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分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4824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教育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孩子教育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孩子教育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孩子教育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孩子教育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教育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教育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厌学的心理卫生学分析学生厌学的心理卫生学分析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理论工 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学者们已从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角度对学生厌学进 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成果.而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审视,探讨 学生厌学的研究则显得相对缺乏.本文在对乐学号厌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人格 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提示出学生厌学与个体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之 间的内存联系,为克服和矫治学生的厌学,促进学生心理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 学依据和建议. 笔者运用自编的“测定学生乐学与厌学程度量表“,选取乐学组和厌学组的中小学 生各 151 名,再运用症状自

2、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两组共 302 名学生进行,发现厌学学生的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表现出下列特点. 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乐学组与厌学组 SCL-90 施测结果进行 t 检 验发现:厌学组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七项因子分上 均显著高于乐学组,尤其在人际第三,焦虑,精神病性三项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 (P0.001).由 SDS,SAS 的施测结果可知:厌学组抑郁,焦虑分均显著乐学组.可见, 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差于乐学学生,极易出现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两组

3、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呼行为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善之 间有一定的内丰联系.学生长期厌学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而低水平的心 理健康又可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和 行为,形成恶性环.这一研究结论证实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 (A.N.Frandsen)的推断.他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 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 厌学学生的自尊程度低.对两组学生 SES 量表的得分进行 t 检验发现:厌学组自 尊程度极其明显低于乐学组.两组学生自尊表得分上的差异,说明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行为与个体的自尊水平有关.厌学

4、会导致学生自尊水平的降低,低自尊水平 也易导致学生厌学,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性. 厌学学生的人格特征呈内向,不稳定,强精神质型.对两组学生艾森克个性问 卷的内外向性(E),情绪性(N),精神质(P),掩饰性(L)四个分量表的 T 分进行 t 检验 发现:厌学组内外向性分显著低于乐学组,而情绪性和精神质分显著高于乐学组. 按 T 分高低划界(43.3,56.7)分为三个类型分别统计两 组在 E,N,P 量表上的分布 情况,并经 X*X 检验发现:厌学组内向型学生(30.46%)显著多于乐学组(16.56%),外 向型学生(17.88%)显著少于乐学组(32.45%);厌学组情绪不稳定

5、型学生(33.11%) 极其显著多于乐学(5.96%),情绪稳定型学(11.92%)和于乐不组(41.57%);厌学组强 精神质型学生(35.76%)极其显著多于乐学组(8.61%),弱精神质型学生(14.57%)显 著少于乐学组(31.79%).两组学生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反映着学习兴趣和行为与 人格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性.长期厌学易使学生出现内向,情绪不稳 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多思,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瓜强烈,性情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 征.另一方面,这些不性格特征也是学厌学的影响源和催化剂. 厌学与心理健康

6、,人格特征关系的内在机制表明,学生厌学与个体的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性.也就是说,厌学会导致个体的心理, 人格发展出各种问题,以形成个体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另一方面,不良的 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生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加生学生的厌 学情绪和行为,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统一关系. (1)学生厌学对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很被支,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 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种厌学情绪 和行为对个体心理,人格 发展的影响是由于政策矛盾得不到解决而发生作用的. 厌学学生的学习认识和行为

7、与社会,学校,家庭要求之间的矛盾.厌学学生表现 为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而这些与社会,学校,家 庭其好好学习之间产生了矛盾.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学校内升学压力以及家长过 高的成就期望,会使学生整天生活在紧张,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状态中,从而很难 解决个体的学习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而且很可能困在其中难以自 拔,导致心理失衡,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厌学会引起学生学业成绩,长期如此, 必然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学生自我价值和处我接纳程度的降低,从 而表现出低自尊水平.这种低自尊水平使得其对各种刺激发生较强烈的应激心理 反应,从而易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8、题和形成情绪不稳定的个性. 厌学学生的内在要求与外界供给之间的矛盾.厌学学生也有正常的心理,情 感,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在要求,但由于其厌学而得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 肯定和爱护,在班组活动中常遭排斥,歧视,归属,接受,支持和爱的情感长期得不到 满足,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安全感便,出现了危机,这样便形成学生高度焦虑,抑郁自 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各种心理问题,且会引起学生自尊水平的降低.这与国个 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Bower 等的研究表明:课堂里的社会孤独,会使学生产生高 度的焦虑,缺少自尊心,人际技能不良,情绪不佳和心理.Lorber 等人的研究认为:被 同伴拒绝,会学生课堂上的破坏行为,

