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8525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选修4化学课件: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平衡移动)(复习回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变并定:看其在反应过程中变不变 ,如果是变化的,则当其一定就是达 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练习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 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 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BC【练习二】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2、)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 志的是 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 B. C. D.(A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可见,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 保持。当外界条件改变,旧的化学平衡将 被破坏,并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 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

3、衡移动的概念:研究对象 :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平衡移动的标志:1、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2、 V正 V逆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Fe3+ + 3SCN- Fe(SCN)3 (硫氰化铁)增加Fe3+ 或 SCN-的浓度,平衡向生成 Fe(SCN)3的方向移动,故红色加深。t2V”正 = V”逆V逆V,正t3V正= V逆V正V逆t1t(s)V(molL-1S-1 )0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增 大 反 应 物 浓 度速率-时间关系图:原因分析: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V逆,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 化学平衡将怎 样移动?并画出速率-时间关系图讨 论:1.结论:在其它条

4、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 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成本较低的反应物的浓度, 提高成本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意义 :思考:1、在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 应该怎样通过改变浓度的方法来提高该反应 的程度? 2、可逆反应应H2O(g)C(s) CO(g)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态,改变变下列条件 ,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动?CO浓浓度有何变变化? 增大水蒸气浓浓度 加入更多的碳 增加H2浓浓度增加氧气的浓度 3、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对平衡体系

5、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 作一个常数,增加或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 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 是 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 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一 定小于原平衡状态。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 度, 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 率提高。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2 十 3H2 2NH3NH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平衡 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实验 数据 :解释 :说明: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 倍数不一样,平衡向着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加压

6、体积缩小 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速率增大 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压压强(MPa)15103060100 NH3 %2.09.216.4 35.5 53.6 69.41.前提条件 :2.结论 :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 前后总体 积发生改变。aA(g)+bB(g) cC(g)+dD(g) a+bc+d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化 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移动。 体积缩小:即气体分子数目减少 体积增大:即气体分子数目增多说明:V正= V逆V正V逆 t1t(s)V(mo

7、lL-1S-1)0t2V”正 = V”逆V逆V正增大压强3.速率-时间关系图 :aA(g)+bB(g) cC(g)+dD(g) a+b c+d思考:对于反应 H2O+CO H2+CO2如果增大压强,反应速率是否改变,平衡是否移动?高温催化剂速率-时间关系图 :V(molL-1S-1)T(s)0V正= V逆V正= V逆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 率均增大,但增大倍数 一样, V正= V逆,平 衡不移动。t2练习 1.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 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2NO(g) + O2(g) 2NO2 (g) CaCO3(s) CaO(s) + CO2 (g

8、) H2O(g) + C (s) CO(g) + H2(g) H2O(g) + CO(g) CO2(g) + H2(g) H2S(g) H2(g) + S(s)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 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 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A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NO2 N2O4 H = 57 KJ (红棕色)(无色)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9、。1.结论:2.原因分析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 温度,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 增大,但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 的倍数,故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V正= V逆V正V逆t1t(s)V(molL-1S-1)0t2V”正 = V”逆V逆V正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3.速率-时间关系图 :2NO2 N2O4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 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 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V(molL-1S-1 )V正= V逆t1T(s)0V正= V逆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可见,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

10、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V逆。平衡移动的本质: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条件改变造成 V正 V逆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或 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课堂练习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 高NH3的利用率(D) 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 化D课堂练习l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 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l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 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 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 反应速率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l A (B) (C)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