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5597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利丽《政治》之2政治权利与义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政治高一政治政治生活政治生活导学练之二导学练之二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编写人:张利丽 审核:巩义一中政治教研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 把握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准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3.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4.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1、联系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结合公民享有的政

2、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2、培养自身分析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明白作为公民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怎样履行自己的政治性义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公民观念,认识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履行的义务,激发主人翁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一性原则。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本框在第一框讲述国家含义属性及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我

3、国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以及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该遵循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可从具体案例入手,结合自身对政治生活的具体感悟以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自主梳理自主梳理】(立足基立足基础础: :课课文文导读导读)一、神圣的权利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庄严的义务我国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 、 为基础和准则的。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 、管理 、表达 的权利和自由。 内容2选举权和

4、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 和被选为 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和 。 政治自由 :公民有言论、出版、 、 、 、 、 的自由。 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 和 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 、 、 和 等。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 内容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 。 宪法和法律是 和 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 。维护国家 、 和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 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参与政治生活二、参与

5、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坚持 的原则的原则 含义:公民平等地 、平等地 、平等地 。 表现:公民在 与 方面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 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 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2、坚持、坚持 的原则的原则原因:权利与义务是 的,不可分离。表现:公民在法律上既是 的主体,又是 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3、坚持、坚持 的原则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31如何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2.辨析:观

6、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3全面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4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学习反思学习反思】(本本课课内容内容 了然于胸了然于胸) ) 4【巩固提升巩固提升】 (自我(自我检测检测 巩固提高)巩固提高)1、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 A.生存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政治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2、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引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 。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 。这一措施

7、(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3、群众积极举报,使公安机关侦破了一大批的大案要案,查出了一批贪官污吏。这说明 ( )A.我国的举报制度已非常完善 B.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动群众举报C.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开展 D.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4、2008 年 3 月 9 日,中国“飞人”刘翔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60 米栏冠军。然而令所有在场的中国人诧异的是,颁奖时广播里面奏响的并非中国国歌

8、,而是智力国歌。经过中国田协交涉后,国际田联做出书面道歉。这启示我们 ( )A.要切实行使监督权 B.要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C.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D.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2008 年 2 月 16 日, 昆明日报用 4 个整版公布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和职务分工、此举受得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但也有市民担心,可能会有恶意拨打骚扰电话的情况。为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对公民的要求是 (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A. B. C. D. 6、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

9、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 )A.公民要自己做到先履行义务再享受权利 B.权利与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7、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出通知,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必须全部关闭。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其地方利益,把国家政令当耳边风,致使非法小煤矿屡关不尽,煤矿伤5亡事故频频发生。这说明“国家意识”不可不强化。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可强调自身利益只强调个人利益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A. B. C. D. 8、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10、的关系,要求我们做到 ( )A自觉维护公民的个人合法权益 B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C避免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D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9、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出台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和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说明 (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农民工应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力量A. B. C. D.10、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

11、,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从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开展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浪费公共资源行为的错误。高一政治高一政治政治生活政治生活导学练之二导学练之二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61.B 2.D 3.C 4.D 5.A 6.D 7.C 8.B 9.B10. 答案:(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2)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义务。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只强调了个人占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忽视了节约公共资源的义务。(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材料中的浪费行为,有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4)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浪费公共资源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