9、敌意行为,消极情绪以及对其他学生,甚至对 整个学校的否定态度.厌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缺乏温暖,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 环境中,易对人对事产生消极认知,过于敏感,不信任他人,不好交际,易于出现消极 情感且反应强烈,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冲动倔强且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形 成内向,情绪环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厌学学生学习上的无力感和不良的自我意 识,人际关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失落感,自卑感,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都 是“环境中的增强因素“,学生通过强化和社会增强作用便导致人格发展出现各种 问题. (2)心理健康善对学生厌学的影响. 由乐学与厌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不难发现: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

10、况 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有明显症状的 学生,极易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心理学家布鲁门肖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 (尤其情绪情感)可以对知觉,思维,记忆的形态和智力功能进行归纳;可以指引认识进程-记忆的恢复,思维的构成和知觉的形成.“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强迫, 抑郁,敌对性,偏执这些心理症状则会一定程度上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面 影响思维的速度和精确度,使得学生的正常智力水平得不到发挥,以至于上课不 能积极思维,作业,考试经常出错.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学习上的无力感和不良的 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低自尊水平会使学生产生“学习

11、不 可控“的认知期待,会进一步加重其厌学. (3)人格特征对学生厌学的影响. 由乐学与厌学学生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难发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 个性的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内向型学生孤独缄默,多思孤僻,好幻想,适应 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型学生则显得冲动,难以自制,焦虑,紧张,往往又抑郁,多疑;强 精神质型学生以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心肠冷酷等个性为多见.这些不 良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灵活度和平衡度,从而使学生知觉, 记忆,思维的功能受阻,使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引起学生的智力品 质和学习效率,行为的下降,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 从人格类型来看,内向

12、,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的厌学学生人格类型属于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的弱型,或接近弱而不灵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从事紧张的智力 活动极其疲惫,常常有注意力弱化和分心现象.动作迟缓,特别是在应会困难时,常 引起智力活动效率的下降.这些会使得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不能认真听讲,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久而久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低水平动机, 低水平学业和易形成非适应性成就动机模型.国外的研究表明:非适应性成就动 机模型的学生的特征是不能使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目标,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持 续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同时也不能完成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并且是在他们能力范 围这内的目标.由于学习是一项艰苦繁重

13、的脑力活动,这种面对困难时性较低的 学生就更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 克服和矫治厌学,促进心理和人健康发展,可采取以下上纛教育措施. (1)消除导致厌学的各种影响,使学生愿学乐学. 由于厌学是导致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因此,因此要促进 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必须克服和矫治学生的厌学.学生厌学是各种因素 综合影响的结果,既有客观的外在影响源,如过重的学习负担,老师的歧视,成人的 否定目标,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当,电视中不良内容的影响,消极同伴群体的赞扬目 标等; 也有学生主观的内在影响,源如学生学习认识上的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卑,无能的情绪体验等.要克服和矫治学生

14、的厌学,必须消除或 避免这些厌学的影响源. (2)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心理,人格健康发展. 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厌 学情绪和行为.因此,要克服和矫治学生厌学,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得以正常,健康 的发展.这就必须心理素质的教育,以便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 结合学生厌学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互关系,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注意 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心理,人格的发展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素质教 育的前提是准确掌握学生心理,人格发展状,况因此必须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和人格特征.这方面的心理测查工具有 SCL- 90,MHT

15、,GAT,SDS,SAS,EPQ,16PF,ESPQ,CPQ,MSSPQ,QYL,Y-G 性格测评等.学 校钶根据师资力量和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量表对学生进行普查,以便建立学生心 理档案.这样,可及时发现心理,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区别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还可了解学生心理,人格变化发展的进程,以使心理素质教 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 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学 校钤才教师树立大教育观,把心理素质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且非 常重要的环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3)

16、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心理 素质训练.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老师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心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心理 发展的规律,学会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从而优化学生的素质.(4)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厌学学生作为重点.老师应帮 助学生了产生厌学的具体原因.运用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排队厌学的影响源,以 达到矫治学生厌学的目的.学校铁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应和克服,科研成果 治学的厌学结合起来. (3)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学生的低自尊水平不仅会导致学生厌学,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出现 问题.老师的歧视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失败的情绪体验都会学生自尊水平的降低.“ 罗森塔尔疚应“是一种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可见,情感 是知识渗透的载体.日本称这种爱是“教育爱“./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是否乐于 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学 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 体中奔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