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458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复习训练题(学生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石潭记 一、一、 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 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 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 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 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 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二) 文言词语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 寒冷。2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小生

2、】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 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3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以】 全石以为底(把 ) 卷石底以出 (而 ) 以其境过清(因为 ) 【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为堪 ,为岩。(成为 )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 4常规词语常规词语 【篁(hung)竹】竹林。【珮(p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 冽,寒冷。【以为】作为。【卷(qun)】弯曲。【坻(ch)】水中高地。【屿】 小岛。【嵁(k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 【参(cn)

3、差(c)】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 思。【布】散布,铺开。【佁(y)然】呆呆的样子。【俶(ch)尔】忽然。【逝 】去,离开。【翕(x)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 【势】姿态。【差(c)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 【悄(qio)怆(chu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 于,太。【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二、 阅读探究阅读探究 1 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

4、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 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 与游者相乐。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 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 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 的描写,分别从 游鱼 、 鱼影 、 日光 等角度去点染,

5、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 写到 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鱼静态的句子 : 佁然不动。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 者相乐。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恰当 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借景抒情。“似与游 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

6、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2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 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 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 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 反差,更有力地

7、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5“若”“似”“如”都可 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闻水声,如鸣珮环。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比喻: 闻水声, 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第二段:小 石潭的水清鱼乐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第四段

8、: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第五段 :交代同游者。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发现小石 潭 潭中景物 小溪源流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18作者对小 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三、迁移拓展三、迁移拓展 19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 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 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 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

9、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 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20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3八年级下八年级下小石潭记小石潭记期未复习题期未复习题 姓名:姓名:_ _ 学号:学号:_ _ 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10、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完成下列填空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 氛。 二,积累运用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佩( )环( ) 佁( )然 俶(

11、 )尔 参( )差( ) 翕( )忽 斗( )折 悄( )怆( ) 差( )互 寂寥( )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 ) 翠 mn( )连 zhu( ) 清 ch( )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 、伐竹取道。 伐:_ _ 取:_ _ 、水尤清冽。 尤:_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 许: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句:_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句:_ 五、朗读课文第、段,回答问题: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 _”呼应。 2

1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 _”。 3.按原文填空。 .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 _,_,_。 .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 _,_ _,_ _。 4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 _,_ _,_ _ _。 .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5、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

13、深 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阅读二阅读二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水尤清冽。( ) 全石以为底。( ) 参差披拂。(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四面竹树环合。( ) 寂寥无人。( ) 悄怆幽邃。( ) 以其境过清。( )1112 二,翻译下列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句:_ 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 _ 三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