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781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乳业呼唤新气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聚氰胺阴云不散三聚氰胺阴云不散 乳业呼唤新气象乳业呼唤新气象时间:2010 年 11 月 26 日 15:50:03 中财网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今年年底之前,国内乳制品企业必须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否则停止生产。就在乳制品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的时候,“三聚氰胺“这个令全行业蒙羞的化学物质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今年年底之前,国内乳制品企业必须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否则停止生产。就在乳制品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的时候,“三聚氰胺“这个令全行业蒙羞的化学物质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日前,湖南湘潭“玉米奶“事件有了最新调查结果。据官方通报,湘潭市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产的“乳酸玉

2、米奶“三聚氰胺含量为 4.8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 2.5mg/kg 限量值。该公司用于生产问题玉米奶的乳粉来自于此前因三聚氰胺而“东窗事发“的青海东垣乳制品厂。远山乳业涉嫌隐瞒违规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 24 日对外通报了湘潭市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超标乳品清查情况,透露该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三聚氰胺含量为 4.8mg/kg,超过国家规定的2.5mg/kg 限量值。通报称,11 月 1 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远山公司生产批次为 20100615 的玉米奶存在问题。获此情况后,相关部门立即对远山公司采取全面清查问题批次玉米奶来源去向、继续加大对全省乳制品三

3、聚氰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等四项紧急措施。据了解,远山公司生产的问题玉米奶共 861 件,已销售 824 件,其中江西省 570 件、湖北省 50 件、湘潭市 93 件、长沙市 90 件、郴州市 11 件、邵阳市 10 件。目前,已召回 345.4件,其中江西召回 287.8 件,湘潭召回 57.6 件。同时,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问题玉米奶流向省份湖北、江西两省工商局做了通报。11 月 19 日,江西省工商局电话告知,远山公司召回部分产品,市场清查没有发现问题玉米奶。湖北省工商局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市场清查。此前有消息称,考虑到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事发是在今年 7 月,质监部门调查认为,远山乳

4、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酸玉米奶。然而,在 7 月 8 日湘潭市质监局全市排查青海问题奶粉时,远山乳业生产现场负责人面对上门调查的执法人员,签字确认企业没有使用奶粉作为原料生产饮料。但据通报证实,远山公司用于生产问题玉米奶的问题乳粉来自于青海东垣乳制品厂,是该公司于 5 月 28 日在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购进,共计 27 公斤,已使用 6 公斤,剩余的 21 公斤 11 月 7 日被湖南省质监局执法人员在公司配电间查获。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和东垣乳制品厂分别在 6 月下旬和 7 月被查处。远山乳业董事长戴湘认为,问题产品产生的关键在于采购环节事前检验过

5、程。此外,停止使用问题奶粉后,负责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对退货过程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使公司丧失了处理问题的有利时机。“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对事件造成的影响表示诚恳歉意。“三聚氰胺范围再扩大2008 年“三鹿事件“之后,国内乳制品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然而,就在全社会已经“零容忍“的情况下,三聚氰胺依然阴云未散。在今年 7 月青海东垣奶粉事件之前,国内已经展开了一场乳制品大整顿,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曾表示,今年 2 月份,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办开展了 10 天的专项清理活动,清理出大量的 2008 年没有完全彻底销毁的乳粉,全国总共清理了大概 2.5万吨问题奶粉。监管部门

6、称,“问题奶“历经市场消化、退货销毁、紧急召回封存,依然藏身商店货架的可能性很小。然而今年 7 月,惊人的一幕再次上演,青海民和东垣乳品厂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 500 余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有 800 多家乳品企业,其中持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婴幼儿、成人配方奶粉的企业有 100 家以上,蜂拥而上的大小企业都企图在“三鹿事件“后的乳业市场上分一杯羹。一些企业短期逐利的心态也影响了有资质做长远打算的企业的利益,引起无序竞争,个别企业甚至不择手段,三聚氰胺等问题“乘虚而入“。分析人士认为,此前三聚氰胺严重超标事件多集中在奶粉行业,液态奶行业出现案例较少,而此次乳饮料产品也沾上三聚氰胺

7、,导致问题范围再次扩大。据 中 投 顾 问 发 布 的2010-2015 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国内的液态奶市场基本还是由国有品牌主导,国内乳业三大巨头蒙牛、伊利、光明占据了液态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相对奶粉市场而言,液态奶、乳饮料的市场更大,在伊利的产品构成中,液态奶占据了 68.4%;光明乳业(600597)的主营业务中,酸奶占据了 30%,巴氏奶占据了 18%。不管是液态奶还是乳饮料行业,其消费市场都非常大。乳品专家王丁棉表示,乳酸饮料等含乳类饮料直到今年 6 月份才纳入三聚氰胺的抽检范畴,而其市场规模却接近液态奶市场总销量的 1/3,目前还有奶片、牛初乳等含乳产品

8、尚未纳入三聚氰胺的抽检范围。新门槛能否带来新气象今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业内人士认为,凡是屡次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没有自己奶源的小企业,技术设备也跟不上。乳制品行业必须有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从政策上让没有奶源、资金技术跟不上的一些小企业失去生存空间。11 月 4 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 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 版),乳制品生产企业今年 12 月 31 日之前必须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否则至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停止生产。业内专家表示,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行业的规范运作是有好处的。在乳制品企业新一轮整顿中,没有标准资质的企业不能进入该行业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水准的大企业竞争,这样就避免了名牌质优产品面临混乱的“价格战“,也避免大企业浪费精力应对一些无序的竞争。每个行业内的企业都有大中小之分,优胜劣汰是必然的,对于一些资质技术跟不上的企业只能关门出局。 .杜.薇 .中.华.工.商.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