再到高原地区休息,反而可以达到高原比赛的最佳效果所以到了南非,休息驻地显得非常重要不要说这是马后炮,也不清楚这是不是巧合德国队会把驻地选择在比勒陀利亚的高原,意大利和法国则把驻地都选在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平原区域休息倒是休息好了,不过早早离开南非,跟我们一样猫在家里看电视直播国际足联 2007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海拔上升,人体血液中的氧含量随着空气氧气含量减少。

海拔在 500 米以下,运动员的体能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海拔超过 500 米以后,因人而异会出现心跳加速,体力下降的负面效应在海拔 2000 米的地方,高原病开始显现,低氧适应是必需的超过了 3000 米,体能表现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所幸的是南非不是玻利维亚,最高海拔 1700 多米,还不至于出现强烈的反应,然而潜伏的影响却不可忽视,除了几支来自高原的球队如墨西哥,智利等,欧洲豪门清一色来自海平面地域像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这些球队其实地处低海拔地区,而且多数球星长期在欧洲效力,他们同样遭遇高海拔的适应但有一个优势,在预选赛阶段,这些球员,特别是阿根廷队,与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的高原交战,虽然惨败,却是拥有难得的经验虽说如此,事情还不是那么简单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则表明,真正造成影响的不是海拔本身,而是海拔的变化在综合考虑了足球技术上的差别之后,来自高原环境的球队在主场对阵来自海平面环境的球队时,取胜的概率大大地增加了反之亦然,当高原环境的球队来到海平面环境中,他们就不太可能会赢得比赛值得一提的是 1986 年的墨西哥世界杯,就是马拉多纳上演上帝之手的那次世界杯,这是一次高海拔的世界杯最后冠军阿根廷的所有比赛都是在 2000 米之上进行的。

而其他的所有领先球队不同场次都在变更着不同的海拔高度,那么,是不是这一因素让阿根廷队获益了呢?显然南非世界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比赛队伍大多来回于高低海拔的穿梭其中最为关键的后三场比赛,两场半决赛在几乎海平面的开普敦和德班举行,决赛马上提升 1700 米,到约翰内斯堡开战海拔一高一低,来回穿梭于高原和海平面的球员,会踢出什么样的状态,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章到此,本应结尾却有一事,本与南非世界杯无关,但话到嘴边,不吐不快足球运动真的需要高原训练吗?数字表明,世界上没有一支一流球队来自高原,没有多少 A 级比赛是在高原举行,除了世居高原的国家外,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绝无仅有的事情总发生在中国足球身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足协已经为明年世界杯预选赛选择高原主场作准备了中国球员具备高原优势吗,听听球员自己说吧,曲波原话:“与塔吉克斯坦比赛的下半场,我都一度有点缓不过来了”4 比0 大胜塔吉克斯坦并非高原优势,而是对方太差醒醒吧,别把自己算计了从与足球运动有关的运动生物科学角度来分析,训练地的氧含量越高,可能越有利于足球运动,这是被足球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训练实践和辉煌成就所证实的且不说足球高原训练会对球员造成更多身体伤害,而且高原与平原差异较大,训练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这是不争的事实。

倘若中国队要上南非,提前两周上高原训练还说的过去,这也没咱们什么事儿,非得弄个“上刀山、下火海“的精神,这不是有点自欺欺人吗?!顺便说一句,下一届世界杯在巴西,比赛完全低海拔进行都说高处不胜寒,中国足球还是别登高望远了,海拔低处,心更平,脚更实,兴许还能往前方走得远点文/中国国家地理网 雷永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