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大威力步枪的经典世纪大威力步枪的经典————德国德国 8mm 毛瑟步枪弹全记录(四)毛瑟步枪弹全记录(四)M1939 系列步枪弹系列步枪弹 M1939 系列毛瑟步枪弹是德国在二战前夕对老式的 M1914 系列步枪弹进行 改进和发展,同时重新制定标准后诞生的一种新的毛瑟系列步枪弹与 M1914 相比,M1939 的品种明显增多,淘汰了某些使用效果不好的旧型号,同时在原 有基础上开发出多种样式的新产品其具体的型号有新“sS”重尖弹系列、“SME”半穿甲弹、新“SMK”穿甲弹、 “SMK H”高速穿甲弹、 “PZ”穿甲弹、“SMKL'spur”穿甲曳光弹、 “PMK”穿甲燃烧弹、 “B”试射燃烧弹、 “IS”轻型步枪弹、 “IS L'spur”轻型步枪曳光弹、专用空包弹、练习弹、检验弹及惰性 弹等一些特种弹种 该系列步枪弹均可配用于德国二战期间的 7.92mm 毛瑟口径步/机枪 新“sS”重尖弹系列 标准型及改进产品 相对于 M1914 系列中的“sS”重尖弹,新“sS”重尖 弹主要改进了使用材料和加工工艺,其材料种类更多,生产效率更好该系列 种类有很多,大部分属于标准的重尖步枪弹,其因制造年代和使用材料的不同, 外观上有较大的区别,而对于一些测试用的特种弹,外观则变化更大。
新“sS”重尖弹的生产时间很长,从 1939 年开始一直持续量产到德国战败该弹质量重达 23g,全弹长 80.6mm,装填有 2.7g 方片状硝化棉发射药,弹头长 35mm,弹头质量 12.8g,弹头初速 755m/s其穿透干燥的杉木的厚度,在 100m 处为 850mm,400m 处为 650mm,800m 处为 450mm,1800m 处为 100mm;对软钢板的穿透厚度,300m 处为 10mm,550m 处为 7mm,对硬钢板 的穿透厚度,100m 处为 5mm,600m 处为 3mm从上面的数据可见,其弹头 威力相当惊人 新“sS”重尖弹一般在底火周围涂有绿色密封漆,底火周围均布 3 个小的 固定底火用的矩形铆窝其弹头被甲有“顿巴”黄铜、镀镍钢和覆铜钢 3 种, 弹壳材料分为黄铜、涂漆钢和铜洗钢 3 种3 种弹壳和弹头的组合不是一定的, 可随机配合,如黄铜弹壳配“顿巴”黄铜被甲弹头、黄铜弹壳配镀镍钢被甲弹 头、涂漆钢弹壳配“顿巴”黄铜被甲弹头、涂漆钢弹壳配镀镍钢被甲弹头等 新“sS”重尖弹一般使用 15 发一盒的小纸盒包装,每盒 3 排,分带 5 发桥 夹和不带桥夹两种,纸盒上贴有标签,注明弹种、生产厂家、批次和年代等信 息。
每 20 小盒再包装在一个大纸盒内,上面有一个帆布提手以方便携带每 5 个大纸盒用铁匣封装后,装在一个木制包装箱里,一箱一般为 1500 发弹这种 包装样式同时也是其他种类毛瑟步枪弹的标准包装样式 由于标准型新“sS”重尖弹在弹头与弹壳结合部没有涂密封漆,弹壳内部 与弹头之间也没有做相应的处理在一般情况下,其密封性还好,但是当弹药 拆封后在炎热且潮湿的地方长期存放时,可能会有水气进入弹壳,进而影响到 弹药的性能,严重时会造成迟发火或瞎火所以后来又对标准型新“sS”重尖 弹进行了改进,在弹壳口部与弹头之间及底火周围均涂了一圈绿色的虫胶密封 漆,这种弹一般称为“sS trop”弹(trop,即表示口部涂有密封漆)这种改进后的弹大大提高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并被专门运到北非战场使用 新“sS”特种弹 新“sS”重尖弹有一种试验用弹,称为“sS Beschuss” 弹,主要用于检验枪管强度和闭锁机构强度,膛压比一般的标准弹高出 30%~40% “sS Beschuss”弹的弹头与新“sS”重尖弹完全相同,但弹头被甲 只有一种“顿巴”黄铜材料的,弹壳有黄铜的,也有铜洗钢和涂漆钢的为了 与标准弹区分开来,整个枪弹的底部包括底火表面全部涂上绿色虫胶漆。
