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4926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实秋感受人物:梁启超在创作梁启超蜡像 梁启超先生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 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 面。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 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 ,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 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杰出代

2、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 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广泛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 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先后入阁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 和财政总长,特别是组织策划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 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 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组织共学社、讲学社,受聘南开大学, 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 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 地进行巡回演讲。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

3、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达 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著 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 书社,主编新月月刊。后迁 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 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 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 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 、看云集、偏见集、 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 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生字词戊戌(w x) 叱咤(zh) 莅( l )临 迥(jing) 异 精悍(hn) 激亢(kng) 酣(hn)畅 蓟(j)北 箜篌(kng hu)v练习:给大家七分钟

4、的时间,参照本课练习一 中的例子划出你觉得生动、精彩的句子并 作旁注。字词理解:v显宦:地位显贵的官宦;v景仰:佩服尊敬;v叱咤:声名显赫,声势威力很大。思考第一段:到清华大学演讲的 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 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 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品析第二段: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 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 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v剖析:这是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稿的描写 ,从侧面表现了他办事认真、学问和书 法修养都很好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作者 对先生的敬仰、赞美之情。这是一种侧 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人物的东西来写 人物。品析第三段: 1、作者是

5、怎样描写梁任公的外貌的,从 文中勾画出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 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 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 就是梁任公先生。剖析:这是对梁任公先生的外貌描写, 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 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 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 既遵循人物的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 对先生的由衷的赞美之情。2、如何品味梁任公的外貌描写?v 剖析:这是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开场白的描写 ,两句话看似有些矛盾,但却表现了梁任公先

6、生既谦逊又自负的特点,作者就是用这种看似 矛盾其实是超常搭配的手法来吸引读者,同时 ,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敬爱之情。品析第四段: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 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 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 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怎样看他这极简短的开场白?v品析第五段:箜篌引的故事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 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 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 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 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 ,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

7、玉以其曲传邻女 丽容,名曰箜篌引。 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 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 。王国维v乐府诗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 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v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 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 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 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 怆,曲终亦投河而死。v 剖析:本段通过写自己的一次切身经历,勾 起了对梁任公先生讲过的箜篌引的回忆。 这些内容交代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以及他 的演讲给人留下的深刻影响,二十余年而不忘 ,作者用了以结果写效果的方法,从侧面间接 描写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用的是衬托方 法。品析第六段:“我记得他开头讲

8、一首古诗,箜篌引 ”至“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v品读第七段: 思考:文中“他敲头的时候我们也跟着欢喜 ”这一句表明梁任公演讲的什么特点?其 中流露出作者对先生怎样的情感?v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v问:先来看一下桃花扇,同学 们有谁能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这部 作品的主要内容?第八段中提到了哪两部作品?v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六十四 代孙,他和长生殿的作者洪昇被合称 为“南洪北孔”,他俩是清代剧坛上的一对 双子星座。v桃花扇的来历:“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 ,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 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 ;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近声色, 罗货

9、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桃花扇原文:“高皇帝,在九天, 不管他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孙 ,反不如飘蓬断梗。”桃花扇的内容是借复社文人侯方 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 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思考:v高皇帝指的是谁? 崇祯帝v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 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 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 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 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 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v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 由崇祯帝想到了谁?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v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v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v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10、喜欲狂。v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v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v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 思考:“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 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那 么,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 当时可有相似之处?任公与杜甫之心 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v“世纪末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 混乱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 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 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 希望国家安

11、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 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v品析第九段:v第一段中:“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 青年学生却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从哪里看出 起到这样的作用了?原文:“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 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 了强烈的爱好。”v 剖析:这是半直接半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梁 任公先生的敬仰、赞美,写梁先生的演讲 给人留下的深刻影响,用结果来反衬效果 ,从侧面表现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v品析第十段:v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求之当世能有几人?v 剖析:这是对梁启超先生总的概括和 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评价,总结 了全文,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

12、了反问手法,更加强了语气。梁任公有热心肠的表现:v爱国救国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v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讲学育才, 极为辛勤; 捐募基金,兴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 ;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 等学府讲学,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v“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问 题 探 究 一、本文共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v第一部分(第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 讲作铺垫。v第二部分(第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 。v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 特点,结束全文。 v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 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

13、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 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 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 彩了;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 二、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 :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内容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 :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眼神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 说,在文坛上,梁启超是一 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

14、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 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来总 结一下梁启超的形象:探讨?三、本文是叙事散文,既 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 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 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v、直接表达: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 限的景仰。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 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 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v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1)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 人的演讲。 (2)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 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 喜。 (3)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 人从此对于

15、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 爱好。v3、完全含蓄的表达。 (1)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 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2)“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 面,有时顿 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 到作者的敬佩。 (3)标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 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启超,已是一种尊敬 和爱戴。v本文的写作特色: 言简意赅,意在言外v 梁实秋的语言是简练的。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 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 做到并值得称赞的事。梁实秋是自觉追求文体简洁美 的作家,他主张散文“篇幅不一定要长”;主张简单,“ 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状态”;力求全文无无用 的材料,无多余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位有理念追求、 有创作特点的散文大家。本文确实做到了简练、传神 ,将二者统一起来,非高手难能为之。像他这样追求 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不多,尤其是在当代文坛就更加少 了。梁启超是当代大家,又是改革家,可写之处极多 ,但是本文作者仅用简洁的语言短短几百字就把一个 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这种功夫,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 ,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揣摩。梁实秋的文章又是含意丰 富、内蕴深刻的,这体现了梁实秋高超的写作技巧。 v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