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教学案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8901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陶瓷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陶瓷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陶瓷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瓷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瓷陶瓷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在探究 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探究需求,关注 学生的探究情绪,淡化探究程式,强化学生在探究中的真实感受,让探究活动 像“春雨润物”一样融入学生的科学学习。使整个探究过程更具人文色彩。依 照这种理念,我在山东省济宁市中区科学课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青岛版小学科 学四年级下学期陶瓷一课,受到与会老师好评。 执教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我确立了以下具体目标: 1、能针对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写出简单的计划;能 根据 计划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计划做

2、出调整和完善。 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梳理自己的旧知,选择更具研究价 值的 新问题进行探究。 3、喜欢探究,乐于合作,对研究陶瓷的特点充满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 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激情导入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China”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当然知道了,就是中国呗。 师: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在小写开头字母“c”时,它还可以表示陶瓷。 师:那么,为什么中国和陶瓷同用一个英语单词呢? 生:因为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陶瓷。生:我知道欧洲人是通

3、过陶瓷认识中国的,所以他们就直接用陶瓷这个 单词来代指中国。 师:那么,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 生: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陶瓷,研究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下美丽的陶瓷吧。(学生欣赏陶瓷作品:地板砖、墙面砖、瓷葫芦、电炉子、瓷壶等) 师:陶瓷美不美?(美) 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师:根据生活经验,大家来猜猜看,陶瓷可能有哪些特点呢? 生:我觉得它可能很脆。 师:你摔过碗吗?陶瓷是不是真的很脆? 生:是的。 生:我觉得它还可能很硬。(教师板书:硬 )生

4、:我觉得它可能不导电。 生:我觉得它好像不传热。 生:它传热,但是传热的能力很差。 生:我觉得它不吸水。 师:大家的猜测是不是都正确呢?哪些你现在就能肯定? 生:我可以肯定它很硬。 师:那么其他的不可以肯定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来证明。 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实验方案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实验方案 师:科学家在做实验之前最重要的什么?(做计划) 咱们是未来的小科学家,实验之前也要有个小方案。 看这些问题(电脑屏幕提示上述问题),你们认为哪个最有研究价值,做 一个小方案,来进行研究吧。 (学生制定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吧。 (投影展示 A) 研究内容

5、陶瓷导电吗?使用仪器电池、导线、小夹子、灯泡 方 法把陶瓷连在电路中注意事项连好线路,不要短路生:我们组打算研究陶瓷是否导电,我们需要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 个夹子和一些导线。我们想把陶瓷片连在电路中,看看它能导电吗?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生:我想提醒他们在连电路前一定要先检查电珠和导线。 生: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师:我觉得这个组的同学设计方案很清晰,特别是汇报的同学,讲的头 头是道,多好呀,你们呢?能不能比他讲得还好?(能!)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一组的方案。 (投影展示 B) 生:我们组研究陶瓷燃烧吗?我们需要蜡烛、火柴、试管夹。我们打算把 陶瓷放在

6、火烧烧一烧,看看他们燃烧吗? 师:你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 生:我觉得写得很简单,很清楚,有可操作性。 生:我建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火安全。 生:是不是应该准备一块湿抹布? 生:谢谢你的提醒,老师,有没有准备抹布? (教师给各组学生分发抹布)内容陶瓷燃烧吗?仪器蜡烛、火柴、试管夹方法烧师:大家的方案都不错,现在咱们就来按照各组的方案来领取仪器,开始 实验吧。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科学探究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科学探究 师:你觉得你们的方案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如果没有,请大家按照这 个方案分别研究吧,小组长安排你们组的成员来领取仪器。 (学生取仪器进行研究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

7、意那些在汇报中没有发言机 会的小组) 师:说一说你们探究的结果。 生:我们组做的是陶瓷能不能导电的实验,我们把陶瓷连在了电路中,我 们发现电珠不亮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陶瓷不能导电。 师:你们研究的很棒,这个同学汇报也很好,条理非常清晰。 生:我们研究是陶瓷的吸水性,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发现陶瓷颗粒紧密 的一面吸水性差,颗粒松散的一面吸水性强。 生:我们也做了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带有釉面的那面不吸水,断裂处没有 釉面的 能吸少量的水。 师:是这样吗?陶瓷是不是吸水,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陶与瓷的烧制过程不一样,烧制瓷器时要求的 温度比较高,所以颗粒就紧密一些,不吸水。陶在烧制的

8、过程中温度低一 些,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吸水。 师:你了解的知识真多,看来平时你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大家把 掌声送给她。 生:我们组研究了陶瓷是否燃烧,我们把陶瓷放在火上烧,结果,发现 陶瓷不能燃烧。同时我们还发现陶瓷的传热性也不是很好,我用手摸了摸 陶瓷不接近火的一端,不是很热。 师:还有意外收获呢,真棒! 师:今天我们的成果真不少,来,看一看,我们学会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陶瓷的很多特点。如:陶瓷很脆,很硬,不吸水、不导电、能传热但是能力很差。(教师板书)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人文性。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 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

9、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群体性主体参 与率高,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成功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尊重学 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 科学探究不是机械的模式化活动,而是有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 动,参与者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探究的结果。教师应选择教学内容,调动学生 的参与热情。本课设计了“china 与中国”的谈话内容(如上),激发了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兴奋的 探究情绪,充满激情的投入,学习完全成了他们的内在需求。 在探究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

10、适时评价、及时表扬,让他们感 到学习的成功不是太难的事,只要用心去做,我也行。在语言上,儿童化、幽 默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使他们更放 松的参与科学探究。二、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二、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维 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下充分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 问题。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演绎脚本,而是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学习过程。教师 决不能一味追求探究的完整性和程式化,应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需求, 让探究不留痕迹,返璞归真。本课有关猜测的环节,我做了精心安排,把简单 的、学生已经掌握

11、的知识剔除出来,不再重复探究,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新 知。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真实,同时也 使探究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更具亲和力。 本课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框架式,在确定了诸多研 究主题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兴趣调 动起来了,他们乐于“自己当家做主” ,愉快地投入到探究中去。从学生的课 堂表现来看,他们都投身到自己喜欢的科学探究之中了。这样,探究活动具有 了个性化特征,变得兴趣盎然了。即使在探究中,也没有教师刻意的、生硬的 指导。学生成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探究活动的细节三、注重探究活动的细节 成

12、功在于细节。具体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的习惯。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建议,方案更加完善了,而 学生建议实际上都是琐碎的细节。科学课程标准虽然没有一处提到细节问题, 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体会出对此的重视,探究本身就是一项事无巨细的 事情,只有细节问题掌握好了,才能保证实验、观察的顺利进行。本课在执教 中,力求完善每一处细节问题的同时通过学生提建议,教师“典型暗示”等方 法有成功的避免了细节问题的琐碎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从本课的教学效果和与会领导老师们的反馈来看,探究不再是直露的,而 变成了学生隐性的探究需求,课堂上探究活动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探究活动如 同春雨润物一样融入到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探究因具有了人文色彩而更加丰富 多彩了。2006-0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