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509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1 课课程的性程的性质质与内容与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课。 主要内容:简单的有关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各工艺的工艺流程设计技术,相关的环境污染及防治。精细化工工艺专题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十大专题内容。 2 课课程的任程的任务务和要求和要求 课程任务: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知识和今后进行专业技术革新打好专业基础。 课程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精细化工过程中的基础概念;简单的工艺计算;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原理、使用要求,设计原则及工艺原理流程。 3教学中教学中应应注意的注意的问题问题 教学

2、中应注意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突出应用,使学生尽量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本课程涉及面广,教学中要结合专业、工艺特点。多举一些生活、应用中的实际事例结合相关的实物、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时分配二、学时分配 章节 目录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4 第二章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技术开发 6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10 第四章 合成材料助剂 10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 10 第六章 粘结剂 10 第七章 涂料 10 第八章 香料 10 2第九章 感光材料 10第十章 化妆品 6第十一章 精细化工发展新动向 6合 计 92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建议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建议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教

3、学内容 1.1 精细化工的定义 1.2 精细化工的范畴和分类 1.3 精细化工的特点 1.4 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和动向 教学要求: 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内容 2掌握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的概念,精细化工特点,精细化工范畴和分类 教学建议: 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从精细化工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同时一定要强调工艺原理流程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章节进行铺垫。 第二章第二章 精精细细化工工化工工艺艺学基学基础础及技及技术术开开发发 教学内容: 2.1 精细化工的生产特性 2.2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2.3 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 教学要求: 1熟悉精细化工工艺生产流程 2掌握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相

4、关的计算及概念 3熟悉配方设计原理 4了解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与市场的关系 3第三章第三章 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剂 教学内容: 3.1 概述 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教学要求 : 1熟悉表面活性剂的有关概念;分类;性质 2掌握柳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原理及雾化法连续硫酸化原理流程 3掌握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环磺酸盐)生产工艺路线,磺化反应的基本规律,主要反应方程和反应等 4掌握硫氯化法;水光磺氯化法等支取磺酸盐的工艺原理流程 5熟悉 TO 反应器制取磺酸或硫酸化产物的相应设备和流程 6了解泵式发烟硫酸

5、磺化工艺流程 7了解其他表面活性剂性能、制取原理 教学建议: 从本章节开始内容的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方面加强,教学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每章节从相关的定义、概念至品种分类、作用机理、生产原理(化学反应机理)、工艺原理流程或配方。其中工艺原理流程是学生不熟悉的教学内容的形式之一,也是本课程要求考试的内容之一。 第四章第四章 合成材料助合成材料助剂剂 教学内容: 4.1 概述 4.2 增塑剂 4.3 阻燃剂 4.4 抗氧剂 44.5 热稳定剂 4.6 发色剂 4.7 抗静电剂 教学要求: 1.熟悉助剂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注意点及作用;熟悉增塑剂的定义、分类、机理、基本要求 2.掌握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

6、性能的关系;杂质的影响;选择应用;注意生产、使用过程的环保问题 3.掌握增塑剂生产案例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反应原理、工艺特点及两种生产原理流程 4.了解其他助剂定义、作用机理、生产原理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各地的生产特点除广泛应用的增塑剂,还可以学其他助剂作第二重点进行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专业技术的整套学习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剂 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主要品种及生产方法 5.3 其他产品简介 教学要求: 1熟悉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特点 2掌握一两种(如防腐剂)添加剂品种及生产方法;掌握山梨酸及其盐的反应机理、生产流程;掌握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生产机

7、理及生产流程及操作条件 3了解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要求、生产方应机理、加工过程 教学建议: 本章中有些内容在生活中可接触、感知,结合这些内容学习增加学生的理性知识 第六章第六章 粘合粘合剂剂 5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胶接的基本原理 6.3 粘接工艺 6.4 合成树脂粘合剂 6.5 合成橡胶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6.6 无机和天然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6.7 特殊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教学要求: 1. 熟悉粘合剂的概念和组成,知道分类方法 2. 掌握胶接的基本原理及粘结工艺 3. 掌握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热固性树脂粘剂的定义,粘接机理及其配方(聚醋酸乙烯酯粘合剂) 4. 了解其他品种的

