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475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三参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心雕龙 2、媒介上 对象上 方式上 3、三一律 4、量 关系 情状 5、美 艺术 美的艺术 6、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 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 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 7、为思想而生活 8、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9、多歧义性 表情意性 符号自具意义 10、双子星座二、简答题1、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观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2 2、简单的说布瓦洛的、简单的说布瓦洛的“自然自然”指什么指什么?在布瓦洛看来,文艺创作除了要接受理性的控制外,还必须遵守的另一

2、诗学原则就是仿自然。布瓦洛所说的“自然” ,在理论上源于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也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普遍崇尚自然的追求,不过布瓦洛赋予了这一崇高字眼以特殊的含义。首先, “自然”在布瓦洛那里,不是谓客观现实或自然事物,而是指“常情常理” ,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习惯性的东西,亦可称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布瓦洛认为,文艺创作只有恪守和表现了这种“常情常理” ,才可能打动人心,为人们喜爱。其次, “自然”对于布瓦洛有着“自然人性”的含义。这又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由年龄不同造成或决定的性格、性情取向。另一方面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3、简要说明泰纳关于科学与艺术对真理的不同认识泰纳明确

3、谈道:人们为了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 “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将这段话换一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是通俗的科学,或科学是专家才能理解的艺术。三、论述题1 1、黑格尔的悲剧冲突、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理论关于悲剧冲突,黑格尔以古往今来的悲剧创作为依据,首先对其发生原因做出了归类总结,指出

4、它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 。他认为,这种冲突由于“所涉及的只是外在的自然,以及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这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的生活的和谐,结果造成差异和对立” ,所以单就它们本身来看,是消极的, “没有什么意义的” 。不过艺术创作以之为题材, “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可以发展出心灵性的分裂,作为它的结果。 ”这是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将自然原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斗争,作为悲剧冲突的根本原因来描写。第二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 。提出这一冲突显然是续上而论的,即在悲剧中直接表现或说明了,悲剧冲突的发生是以自然原因为条件或基础的。因而黑格尔认为,这种冲突是“积极

5、的” ,有一定意义的。第三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 。对于这种分裂导致的悲剧冲突,在他看来“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 。其重要是在于, “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 。这就是说,真正的悲剧冲突,应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之付诸“行动”引起的,而不是什么外在自然的因素或力量。再简言之,导致悲剧冲突发生的原因应当在于人而不在于自然。对此黑格尔亦做出一个总结:“总之,一方面须有一种由人的某种现实行动所引起的困难、障碍和破坏;另一方面须有本身旨趣和力量所受到的伤害。只有把这两方面定性结合在一起,才是这最后一种冲突的深刻的根源。 ”这其实就是对真正的、符合悲剧艺术理想的冲突的认识和界定。 2 2

6、、关于文学的发展,泰纳的哪方面认识或理论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加以说明、关于文学的发展,泰纳的哪方面认识或理论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加以说明。泰纳的“三因素”说,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西方美学史中探讨艺术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所谓“三因素” ,指的是“种族、环境和时代” 。在泰纳看来艺术作品是记录人类心理的文献。人类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外在条件。因而文艺创作及其发展趋向,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此学说的理论形成是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在这篇文章里,泰纳首先提出了艺术的审美内容问题。他认为,艺术在引导人的去认识一个“真正的人” ,把人们带进一个无限的、隐蔽的新世界心理和

7、情感的世界。但是人的各种心理,都有发生的原因。泰纳列举出三个基本原因,即种族、环境和时代。他把这三者称为“三个原始力量” ,并依据其作用不同,分别称之为“内部主源” 、“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 。后来,在艺术哲学中,他还对三种力量的不同作用进行具体解析。认为种族是植物的种子,全部生命力都在里面,起着孕育生命的作用;环境和时代,犹如自然界的气候,起着自然选择与淘汰的作用。在艺术本质问题上,泰纳接受了西方传统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同时,他又证明,完全正确的模仿,能产生真,却不能产生美。因此,泰纳提出了“特征”说。他认为, “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特征,表现得

8、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 ”其中的“特征”包括四方面内容:其一,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其二,事物的某种主要状态;其三,艺术家对对象的主要观念;其四,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泰纳在描述影响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三要素:时代、环境和种族时,着眼的是文化对文学的制约。他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 “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道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它改弦易辙。 ”但是,当固有的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或者不能表现正在变化中的时代精神时,文学便率先对固有的旧文化进行反叛和扬弃,为新的文化催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