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554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2 分2550 分)2010 年 6 月 17 日是第 15 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2009 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 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思考并完成 13 题。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 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 B C D 2导致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 B水蚀 C冰川侵蚀 D海蚀 3导致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

2、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解析:第 1 题,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是自然原因和人 类活动导致土地沙化;是兴修梯田,改造地形使之适合耕作;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后水 土流失、土地退化的结果。第 2 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气候区,水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外 力作用。第 3 题, “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导致水蚀;C、D 两项均属于人为原因。 答案:1.A 2.B 3.A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 ,完成 45 题。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D大力

3、发展耕作业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主 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 动造成植被破坏,所以治理的根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4.B 5.A武汉已总体规划了 6 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 府河水系;后官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 ,完 成 68 题。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解析:选 A。打通湿地风道,加快空气流通,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 7武

4、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改善城市环境 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土地后备资源 A B C D 解析:选 A。此处湖泊的功能为调节河流径流量,防洪减灾和改善环境。 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 ,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解析:选 C。开发城市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 性循环。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 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 450 千米河道,通 航

5、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 1800 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 910 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流域内降水丰沛 下游河谷较开阔 水位季节变 化较大 A B C D 解析:选 A。田纳西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季节。( ) A夏秋 B秋冬 C春夏 D冬春 解析:选 D。田纳西河流域在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降水,河流进入汛期。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 1113 题。1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

6、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解析:选 C。水能开发应选择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1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解析:选 D。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支流汇集,径流量大,所以易发生洪涝灾 害。 13M 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解析:选 C。M 处位于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对河流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 1415 题。14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 A B C D解析:选 B。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区

7、域,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 距海较远,降水少。 15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无霜期短 C土地贫瘠 D市场广阔 解析:选 C。农业带纬度位置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市场不属于自然因素。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 1993 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 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 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 1617 题。 16 “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大风 过度垦荒 破坏植被 气候干旱 A B C D 解析:选 C。 “最主要”是题眼,黑风暴大规模袭击与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当的活动 造成植被破坏,

8、大风和干旱只是基础条件,不是“最主要”条件。 17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塔里木盆地 B河西走廊 C河套平原 D青藏高原 解析:选 A。四个区域中,只有塔里木盆地植被最稀疏,且多大风天气。 18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解析:选 C。图中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属于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生 态农业)。此题要求熟悉我国的各区域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沼气池的适用地区,我国东 北林区、西北沙漠地区和青藏地区不是

9、发展沼气的最适宜地区。而江南丘陵地区,制取沼气 的原料丰富,年均温较高,很适宜发展沼气。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完成 1921 题。1920 世纪 50 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20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21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10、解析:本组题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背景,主要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工业集聚原 理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 19 题,鞍山市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要的工业城市,它是 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 20 题,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主要是由于工厂之 间存在生产协作联系。第 21 题,鞍山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传统产业衰落等问 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鞍山市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可使许多大 型传统工业企业焕发新的朝气,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彻底关停传统产业。 答案:19.D 20.A 21.C国际金融报(2009 年 5 月 14 日):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11、在 30 年前还 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 年后,这里 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 要地标。每天,这里有 250 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 融危机影响,但 2008 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 797 亿元。据此完成 2223 题。 22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解析:选 A。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处于改革开放的

12、初期,城市化 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主;B、C、D 三项均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表现。 2330 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改革开放的政策 海运便利 A B C D 解析:选 D。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是关键词,这里不临海,不可能海运便利。 2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解析:选 B。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 伍都

13、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因此当前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 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 2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料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选 A。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阶段 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 1:长江中下游

14、部分省市分布图。材料 2: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 1 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8 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 四水来沙0.24118.0 入湖总沙量1.335100 出湖总沙量0.35126.3 湖内沉积量0.984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水系。 表 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时间(年)19491958197419771984 湖泊面积(km2)43503141282027402691 湖泊容积(103m3)293228188178174 (1)长江在 A 河段被称为_,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_、_。请用地质作用

15、的原理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_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原因是什么?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试分析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的有利条件。 解析:A 河段为荆江河段,具有“九曲回肠”之称,现在部分河段已经成为“地上河” ; 带给洞庭湖泥沙量的多少与流域的含沙量和径流量有关;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缩小将降低其调 蓄洪水的能力;江汉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 业生产活动。 答案:(1)荆江 河道弯曲 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 成因:长江在流经该地区时,因江面变宽,水流变缓,流速降低,泥沙沉积(流水沉积)。(2)因为长江的水量、含沙量比其他四条水系大得多。 (3)夏秋 原因:此时长江流域降水量大,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水流入洞庭 湖,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内并沉积下来。 (4)主要原因: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危害:洞庭湖面积与库容缩小,使其调蓄洪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