8、胶粘剂的作用原理及配方 教学建议: 生活中遇到不少胶粘现象,可要求学生自举实例,结合所学理论,逐步深化学习 第七章第七章 涂料涂料 教学内容: 7.1 概论 7.2 涂料的基本作用原理 7.3 按用途分类早期涂料 7.4 按剂型分类的重要涂料 7.5 按成膜分类的重要涂料 7.6 涂料的添加剂 7.7 生产实例 教学要求: 1熟悉涂料的定义、基本作用原理及分类、命名 62熟悉一、两种,按剂型分类的重要涂料(溶剂性涂料、水性涂料) 3掌握按成膜物质分类的重要涂料一、两种:醇酸树脂涂料特点、原料、配方、反应原理、改性醇酸树脂特点及配方流程 4其他涂料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香料香料 教学内容: 8.1

9、 概述 8.2 天然香料的生产 8.3 合成香料的生产 8.4 合成香料的制造 8.5 调查 8.6 香料的评价和安全性 教学要求: 1. 熟悉香料的概念、化学构造特点、分类、命名 2. 熟悉天然香料化学结构特点(动物性、植物性,每样一两种)及生产方法和蒸馏设备、工艺流程(文字流程) 3. 掌握合成香料原料及合成反应(一、两种品种)、合成香料的制造,如醇类香料及醛酮类(各一两种)反应机理、文字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 4. 简介其它类香料及调香知识、评价 第九章第九章 感光材料感光材料 教学内容: 9.1 概述 9.2 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 9.3 片基 9.4 乳剂制造 9.5 乳液的涂布干燥和整理

10、加工 9.6 显影加工 79.7 感光材料新产品与新技术发展动向 教学要求: 1熟悉感光材料的结构、分类及性能 2掌握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 3掌握片基、乳剂、乳剂涂布干燥等,基本性能、反应过程机理、制造加工处理及配方、生产流程 4熟悉显影、定影、水洗等过程 5发展动向(数字成像技术简介) 教学建议: 如能使每位学生使用一至两次黑白胶卷照像,并进暗房自己进行成像加工制作,则更有利于学生本章节的理论学习 第十章第十章 化化妆妆品品 教学内容: 10.1 概论 10.2 化妆品工艺基础 10.3 化妆品工艺生产 10.4 化妆品研发程序与配方设计 教学要求: 1. 了解化妆品的分类 2. 熟悉化妆品原

11、料类别组成;香料的类别组成;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色料与粉剂;水溶性高分子;其他添加剂等。 3. 掌握化妆品生产机理、流程、配方(以一种化妆品为例) 4. 简解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原则 教学建议: 可请一些学生以使用过一般化妆品感受来结合教学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精精细细化工化工发发展新展新动动向向 教学内容: 811.1 概述 11.2 乙烯工程与精细化工的发展 11.3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与化妆品的未来 11.4 新型功能高分子和智能材料的发展 11.5 电子信息化学品的特点与分类 11.6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11.7 绿色化学与精细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11.8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基本

12、要求: 1. 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要求 2. 重点熟悉新型功能、智能材料、绿色化学等生产更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动向 3. 了解电子信息化学品及国外精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4. 熟悉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计算概论、工艺流程设计技术及化工污染及防治 附录: 1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计算概述 2工艺流程设计技术 3化学工艺的污染及防治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学 以课堂教学 、老师讲授 为主 ,开展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总成绩 100%: 平时成绩 ( 30%)+期末考试(70%)。 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用理论知识

13、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设计题。 五、备注 本课程现用教本上没有编写相关的练习习题,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授课的程序进行针对性地编写,给学生练习以辅助教学,每一个工艺章节仍按照前面提出的程序,各9类化学品的定义、分类、相关应用知识要点、作用机理、生产原理、化学反应机理、生产原理流程或配方及相应设备要求等。 本教材上内容多而杂,限于学时有限,每类化学品以每章节的前一、两种或选增重要常用的品种重点学习,其它只作简单介绍。考试内容也按照此原则进行。 六、建议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宋启煌 .精细化工工艺学 .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 年 教学参考书: 1.程侣柏等 .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 .第一版 .大连: 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 2.合成材料助剂手册编写组 .合成材料助剂手册.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年 3.陈开勋. 新领域精细化工 .第一版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