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1553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 与发展的若干思考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靳岳滨 2007年4月前言l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课程面临的问题l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尴尬处境, 心理教育教师自身的困惑与烦恼l2、课程误区:心理课简单,人人都 能上;表演化倾向影响课程的深入推 进l3、好的心理课很少,好的心理教育 教师很少。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l(一)高尚的职业道德l1、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人 为乐的人格特质:l 接纳(“无条件积极关注” 。消极关注与 关注消极)、尊重(理性色彩)、温暖 (感情色彩 、传递温暖)、真诚(“辅导 者愈是他自己,愈是不戴专业面具或个 人面具,当事人就愈有可能发生建设性

2、的改变和成长。” ) 、同理(“用当事人 的眼睛看世界” ) 。l2、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利益和人格l原则:l保密原则、启发原则 、l坚持原则 、协调原则 。l3、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导学生l 对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 重要意义l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的态度面对人生l在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 种矛盾的同时,升华起思想境界和 道德品质。(二)健康的心理素质l1、人格与心态是积极的l2、善解人意,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系l3、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 能力l4、头脑敏锐,感情真挚,良好的心 理素质(三)精湛的专业能力l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l(心理学理论。 了解人类信息加工 、人类心

3、理发展、心理健康、心理 辅导和心理测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l2、在教育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 能(四)适当的自护意识l1、自我完善,在“助人”过程中 实现“自助”。l2、自我调适,保护自己的心灵 不受伤害。l3、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避免 纠纷。(清楚自己的能力界限)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l(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其他教 师身份的区别与联系l1、与班主任l相同: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目 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l区别:班主任更多是管理者身份, 强调纪律与秩序。l心理教师则主要承担对学生的辅导 任务,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 精神生活。l集两种身份于一身时候,容易发生 角色冲突。l2、与学科教师l

4、相同:对象相同,大目标相同l区别:学科教师主要是学科知识传授者 。(合作者、引领者是针对只重视知识 传授问题而言)l心理教师的工作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 是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解决 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起心 理的成长与成熟。l3、与心理咨询师l相同:都是做人(学生)的心理、 精神的工作。l区别:服务对象不一样。(全体与 个别,正常与异常)l 服务的要求不一样。l 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一样 。 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的区别l教育 辅导 咨询 心理治疗 l 常态的 对象 异常的l 预防的 功能 治疗的l 认知的 内容 情感的l 团体的 重点 个别的l 结构的 方法

5、 非结构的l 终身的 时间 定时的l三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截然分开,有部分重叠与 交叉。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 活动的区别与联系l相同:l1.工作对象均为学生。2.目的、职能均是育人。l区别:l1.学生观不同。(评价性、移情性 学生观)l2.内容除共同交叉部分外有些不同 。(各有独立的部分)l3.目的总的一致,具体目标上有差异 。l4.方法上有所不同。(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学 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l相同:l1、都是利用课堂组织形式进行 教学。l2、都使用固定的教材l区别:l1、学习任务不同(学习基础知 识与技能; 强调调动学生的经 验、产生体验。)l2、课堂教学形式不同(讲授为 主。

6、活动型教学。)l3、关注点不同(思维能力,知 识掌握的情况;情绪、情感、生 活态度。)l4、考评要求不同(以考试成绩 为评价依据。通常没有考试,或 是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况 检验学习效果。)三、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 的专业发展l(一)应具有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力l1、要有相关的知识背景。l2、要贴近学生的心理生活,要有时代性 。l 3、要充分了解并吸纳心理教育实践中创 造的成果。l4、应为课堂内的心理教育提供延伸机会 。l l(二)实施心理教育课程应把握的原则l 1、主体性原则l(1)备课、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l(2)让学生主体地位具体化。l(3)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热 门话题,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l(4)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把握学生的变化 。l2、民主性原则l(1)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l(2)重视学生的意见,最大限度的理解 。l(3)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揭短、不泄密 、更不准侮辱。l l3、参与性原则(1)保证给每个学生机会。(2 2)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 并给与实际的帮助。并给与实际的帮助。(3)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成为 班级的一员。l4、多样性原则(1)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l l(2)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切忌 活动刻板、单调、重复。l l(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 待遇l1、上岗资格证l2、职称评审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