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626278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1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2015 级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号:1 姓名: 班级: 小组:1 / 2第 7 课 大变革的时代制作人: 审核人:【学习目标】1. 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2.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3. 从中国封建社会确立的过程中理解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独立完成预习案,在完成预习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阅读课本,围绕“变”字,归纳本课的所有变化,并完成知识的梳理。并且记录自己的疑问。预 习 案一、独立完成本部分预习内容,在预习之后在书上找到本部分的知

2、识点,并在该知识点旁边标上它是什么内容(人物、时间、地点、原因、内容、经过、结果、意义) 。(4)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 )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并成为战国时期变法的典范。各国经过变法运动,封建经济逐步确立起来, ( )阶级逐步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和( )的矛盾。二、结合课本知识和已有各科知识、常识,说说铁农具和牛耕的优越性?三、通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找出本课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变革的事例,突出一个“变 ” 字(至少四条以上)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1)我国最早出现铁农具是在( )时期;我国使用牛耕最迟是在( )末年;铁农具和牛耕进

3、一步推广是在( )时期。(2)都江堰是( )秦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建而成的。都江堰的修建使( )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3)战国时期新兴的( )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 ) 。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国家是( ) 。我的疑问和我的收获: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2015 级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号:1 姓名: 班级: 小组:2 / 2探 究 案一、通过预习,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理解完成以下的题目,记录有疑问的题目。1、商鞅变法的内容?(在书上分类勾画并做好笔记)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2、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亮出你的观点。二、探究自测D.扮演秦孝公的同学向全国

4、颁布旨意:废除土地私有制。4、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封建制度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起来的。问题: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制度确立各国掀起变法运动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私田大量开垦,新的剥削方式出现封建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阶级出现5、通过你觉得商鞅是怎样一个人?1.“县”作为行政区划分单位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唐朝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主要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3、某班级的同学表演历史短剧“商鞅变法”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的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将军接受爵位我的疑问和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