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9026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题型病句的辨识与修改(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真题题体验验1(2012杭州)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C 解析 选项选项 A中,“推进进”与“心理”搭配不当,应应将“推进进”改

2、为为“增加”;选项选项 B中,缺少主语语,应应将“无不使游览览者”改为为“游览览者无不”;选项选项 D中,“之所以”与“的原因”重复,应应去掉其一。(3分)真题题体验验 2(2012嘉兴)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4分)网络谣络谣 言,不仅损仅损 害了公民权权益,而且扰扰乱了社会秩序。事实实表明,网络谣络谣 言的泛滥滥和滋生,会使许许多人成为为受害者。开展“绿绿色网络络”进进校园,是保护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长的需要。 答案 第句,语序不当,把“泛滥和滋生”改为“滋生 和泛滥”。第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校园”后加“活 动”之类的词。解析 修改病句首先要明确病因。句语

3、语序不当,应应先 “滋生”后“泛滥滥”;句缺少宾语宾语 中心语语,应应改为为“开展 的活动动”的形式。(4分)真题题体验验 3(2012湖州)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采得菖蒲届端阳,酿酿成美酒送异香。”菖蒲傍水而生,茂盛润泽润泽 ,青脆欲滴,叶片颀长颀长 ,别别名唤唤作“水剑剑草”。端午节节前,人们们采回新嫩的菖蒲叶,洗净净切片,以白酒浸没。将密封的酒罐,搁搁置在阴凉遮光处处二十余日,开启之时时芬芳四溢。得此美酒,人们们怎能不急着不去请请朋友来品尝尝?欧阳修曾写诗赞诗赞 道:“正是浴兰时节动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1)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_ (2)画线句有明显

4、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脆”改为“翠” 删去第二个“不” 解析 (1)“清脆”多指声音,“青翠”形容草木的叶子。所以“脆”应为应为 “翠”。(2)否定不当,应应将“不去”改为为“去”。 真题题体验验 4(2012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

5、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B 解析 A项项,前后表达不一致。修改后肯定否定并举举,表达就一致了。C项项,缺少宾语宾语 中心语语,补补上“的状态态”,句子就完整了。D项项,关联词联词 搭配不当。改词词正确。B项项,语语序不当。把“引发发了人们对们对 文化认认同和软实软实 力输输出的思考”和“让让人怀怀念童年时时的美味”换换位,才构成递进递进 关系。考点涵析病句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辨识修改病句的能力。1辨识句子的正误。2从语段中寻找病句并进行改正。3在

6、具体语境中用符号修改其中的病句。4几个病句选择修改。5分析病句的错因。应应考链链接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语病类型,掌握修改方法,是解答病句修改题的应对策略。常见的语病类型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事理等。现结合具体病例略作分析。(1)用词不当。主要有词性误用、词义不当、色彩不当、关联词语误用、介词误用等几种情况。典型例题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典型例题2: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典型例题3:前程机械公司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应应考链链接典型例题4:他那身沾满污渍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典型例题5:北京

7、奥组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在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解析 这这五个例句均存在词语误词语误 用的问题问题 。例1“感动动”是 动词动词 ,此句用为为形容词词,可改为为“感人”。例2“悬悬殊”本是形容 词词,此句用为动词为动词 ,可改为为“相差”。例3“下降”不能成倍,后 面只能跟百分比或实际实际 数量。例4中量词词“身”可修饰饰“黄布褂” ,但不能修饰饰“单单帽”,应应将“身”改为为“顶顶”,并在“半新”前加“ 那件”。例5介词词不当,“在”应应改为为“从”,或删删去“在”。应应考链链接典型例题6: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 论。典型例题7:小王经过三年的艰

