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400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体育强国”系列宣传活动——反兴奋剂工作部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贯彻贯彻落落实实科学科学发发展展观观,建,建设设体育体育强强国国”系列宣系列宣传传活活动动反反兴奋剂兴奋剂工作部分工作部分一、反一、反兴奋剂兴奋剂工作背景工作背景兴奋剂问题一直是国际体坛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指出:只有恐怖和兴奋剂可能毁掉奥运会。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体育界对兴奋剂问题知之甚少。随着我国对外体育交往的不断扩大,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商业化对体育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兴奋剂这一“国际公害”在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波及我国。为应对兴奋剂对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威胁,当时的国家体委于 1985 年和 1987 年连续发布有关文件,要求各级体育部门严

2、格执行国际奥委会关于禁用兴奋剂的规定,并且在 1989 年确定了对兴奋剂问题“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为配合 1990 年我国举办亚运会,我国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并开始在国内进行兴奋剂检查。为适应反兴奋剂工作的需要,于 1992 年成立了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并逐步加大兴奋剂检查的力度。1995 年经全国人大通过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次将反对使用兴奋剂纳入国家法律范畴。1999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国家体育总局 1 号令),规范了对使用兴奋剂行为的处罚办法。2004 年国务院

3、颁布实施反兴奋剂条例,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颁布实施专门的反对使用兴奋剂法律法规的国家之一。2007 年成立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为中国的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组织保证。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没有发生一例兴奋剂违规事件,实现了干干净净参赛的目标,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2009 年十一运会反兴奋剂在北京奥运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在监督、管理、教育、惩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反兴奋剂斗争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有力打击了使用兴奋剂的行为,但是由于反兴奋剂斗争的复杂性,反兴奋剂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二、二、对兴奋剂问题对兴奋

4、剂问题的基本立的基本立场场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贯坚持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定立场。使用兴奋剂不仅严重损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而且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和国际公认的体育道德,是一种欺骗行为,严重影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提倡健康、文明的体育运动,不断加强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始终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中国赞成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奥林匹克宪章、 洛桑宣言(1999 年)、 哥本哈根宣言(2003 年),承诺执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2004 年)。2006 年 8 月 1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

5、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反兴奋剂国际公约),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十八个签署公约的国家。2007 年、2009 年反兴奋剂国际公约第一次和第二次缔约国大会上,我国连续两届当选大会副主席,充分表明了中国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定立场和积极参与国际反兴奋剂事务的鲜明态度。三、反三、反兴奋剂兴奋剂工作的法制保障工作的法制保障反兴奋剂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反兴奋剂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1995 年 10 月 1 日经全国人大通过,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在体育法中明确了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禁用药物检测机构应当对禁用的药物和方法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使用禁药的给予处罚

6、。1999 年 1 月 1 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行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国家体育总局 1 号令),规范了处罚行为,加大了对兴奋剂违规人员和单位的处罚力度。此外,中国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还先后制定颁布了 30 多项法规性文件,规范了反兴奋剂工作的各个环节。2004 年 3 月 1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国家提倡健康、文明的体育运动,加强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禁止使用兴奋剂。条例通过限制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特别是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流通渠道,达到从源头控制兴奋剂的目的;

7、条例强化了体育社会团体、运动员管理单位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责任,严格规范、约束运动员辅助人员的行为。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北京奥运会和十一运会期间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系列反兴奋剂规章制度。主要有:国家队运动员兴奋剂违规处罚办法、 六城会反兴奋剂管理办法、 治疗用药豁免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兴奋剂违规处罚办法、 关于监督检查兴奋剂违规处罚执行情况的通知等;与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等联合下发了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进出口管理办法(暂行)、 兴奋剂目录公告。药监局下发了“关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规定:药品中含有兴奋

8、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说明书或者标签应当注明“运动员慎用”字样);公安部下发关于积极参与专项治理迅速开展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兴奋剂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海关总署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了对兴奋剂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的管理。至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司法保障。四、反四、反兴奋剂兴奋剂工作管理体系工作管理体系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由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领导、协调、监督,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国性单项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并各负其责,为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

9、组织保证。根据反兴奋剂工作的需要, 2007 年 11 月成立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该机构的建立,加强了兴奋剂控制过程的计划、协调、执行、监督和改进;明确了政府、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国家体育组织各自在立法、执行、处罚的定位;重新构建了新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为保障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北京奥运会和十一运会期间,按照“荣誉共享、责任共担、分级管理”的原则,体育总局与所属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省(区、市)等相关单位签订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明确了体育总局、所属各项目中心、各地方体育部门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齐抓共管,保证中国运动员干干净净参赛。五、五、兴

