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294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定时演练:x1-3酶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讲 酶的应用(全国课标卷不作要求) (时间:15 分钟)一、选择题1(2013南京质检)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解析 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或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固定化酶只能固定一种酶,不可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答案 D2(2013南昌

2、模拟)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C实验中使用 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使酵母细胞处于感受态,提高发酵效率D若最终凝胶珠的颜色泛白,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偏低解析 采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主要步骤:酵母菌的活化(利用蒸馏水使干酵母菌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海藻酸钠、CaCl2溶液的配制(在溶解海藻酸钠的过程中使用小火或间断加热,防止溶液焦糊)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注意冷却海藻酸钠溶液至室温,防止高温破坏酵母菌的活性) 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 CaCl

3、2溶液的作用是使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若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过低,会导致固定的细胞数目较少,观察到的凝胶珠颜色浅。答案 D3(2013温州五校联考)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实验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C水温属于本研究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解析 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水温是实验研究的自变量,要有温度梯度,各组实验温度不

4、能相同,其他的无关变量要保持适宜且相同。该实验用的布料大小、水量要适中,不是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答案 B4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图 2 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解析 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过程中,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否则会影响酵母细胞的活性,A

5、项错误;将海藻酸钠慢慢滴加到配制好的 CaCl2溶液中,液滴在 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B 项正确;在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更充分地接触,C 项正确;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后,再将葡萄糖溶液转入锥形瓶,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发酵,D 项正确。答案 A5. (2013常州市期末)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细胞的应用中,要控制好 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葡萄糖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

6、物解析 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A 正确;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需要适宜的 pH、温度和溶解氧,B 正确;酶单独使用时,不需要提供营养物质,C 错误;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酶不需要营养物质,因此葡萄糖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D 正确。答案 ABD二、非选择题6. (2013洛阳市汝阳高考前模拟)洗衣粉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有同学对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很感兴趣,为此做了以下实验探究。实验过程:用天平称取加酶洗衣粉若干份,每份 5 g。制作被牛奶(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和蓝墨水主要成分:阿拉伯树胶(植物纤维)、鞣酸与硫酸亚铁处理过的同一布料若干份(污渍大小以滴管滴数为准)。取 2 只 500 m

7、L 烧杯,依次编号为 A、B,分别加入 200 mL 水和一份已称好的洗衣粉,放入 10 水浴锅中并搅拌。取 2 块被牛奶和蓝墨水处理过的布料各一份,分别同时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用秒表记录除去污渍所需时间。然后,分别以水浴锅温度依次为 20 、30 、40 、50 、60 、70 、80 ,重复步骤实验,记录除去污渍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min)水温/1020304050607080奶渍48432812641217蓝墨水93868072686781105(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酶促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除去奶渍实验的大致情况图。(2)解释在同一水温下除去两种污

8、渍时间不同的可能原因是_。(3)请你为上述探究实验命题_。(4)上述探究过程(至)隐含_和_两个步骤。(5)上述实验牵涉两项对照关系,一项是针对_的成分对照,另一项是针对_的条件对照。这里的条件对照与一般实验空白对照的区别是_。解析 (1)用描点法就可以绘出曲线。(2)根据图表数据,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酶除去两种污渍所用的时间不同;说明同一种酶不同污渍的处理效果不同,体现了酶的专一性。(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和对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本题探究过程(至)为设计实验过程,设计思路中隐含了要探究的问题(即提出的假说)。(5)从图表每一列的数据反应的是同

9、一种酶对不同污渍的作用效果,实验变量为污渍的种类(即底物的种类);每一行的数据反应的是不同温度下同一种酶对同一污渍的作用效果,实验变量为温度的高低。答案 (1)(2)加酶洗衣粉含蛋白质酶和脂肪酶,而不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3)不同温度条件下洗衣粉对不同污渍去污率的影响 (4)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5)不同底物 不同温度 条件对照组互为对照(或互为实验组)7(2013南京调研)某生物实验小组进行了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并进行了游离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的比较,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游离酵母固定化酵母00021.02.542.14.263.25.083.95.4104.36

10、.0124.66.4(1)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酵母细胞的活化 _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_ 固定化酵母细胞。(2)影响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成败的关键是_。(3)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钙离子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海藻酸钠起_的作用。(4)该小组将制备的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分别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的酒精度的变化。实验过程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的条件是_,要求条件相同是为了确保_相同。由表格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发酵都能产生酒精,但固定化酵母在发酵前期的延迟期时间比游离酵母的要_,并且固定化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比游离酵母要_。解析 本题考查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固定化酵母

11、细胞的实验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 配制 CaCl2溶液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固定化酵母细胞。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成败的关键是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如果浓度过高,则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则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海藻酸钠起载体作用,用于包埋酵母细胞。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细胞内酶的催化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pH 等,两组实验条件相同,能够确保无关变量相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由实验数据可知,固定化酵母发酵过程中,产酒精的速度更快。答案 (1)配制 CaCl2溶液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2)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 (3)包埋酵母细胞(或载体) (4)适宜的温度、pH 等 无关变量 短 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