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097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工作 体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 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要 求,是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 转变发展观念 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 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 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 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从年到年,我国年均经 济增长率达到,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 贸易国。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2、但是,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 设滞后;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 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 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 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的 全会明确 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这 既是对我国传统发展观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必然 贯穿“十一五”规划的全过程 。这意味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 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益的传统发展观,树 立

3、新发展观,注重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必须摈弃那种只重视经济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只重视 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只重视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发展、只重视局 部发展忽视全局发展的片面发展观,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 与对外开放,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亲近民生,关注民生,重视就业、教育、卫生、 公共安全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 道。 创新发展模式 全会强调创新发展模式,这是适应 经济社会

4、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煤炭价格上涨,铁路车 皮紧俏,一些地方拉闸限电,这些多年未有的现象再次出现为我们 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这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 低产出的经济增长老路,已经走到尽头。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 淡水占,氧化铝占,钢材占,水泥占。 专家测算表明,如果我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 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因此,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 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资源约束矛 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坚持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 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 结构调整、加强管理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建立新 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意味着:我国要从过度依赖资金、自 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 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 创新发展模 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实现 “产 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

6、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 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生 态系统的相互和谐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提高发展质量 提高发展质量是全会对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这意味着,在新时 期新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新时期所 鼓励和提倡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更不是不计成本和代 价的发展,而是要求高质量地发展。 提高发展质量是发展的 核心要求。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城 乡、区域差距较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发 展质量提高的过程。 提高发展质量,前提是充分发挥市场机 制的基础性调节作

7、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才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才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 效益。全会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 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 破性进展。”这就要求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必须着力推进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 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机制,为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体制保障。 提高发展质 量,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全会 对提高发展质

8、量提出的新举措。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 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由于缺乏核心 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 置为此,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 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 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 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 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一系列的新论述,为我国提高发展质 量指明了方向。 提高发展质量

9、,重点是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动力。全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 本国策,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 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 发展质量,必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转变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现代管理和高素质人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有条件 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提高发展质量, 核心是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发展质量提高的标志和归宿就是人民 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会指出:“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意味着,新时期提高发展质量, 必须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必须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就业难、就 学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必须下更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充 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 哺作用,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区域发展的 总体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