10、奋剂兴奋剂控制控制兴奋剂控制是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其核心过程包括制定检查分布计划、挑选运动员、组织实施兴奋剂检查,结果管理及处罚申诉等。2004 年 3 月,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建立了兴奋剂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1:2000 质量认证,成为世界上第九个获得该认证的反兴奋剂组织。进一步规范了兴奋剂控制的过程,保证工作质量。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注册的运动员、省级以上的体育竞赛的参赛运动员都被纳入兴奋剂检查的范围。涉及 58 个运动项目,包括奥运会的全部比赛项目。自 90 年代初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统一的兴奋剂检查计划,检查数量逐年大幅度提高。从 1990 年的

11、 165例,到 2007 年超过万例,达到 10238 例, 2008 年仅针对备战奥运会的国家队运动员实施检查超过 5000 例,2009 年增加到了 14042 例。同时不断增加赛外检查的数量,提高检查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运动员行踪信息报告制度,制定周密计划,提高检查的质量。自中国开展反兴奋剂工作以来,对我国体育界发生的所有兴奋剂违规行为,所有涉案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和单位都受到相应的处罚。处罚本着依法、严肃、公正、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内容包括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和经济的处罚。主要处罚措施有:运动员:第 1 次发生违规行为给予 2 年停赛及适当罚款;第 2 次发生违规行为

12、给予终身禁赛并罚款。教练员:对主管教练员给予不少于 1 年(如负有直接责任则不少于 2 年)的停赛处罚和罚款,第 2 次发生时终身取消教练资格。对相关单位也明确规定了警告、取消参赛资格及罚款的处罚。为保证中国运动员干干净净地参加北京奥运会,坚决制止、打击使用兴奋剂的行为,维护公平竞赛的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中国体育主管部门对兴奋剂违规行为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运动员只要发生阳性或其它严重兴奋剂违规行为,给予该运动员终身禁赛的处罚;对运动员所属主管教练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终身取消教练员资格、终身不得从事与运动训练和运动队管理有关工作的处罚,并按照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建议和督促有关

13、部门按照党纪和政纪的有关规定开除该教练员的党籍和公职。十一运会备战期间,总局下发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兴奋剂违规处罚办法,对十一运会备战和比赛期间的兴奋剂违规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处罚规定。下发了关于监督检查兴奋剂违规处罚执行情况的通知,要求总局各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对十一运会周期内所负责的兴奋剂违规处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各参赛单位对聘用处在禁赛处罚期的运动员辅助人员进行坚决清退,以保证兴奋剂违规处罚得到切实执行维护反兴奋剂工作的严肃性。六、六、兴奋剂检测实验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室北京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自 1989 年建成以来,连续 21 年通过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认证,符合世界反兴奋剂

14、条例及实验室国际标准的要求,获得授权进行兴奋剂检测;2000 年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定获得了ISO17025 认可,是国内唯一由体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国内检查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单项联合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委托的检测任务。在承担大量检测任务的同时,注重对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对生长激素、新型输氧剂及有蛋白同化作用的新型非类固醇制剂等兴奋剂的检测方法研究;加强了对基因兴奋剂、生物芯片的前瞻性研究和新增禁用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同时与有关的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对药物人体代谢规律的研究,保持兴奋剂检测的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满足 2008 年奥运会对兴奋剂检测的需求,国

15、家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 5600 平米的新实验大楼,更新了检测设备,顺利完成 2008 年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任务。此外,实验室还成功完成十一届全运会、2009 年香港东亚运动会以及其他国内、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赛事兴奋剂检测的任务。2010 年广州亚运会的兴奋剂检测任务,也将在这个实验室实施。七、反七、反兴奋剂兴奋剂教育教育反兴奋剂教育是防止使用兴奋剂的根本途径,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大反兴奋剂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常识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反兴奋剂会议,举办培训班、反兴奋剂展览、讲座,在有关院校开设反兴奋剂课程,建立

16、反兴奋剂网站等各种不同的形式,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编辑出版知识手册、宣传画、反兴奋剂读本及声像制品,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普及反兴奋剂知识,提高运动员、运动员辅助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反兴奋剂意识。备战北京奥运会、十一运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活动,成效显著。2007 年起,在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香港、青岛、上海,六城会主办城市武汉,训练局和北体大举办了反兴奋剂系列展览,数万名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和青少年参观展览,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编辑、开发、出版了运动员反兴奋剂教育必读和教练员反兴奋剂知识读本,同时派出专家深入国家队广泛开展面对面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的反兴奋剂知识。在北京奥运会组织全体国家队运动员及相关辅助人员开展了面对国旗进行反兴奋剂宣誓和签署反兴奋剂承诺书教育活动奥运会所有运动员学习、宣誓、签承诺书活动的基础上,备战十一运会期间,对所有参加十一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运动员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