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3002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事理论知识点软件2010级六班内部资料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呵呵第一节 国防概述【1】 国防的基本特征: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2】 我国的国防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型国防。【3】 国防的基本特征:(1) 多种斗争的角逐(2) 战争潜力的转化,(3) 综合国力的抗衡(4) 质量建设的道路(5) 威慑作用的功能(6) 国防教育的开展【4】 国防的目的:(1) 捍卫国家主权(2) 维护国家统一(3) 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 维护国家的安全【5】 现代国防的特点:(1) 现代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障(2) 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对抗和较

2、量(3) 现代国防是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4) 现代国防是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 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6) 国防教育的普及与开展第二节 国防法规【1】 国防法规的概念:“五个是”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2】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四种主要形式:(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学生军训(4)拥军优属第三节 国防建设【1】 国防后备力量: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主要包括:预备

3、役部队,民兵和其他在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学生。【2】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1) 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2) 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3】 建设强大后备力量的作用:(1)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际威慑力(2)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员(3)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4】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目标:(1)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2)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3) 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

4、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4)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5) 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5】依据国防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6】 中国人民解放军:(1) 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使命: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护人们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任务。【7】 民兵:由不脱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武

5、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解放军的助手和国家的后备力量,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第四节 国防动员【1】 定义:也称战争动员,是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2】 主要内容:(1) 人民武装动员(2) 国民经济动员(3) 人民防空动员(4) 国防交通动员(5) 政治动员【3】 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4】 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为

6、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5】 国防的基本原则:(1) 持之以恒,不断深入(2) 服从大局,注重实效(3) 坚持改革,适应发展(4) 全面动手,形成合力【6】全国国防日:2001年8月31,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第二章 军事思想【1】 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u 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27.71935.1土地革命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2) 第二阶段,1935.11945.8抗日战争时期,是

7、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基本建立时期。(3) 第三阶段,1945.81949.9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成熟时期。(4) 第四阶段,1949.10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充实和发展时期。u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3) 人民战争思想(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 国防建设理论u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2)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2】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u 正确指导战争的方

8、法论内容:(1) 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2)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3) 着眼特点,着眼发展(4) 关照全局把握关节u 战争观即人民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基本态度(1)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2)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3) 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4) 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道路u 1.正义战争:一切进行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战争就是正义战争2.非正义战争:一切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和向前发展的战争【3】人民军队u 阶级性质:无产阶级性质u 建军原则:1.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2.规定人民军队的性质人民军队的性质“执行革命政治任务

9、的武装集团” u 宗旨:紧紧的和中国人民站在一 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u 三大原则(政治工作的):(1) 官兵一致:官兵政治平等,都是阶级弟兄关系(2) 军民一致:体现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3) 瓦解敌军:对敌进行政治宣传,政治攻心,使其思想组织瓦解,对其进行震慑,争取敌人投诚起义【4】 人民战争1定义: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抵御外敌侵略)而组织和形成起来进行的战争2特点: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 3人民战争理论基础(基本精神)(1)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 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4)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10、是实施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灵活用兵,因敌制胜”的五个基本要素:(1) 因时用兵(2) 因地用兵(3) 因敌用兵(4) 因己用兵(5) 因势用兵 5.战争观:人民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根本态度 6,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队退我追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环境概念 指制定某一战略所必须依据并制约该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2】 国际战略环境概念: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团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意义: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对于洞察国际斗争,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

11、,进而 判明对本国战略利益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矛盾的表现(1) 霸权和反霸权之间的矛盾尖锐化(2) 南北矛盾突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风险(3) 激化了民族矛盾(4)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4】 国际战略格局概念: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5】 世界各国的战略格局(多极化)(1) 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2) 欧盟势力影响日益壮大(3) 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4) 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军事大国(5) 中国综合实力稳步上升(6) 地区大国不断壮大(7) 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6】 各

12、国在争夺多极化格局中的方法和手段(1) 美国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2) 俄国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3) 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4) 印度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5) 欧盟内统外扩,逐步走向世界独立“一级”【7】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我国陆地邻国(14个):朝鲜,俄 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海上邻国(8个):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 怎样营造睦邻友好环境?(1) 构筑软实力,强化新战略安全观(2) 致力于发展

13、新型大国关系(3) 稳定周边,改善安全环境(4) 独立自主 和平推进多极格局【8】 我国的新战略安全观主要包括:(1) 以国家为安全主体,突出主权安全(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3) 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4) 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5) 以合作安全为实现安全的途径(6) 以“共同安全”和“普通安全”为目标(7) 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新安全观的核心【9】我国发展大国关系政策上的新定位(1) 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定位(2) 包容整体利益的双赢策略定位(3) 多重角色并举,灵活多变,万变不离其宗的角色定位【10】强化防务准备(1) 思想准备(2) 物质准备(

14、3) 组织准备(4) 训练准备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1】军事高技术 概念: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主要特点(7高):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保密,高速度 分类:(1)军用信息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 (2)军用新材料技术 (3)军用生物技术 (4)军用新能源技术 对现代战争的影响(5个):(1) 侦察立体化(2) 指挥控制智能化(3) 反应快速化(4) 打击精确化(5) 防务综合化【2】 新军事变革l 基本内容:(1) 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

15、装备的信息化(2) 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3) 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3】 电子对抗技术n 概念:军事上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统称。n 特点(5个):时效性,多变性,连续性,广泛性,机密性n 分类:(1) 通信对抗技术(2) 雷达对抗技术(3) 光电对抗技术(4) 网络进攻技术(5) 网络防御技术n 作战运用:(1) 获取重要军事情报(2) 破坏敌作战指挥系统(3) 掩护突防和攻击(4) 保卫重要军事目标(5) 夺取战争主动权【4】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u 手段方法:(1) 电子侦察技术(2) 光电

16、侦察技术(3) 雷达侦察技术(4) 传感器侦察技术(5) 其他侦察监视技术u 军事上的应用:(1) 航空侦察(2) 航天侦察(3) 地面侦察(4) 海上侦察【5】 隐性武器:隐形飞机,隐身舰船,隐身导弹,隐身坦克【6】 精确制导武器u 概念:采取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u 举例:导弹,精确制导弹药u 分类:(1) 自助式制导(惯性制导,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GPS),(2) 寻的制导,(3) 遥控制导,(4) 复合式制导【7】 军事卫星系统n 分类(用途):(1) 侦察卫星(2) 军事通信卫星(3) 导航卫星(4) 军事测地卫星(5) 军事气象卫星【8】 指挥控制技术:l 分类(功能上):(1) 信息获取(2) 信息传输(3) 信息处理(4) 综合控制u 作用:(1) 军队战斗化的“倍增器”(2) 军队一体化作战体系的“粘合剂”(3) 军队指挥控制的重要手段(4)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保证【9】 新概念武器:(1) 纳米武器(2) 激光武器(3) 粒子束武器(4) 微波武器(5) 动能拦截弹(6) 电炮(7) 环境武器(8) 次生武器(9) 非致命性武器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这是我照着课本,把知识点都打出来了,可能有遗漏,到时候告诉我。提前背着,该得的分数不能丢。打这东西累死我了,你就向上苍为我默默祈祷吧,哈哈哈。兄弟姐妹们,加油了。六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