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675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时代在变化,大学的使命也在变化、发展。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21 世纪,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至少应该肩负起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四个方面的历史使命。 ”而要更好地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持续稳定的投入支持非常重要。 ” “当今和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 21 世纪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此,许智宏认为大学要转变人才观念,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科学

2、文化知识,同时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拥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 学科交叉、文理互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北大要求文科学生必须选修 4 学分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选修 4 学分的文科课程。正在进行当中的北大课程体系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拓宽课程选择范围,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逐步允许学生在跨专业、跨院系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目前,北大正在结合学科调整,使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时逐步打通培养,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每个学科领域选修若干门课程,到三、四年级时,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在有关院系内选择专业。目前正在进行的“元培文理实验班”即是这方面的尝试。

3、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另一重大使命。许智宏认为,综合性大学应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信息灵敏的优势,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加强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使大学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在科学研究中,大学要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举,努力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学术环境,针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产生重大的思想文化成果。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根基。改造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建立有利于发挥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科管理机制,是北大正在思考和解

4、决的问题。北大在不同院系整合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医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已经或正在筹建一批跨科学、跨部门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是 21 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要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主动培植高新技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 ”据许智宏介绍,北大已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北大方正集团等高科技企业,在北京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在深圳与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深港产学研基地。目前,北大正在加速推进企业的改制,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学校的权益。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多方面的。这种服务绝不是

5、仅仅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大学要有前瞻性,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科学预见并满足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 ”许智宏特别强调说。 “大学在推动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在研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本国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对策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自觉面向世界,及时吸收国际先进的科技教育成果,加强国际往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 21 世纪大学的必行之路。 ”许智宏介绍说,至今北大已与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19 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对外交流活动频繁,合作广泛多样,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接受采访时,许智宏长说,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我国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大百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北大感到任重而道远。 “过去几年,北大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深知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靠我们的艰苦努力,但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持续、稳定的投入,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