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4565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论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要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入手,充分认识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紧迫性,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 1 高校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

3、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和拥护,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牢固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

4、动力,使他们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促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

5、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有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滋养和哺育,中华儿女必将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担负起向大学生宣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任,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使当代大学生既饱受传统民族精神的熏陶,又迸射出富于新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风貌;还要大力宣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解决和回答一系列新问题中创造出新内容、新方法,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

6、想道德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在中庸中记述了孔子一句名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1大学生仅仅好好学习,身体力行,是不够的。只有知道什么是耻辱、羞耻,才能真正了解如何修身。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

7、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意识和能力入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建立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设既符合实际又有时代特点的工作形式和教育平台,使美好的思想道德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成为他们生动的道德实践。 2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紧迫性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就要在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 (1)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极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正是由于当代社会局面发展的多样化,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使得社会在经济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表现在思想活动的独立性、个性化、差异性明显增强,促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它将更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用马

9、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2)教育的目标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大学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教育影响应具有全面性:全面地关照人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的教育能够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是全面地关照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途径。其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新时期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第三,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全面发展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让大学生自觉接受全面素质教育,不断

10、培养自己具有远大的奋斗目标、有理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有批判继承和开拓创新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处理好二者的统一,并在两者的相互联结中促进其价值实现。 (3)社会群体的期望需要引导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社会的飞速发展正在引领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目前,不同文化间和价值观体系间的比较与冲突,正成为这个时代所具有的全球性的问题,它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而我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大学生就是未来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思想共识,而且要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