但仅 靠涂漆的方法来识别显然不够安全,不过这种试验用弹几乎只在工厂内部使用, 一般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只是对于现在的枪械和弹药收藏家来说,就需要格外 小心了,因为弹底涂漆容易脱落,如果将其误认作普通弹,在老枪上使用是相 当危险的! 新“sS”重尖弹中另一种少见的特种弹是专供装有消声器的枪械使用的亚 音速弹,称为“sS Nahpatrone”弹,其只提供给特殊部门使用该弹采用“顿 巴”黄铜被甲弹头,装药改为 0.6g 浅黄色的圆柱形多孔速燃发射药,弹头初速 下降到 275m/s,满足了对枪口噪声抑制的需求该弹均使用涂漆钢弹壳,全部 涂成绿色以与其他弹药区分开,并且生产厂家标有“cg”的字样SME”半穿甲弹系列“SME”半穿甲弹的研制是为了解决“sS”重尖弹金属铅供应不足的矛盾该弹的研制始于 1941 年,1944 年产量达到顶峰 标准型“SME”半穿甲弹 标准型“SME”半穿甲弹的弹头内部有一个长 长的尖头软钢心,钢心外部包裹有铅套,最外面是被甲弹头长 37.3mm,比新“sS”重尖弹略长,弹头质量 11.55g,装药为 2.8g 方片状硝化棉发射药,全弹质量 25.54g 标准型“SME”半穿甲弹弹头被甲有材料 3 种,包括“顿巴”黄铜、镀镍 钢和镀锌钢,弹壳则有黄铜、铜洗钢和涂漆钢 3 种。
还有部分使用了以前生产 的弹壳,再装配上新造的“SME”半穿甲弹弹头而弹壳使用的底火也有区别, 有使用 Zdh.88 式黄铜底火的,也有使用 Zdb.30/40 式镀锌钢底火的为与其他 弹药区别, “SME”半穿甲弹底火周围涂的密封漆改成了蓝色SME”特种弹 与新“sS”重尖弹一样, “SME”半穿甲弹也有一种亚音速弹种,其弹壳也都是涂绿色漆的钢弹壳弹头使用“顿巴”黄铜被甲的“SME”半穿甲弹弹头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年份且同一批次出厂的产品中,既有配用 Zdh.88 式黄铜底火的,也有使用 Zdk.30/40 式镀锌钢 底火的SME”半穿甲弹还有一种加长的、称为“SME Lang”的弹种,其弹头长增加到 40mm,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弹头内部钢心的长度,弹头质量也相应增 加,达到与新“sS”重尖弹弹头相同的质量,目的是为了提高在远距离上的威 力但该弹的钢心形状与标准型“SME”半穿甲弹略有区别,其顶部是平的, 后部直径缩小,外部包裹有铅套其弹头被甲只有镀锌钢一种,弹头表面看起 来是灰色的,没有光泽其弹壳有黄铜和涂漆钢两种,均使用 Zdh.30/40 式镀锌钢底火,底火周围没有密封漆,弹头与弹壳口部也没有涂密封漆。
SME”半穿甲弹中还有一种名为“SME L'spur”的特种弹,其中,“L'spur”表示曳光弹的意思其实该弹就是在“SME”半穿甲弹弹头的基础上缩短弹头内的钢心长度,然后加入一个曳光管而成的,但这种曳光弹不太常见SMK”系列穿甲弹“SMK”穿甲弹的设计可以追溯到 192g 年,其原型为“S.M.K.Ub.m.Zer1”弹设计这种穿甲弹的目的是为了替代老式而又昂贵的“K”和 K67 穿甲弹与后两者相比, “SMK”穿甲弹主要是钢心的形状和材料不同,且生产工艺更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根据目前国外的资料来看,“SMK”穿甲弹的产量占到 8mm 毛瑟枪弹总产量的 8%,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比例了这种弹弹头长 37.2mm,弹头质量 11.5g,钢心为尖头弧形平底形状,材 料为经过热处理的高碳合金钢,由于不含钨,且没有船尾结构,因此其原料和 制造成本均有所降低 此弹的实际式样很多,弹头被甲有“顿巴”黄铜和覆铜钢 2 种,弹壳则有 黄铜、铜洗钢和涂漆钢 3 种使用黄铜弹壳的各种“SMK”穿甲弹使用的是 Zdh.88 式黄铜底火,而涂漆钢弹壳弹使用的既有 Zdh.88 式黄铜底火,也有 Zdh.30/40 式镀锌钢底火。
