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382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根”之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寻根”之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寻根”之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根”之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根”之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根寻根”之旅之旅实践主体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和你还有他对自己的家有很深的情节。寻找自己的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可以知道很多自己曾不知或不关心的家族历史,让自己更有底气面对未来之路。寻根过程中我找到很多之前在别人那里听来很神奇的东西,感慨不是传统不见了,而是我们太关注大范围的东西而忽视就在身边的文化根基。千年文化的积淀,我们知道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们知道李白、杜甫;我们知道西安兵马俑、万里长城;我们还知道我们有百家姓 ;可是我们的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姓。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是从何而来,有多少与自己相关的文化,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要、我想去寻找自己

2、的根,自己的过去。最初萌发对姓氏文化和自己的姓氏兴趣并想要研究一下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喜欢的一档电视节目,有博学多才的汪涵与其他一些对姓氏或者历史等等有研究的学者共同合作主持的零点节目非常靠谱 ,刚开始也只是看看,觉得那些姓氏真的很有意思,也就像和获取其他一些信息一样像听故事一样的了解其中的意思。可是越到后来就越是觉得很有趣而且很有意义,其实这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一个体现。慢慢地也就对自己的姓氏的故事产生了好奇,所以想要了解。因此就很积极的在网上查找有关自己姓氏的起源的故事和一系列的相关资料。李姓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在中国,据 2011 年最新的百家姓排名,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在台湾、朝

3、鲜、越南、韩国等地区李姓也是大姓。对于李姓的来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大家普遍人认同的最主要的一个来源是源于赢姓和姚姓,出自皇帝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另外有理姓改为李姓一说,这一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

4、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李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除此之外关于李姓的来源还有其他的说法,例如: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姓当地少数民族,其中就有李姓。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这些内容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一条: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而其中就有李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少数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

5、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梓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也就是我的家乡所在的县,这让我很感兴趣也很兴奋,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这个李氏的来源,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一支李姓的人全部是汉人,没能回族的可能,所以这点就有待考证了。查了这么多的资料还是很迷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一支李姓到底是怎样的发展脉络。寒假春节期间与朋友散步时无意间走到我们这一支李姓的祖祠那里,可是在那之前我不知道那就是我们血脉流传的地方,知道时很震惊也有些羞愧。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震惊是看到了自己梦中的神秘地方

6、,羞愧的是因为那个地方在我小的时候上学路上时常经过,可我活了长长的二十多年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后来在父亲那里了解到,我们这一支妹两年都会在祖祠召开宗亲大会由族长主持,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联络情感和交流思想。这一消息与我而言又是一个相当震撼的,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有宗亲大会这回事儿,更别说“族长”这一神秘的词汇了。在以前听到“族长”这个词都会觉得好遥远好神秘的,觉得那在我么现在这个社会里很难再存在的东西,可是它偏偏就存在在我的身边,只是我不知道。后来又向父亲寻问了有关族谱的事,父亲告诉我族谱保存在族长那里。那时我真的很想去翻看一下这承载着我们这一支历史的族谱,可是由于家里的一些事加上我马上就要回学校

7、了,所以一直没有机会。但是对我而言这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不过这也让我感到惭愧,因为在家乡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却连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族都不了解。专注于外面的世界,学习老姐很多的国内外的文化,但是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却迷惑了,自己到底是谁呢,不了解自己的家族,不了解自己的身世,这让自己在面对外面世界时缺少了一份天然的勇气。通过这次的寻根之旅,我知道其实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她就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抱怨批判别人丢弃了好的传统,却忽视了自己也在放弃继承传统的机会。这就和人们总是想着自己没有的东西,觉得那些东西多么的美好,却不知道自己身边已经有很美好的东西,不懂得珍惜自己已经得到的美好一样,所以这个过程不仅仅让

8、我了解到“自己”的一些故事,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东西。不要到失去时才来忏悔、祭奠,并告诉自己至少自己曾经拥有过,到那时一切都没有意义。在我看来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根,因为有人才会有创造文化的基础,而姓氏文化是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明白自己的力量,从而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标上自己的名字或者他人的名字以便记录、继承与传播发扬。因为姓和名一样,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从她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来看,她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化传统是跟随人们的发展演变而来的,而人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姓氏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所以为了更好、更牢固的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文

9、化,就要从小做起,先要好好地了解自己的姓氏,了解她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建筑稳固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堡、宫殿。通过寒假的“寻根”之旅我知道了以下几点:1、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要发扬。2、 我们要发展的好,就要了解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历史和积淀。3、 不是传统不在了,而是我们忽视了,她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要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美好。不是所有的外面的世界都是精彩的,有时候精彩就在自己的身边,不要到了失去才知道,却还要高傲的向别人说自己曾经拥有多么美好的东西。4、 了解了很多李姓的故事,同时也了解了很多自己不曾了解的家乡的另一面,原来我的家乡也是那么的美丽。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常常会疑惑,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力量。世界的浮华,让我们很难分清什么事真正的自己,什么是真实的世界。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迷惑自己坚守的传统道德到底还有没有用武之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坚守,所以迷惑。总的来说就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纷繁的世界没有足够的底气。好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坚定勇气,培养一颗强大的心,让自己面对世界的底气更足是一个很深的课程,我通过这样的故事找到了让自己底气足的方式,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