8、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 的成就。典型例题8: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变。解析 这这三个例句均存在词义词义 不当的问题问题 。例6词义词义 误误解,“不刊之论论”是不能更改、不可磨灭灭的言论论,可改 为为“极端错误错误 ”等。例7词义轻词义轻 重不当,“成就”词义过词义过 重 ,应应改为为“成绩绩”。例8词义词义 范围围不当,“事变变”应应改为为“事 件”或“事情”。应应考链链接典型例题9: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做好 煽动工作。典型例题10:老大娘虽然一字不识,但她一进屋便敏锐 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氧化碳。典型例题11:我们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地说明“台湾是中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解析 色彩不当一般有三种情况:褒贬误贬误 用、语语体不当 、不合语语境。例9“煽动动”是贬义词贬义词 ,此句误误用,应应改为为“鼓 动动”。例10“一氧化碳”是专业术语专业术语 ,用于一字不识识的老大 娘是不恰当的,应应改为为“煤气”。例11“说说明”不合庄重严肃严肃 的语语境,应应改为为“声明”。应应考链链接典型例题12: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典型例题13: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解析 关联词语误联词语误 用一般有错错用关联词语联词语 、滥滥用关联联词语词语 、缺少关联词语联词语 、关联词语联词语 位置不当、关联词语联词语 搭配使用不当等情况。例12和例13分别别存

10、在错错用关联词语联词语 、缺少关联词语联词语 的问题问题 。例12“尽管”是转转折连词连词 ,此分句间间是条件关系,应应改为为“不管”。例13两个分句之间间明显显存在转转折关系,应应加上“虽虽然但是”这这一对对关联词联词,并要调调整语语序。应应考链链接(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语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等几种情况。典型例题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典型例题2: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典型例题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典型例题4: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 例1主谓谓搭配不

11、当,“精神”与“浮现现”不能构成主谓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为“形象”。例2动宾动宾 搭配不当,“塑造”与“事迹”不能构成谓宾谓宾 关系,可将“事迹”改为为“形象”。例3附加成分与中心语语搭配不当,“干干净净净净 ”可以补补充说说明“打扫扫”的程度,而“整整齐齐齐齐 ”不能与“打扫扫”搭配,可在“干干净净净净 ”后把“、”改成“,”,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删去“整整齐齐齐齐 ”。例4是由于语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宾意义义不当,应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为“北京的秋天”。应应考链链接(3)语序不当。语序是指句子各种成分的排列次序。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排列顺序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

12、意义。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分句位置不当。典型例题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典型例题2: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典型例题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典型例题4: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解析 例1词词序不当。此例中“研究听取”,颠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应改为为“听取研究”。例2主客体颠颠倒,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应改为为“我对对于数学”。例3存在句子成分顺顺序不当的问题问题 ,这类问题这类问题 可能造成不同的限制关系,引起表意的差异。此句中“文物”究竟什么时时候“出土的”

13、?换换原句表述,则为则为 “两千多年前”,实际实际 上不是,这这就因语语序不当导导致了表意的错误错误 ,应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例4分句位置不当,应应改为为“对对于自己的路,他们们在思考着,他们们在判断着,他们们在探索着,他们们在寻寻找着”。应应考链链接(4)句式杂糅。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 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 即句式杂糅。典型例题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 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典型例题2: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 知的。解析 例1后半截是“从出发发”和“以为为出发发点” 两句式

14、的杂杂糅,可改成“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发” 。例2是反问问句和陈陈述句杂杂糅,应应去掉“是可想而知的”并 在“成绩绩”后加“呢”。应应考链链接(5)成分残缺或多余。成分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成分多余一般有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附加成分多余等情况,成分多余也影响语意的表达。典型例题1: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典型例题2: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解析 例1由于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造成表意不严严密。此 例仅仅“付出劳动劳动 ”是不能“取得优优异成绩绩”的,应应在“劳动劳

15、动 ”前加 限制语语“艰艰苦且有效的”。例2主语语多余,“原因”与后面的“因 为为”重复,应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为”。应应考链链接(6)不合事理。不合乎自然规律,不合乎人们的认律。典型例题1: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典型例题2: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解析 例1中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现的图图画应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所表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为“大地”。例2分类类列举举不当,“牙膏”“牙刷”“日用品”之间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应将“和”改为为“等”。典型例题题【例1】

16、 (2012金华)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D 解析 A句应应改为为“学校把这项这项 任务务交给给我们们班,大家都 感到无限光荣”;B句把“小雅那优优美的舞姿”删删去;C句将“开通”改为为“开设设”;D句正确。(2分)典型例题题【例2】 (2011义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