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9034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供应链(foodsupplychain)(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食品品供供应应链链 (Food Supply Chain) 什么是食品供应链?什么是食品供应链? 食品供应链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包括其前端的生产 资料供应者和后端的作为规制者的政府)所组成的整体。 食品供应链的组成及问题?食品供应链的组成及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市场把握不准、计划频繁调整、 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批号老化、全国范围工厂间调货、客户要货批量减少、渠道渗透 及产品铺货率不够高、产品推广不理想、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陷入被动操 作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 食品供应链属于典型的功能性产品供应

2、链,供应链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各环节综合成本 最小化,以推动策略、预测囤货型生产为主,通过采购、生产、配送的平稳运作来降抵成 本。强调规模经济,以产能利用率、库存周转率等物质效率指标。 物流配送处于供应链上集团与客户的临界面上,是企业营运的第一脉搏,内部的任何 业务问题都会影响到物流配送,是集团供应链体系的问题聚集点。物流配送所表现的问题 在于:配送成本高,影响集团综合成本竞争,物流运作难度大、交货期长、送货不准时, 经常出现突发性运作瓶颈,运输费用的责任难以区分,销售部门投诉不断。 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 (1)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 (2)这些问题只是表症,而不是根源所在;

3、 (3)问题的产生主要不是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努力所致、主要是供应链策略及流 程运作系统的问题。物流问题只不过是供应链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成本结构主要是由 目前的供应网络决定的,而成本责任难以区分的原因在于组织定位和绩效考核。 企业间竞争已不再纯粹是产品与产品、单个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 链之间的竞争。统一、稳定、顺畅的供应链形成企业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于仿制性的 资源,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通道?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通道? 一.食品供应链环节易出问题 初级生产环节。 农业生产过程缺乏控制,化肥、农药、兽药使用量过大,既造成环境污染,也导致食 品的有害物质残留

4、。 食品加工环节。 中国虽然也有很多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但目前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都还是 10 人以下 的小规模食品厂或手工作坊,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加工设施和环境。大部分企业虽然 有食品卫生标准和制度,但是加工过程缺乏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进行严格控制的意识。 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产品安全标志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更为严重的是,一 些食品竟是在缺乏生产许可情况下非法加工出来的,这会给市场秩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 威胁。 食品营销环节。 目前我国食品零售渠道主要有超市、农贸市场、副食品商店等。农贸市场虽然存在食 品安全监管制度,但缺少足够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检测设备以及检测人员。超市虽然是

5、 食品安全信誉较高的地方,但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如鲜活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 标、随意更改产品保质期、新鲜产品与过期产品混杂问题等。此外,大量的城市地摊以及 农村的集市仍处于安全监管范围之外,一些非法加工的劣质食品逃避监管直接进入市场。 物流环节。食品物流环节包括运输和储存。我国目前 80%的食品通过公路运输,而公路运输中专 用运输工具又极为缺乏,此外,食品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合理、规模普遍偏小。由 于物流体系不健全,食品在流通环节损耗率高,受到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大。据估计,2002 年食品运输过程中形成的损失不低于 750 亿美元,海鲜、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售价中的 70% 是用来补贴流通

6、过程中货损的支出。 二.促进食品供应链可持续性 农业生产环节。 中国政府已经连续多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小规模经营短期内难以改善的情况下, 通过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户从生产中获得更多收益。 生产环节的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正通过订单农业以及企业对农户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加以 解决。同时,政府还持续推进农业合作以及耕地的流转和适度集中,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 提高。 食品物流环节。 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产业正在快速壮大。2004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增加对物流业的投资,鼓励企业物流业务的剥离以及独 立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承诺加强支

7、持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食品加工和销售部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息公开程度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市场供求形势的影响,食品 加工和销售部门都开始重视食品供应链管理。不仅各产业本身加强了食品安全以及质量管 理,而且下游产业纷纷加强了对上游产业的控制,例如加工企业对农业的控制,以及超市 对加工企业和农户的控制等。很多食品企业纷纷通过 ISO9000、 ISO14000、HACCP 等国 际认证就是证明。 政府部门。 中国政府正通过强化立法、加强市场监管以及政策扶持来增强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可持 续性。除了卫生部负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外,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商务部负 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国

8、家于 2006 年出台并施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商务部出台 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于 2007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农业部也制定专门措施以加 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根据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 ,中国将 颁布“食品安全法” ,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强食品工业与农业的联合,建立健全全国 性食品专业物流运输体系,同时鼓励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建立可持续食品供应链 延长食品产业链条,发展食品加工业和食品物流业。 在欧洲,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短的食品供应链,即从农场直接配送到家庭,以确保食品 的安全和新鲜,避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但是在中国,总体上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食 品

9、链不是太长而是太短。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为 3.41,但在中 国该比例仅为 0.81。因此,在中国大力延长食品产业链条,发展食品加工业和食品物流 业大有必要。 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食品供应链增加值的公平分配。 西方发达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有两条途径,分别是政府补贴和农民从市场上获得更好的 收入。我国政府的农业补贴近年来虽有所增加,但仍是微不足道。农民市场收入的增加需 要靠发展农业合作和农民组织。在中国,农业合作的发展存在先天缺陷,而农业产业化经 营被视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纵向联合,各自获得 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但是,由于农民缺乏组织,在与企业合作时

10、缺乏谈判的力量,容易处 于不利地位。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与抑制食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证名不副实,大量“安全食品”未必安全。企业 缺乏社会责任,选择投机行为,凭借监管漏洞让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产品进入市场。政府 除了加强专业性食品安全监管外,还要致力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息披露,使企业 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内生激励性行为。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随即取消了食品质 量免检制度。其实,问题不在免检本身,而在抽检流于形式,而且发现问题后企业缺乏承 担后果或者处罚的能力。 充分发挥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积极影响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方对食

11、品质量的影响力增强,市场秩 序会随着消费者的压力而得到改善。在某种意义上,是消费者自己“选择”了何种安全程 度的食品。消费者选择总体上是合理的社会现实,但有时也会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例如 对乳品中蛋白质含量、三黄鸡的黄颜色、粉丝的白颜色、火锅底料的鲜味的一味追求,都 是导致生产者违背常规添加非法物质的重要原因。 食品供应链的制约因素?食品供应链的制约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 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

12、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 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 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 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 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食品供应链从某 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 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

13、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 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 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 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 的 20 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 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 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 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 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 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

14、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 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 ISO9001:2000 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 ISO22000:2005 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 HACCP 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 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 20%左右,其余 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 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 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

15、品零 售价格的 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 50%”的国际标准, 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 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 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 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 BC、FM、RFID、 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 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 鲜技术、低温制冷技

16、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 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 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 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 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 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 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 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 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 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 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 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 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