其底火周围涂有大红色密封漆用以识别 另外,该弹还有“S.M.K.trop” 、 “S.M.K.verb”和“S.M.K.verb.Trop”3 种 特殊式样其中“S.M.K.trop”为了提高枪弹整体的密封性,在弹头与弹壳口部 加涂了一圈密封虫胶漆,底火周围也相应地涂有一圈红色密封漆而“S.M.K.verb”主要是改进了发射药,改为装填 3g 无烟药,使得枪弹性能有了一定改善,这种枪弹在弹尖弧形部分中间涂有一圈绿色虫胶漆,用来与一般的“SMK”穿甲弹相区分 “S.M.K.verb,Trop”则可以看作是前两者的结合,即在“S.M.K.verb”的基础上,在弹壳口部与弹头之间再涂上一圈红色的密封漆, 这样“S.M.K.verb,Trop”的弹头上就有上绿下红两圈不同颜色的涂漆SMK H”穿甲弹由于德国军方对“SMK”穿甲弹的穿甲性能不是很满意,所以在 1930 年新 设计了一种“SMK H”穿甲弹,其中“H”代表“Hartkern” ,意思是经硬化的 钢心由于弹头初速高,该弹也称“SMK H”高速穿甲弹此弹的弹心又改回 使用钨合金材料的老路上来,其弹头尺寸与一战时使用的“S”轻尖弹相同,为 尖头平底结构,内部有一个长 22.7mm、直径 6.13mm、质量为 8.25g 的钨合金 弹心,弹头质量 12.6g。
弹壳内装填 3.6g 硝化甘油双基发射药,使得弹头可以 获得 910m/s 的高初速,拥有能够在 500m 处垂直击穿 20mm 厚钢板的惊人穿甲能力 该弹弹头被甲有镀镍钢和“顿巴”黄铜两种,弹壳均采用黄铜弹壳为了 与其他弹种区别,其底火全部涂成大红色,1940 年以后的产品则将弹头表面全 部处理成黑色,以示区别SMK H”穿甲弹也采用 15 发的小纸盒包装形式,但是没有大纸盒包装,而是直接将 20 个小纸盒装入木制的包装箱,每箱只装 300 发弹 此弹于 1942 年 3 月停止生产,主要是因为缺乏制造钢心所需要的钨所以 到今天,该弹已经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品种了PZ”穿甲弹“PZ”穿甲弹是一种特殊的试验性质的穿甲弹,并没有大量装备部队使用其设计目的是尽可能地简化穿甲弹头的结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穿甲威 力PZ”穿甲弹使用普通黄铜弹壳,但弹头结构与普通穿甲弹头完全不同,其更接近小口径炮用穿甲弹的弹头结构,弹头为全钢材料,整体车制而成,为 减小对枪管的磨损,在弹头后部安装有一个铜制弹带,铜弹带上还车制有紧口 沟,以利于弹壳紧口密封整个钢弹头表面处理成暗红色,很容易识别由于 没有弹头被甲和铅套的迟滞,这种钢弹头的穿甲能力较好,同时省去了被甲和 铅套等零件的加工和装配,但考虑到便于加工的要求,其材料无法选用钨合金 或碳化钨等更硬的材料来制作,限制了穿甲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且整体式弹 头对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同时还要有一道复杂的加工装配弹带的工序。
所以“PZ”穿甲弹产量有限,从战后遗留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该弹当年还有不同的变种待续)作者:三土三土 明光明光 编辑:郑双雁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