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096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机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发展观与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危 机对策 始于 2007 年 8 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 的蜕变,从美国传染到全球。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引发全球发达 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的就业市场也不可避 免的受到冲击,已经形成了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危机震荡。 党的十 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要应对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危机,就是要“以毕业生需求为本, 依靠毕业生自身发展,就业服务以毕业生为中心”。因此分析就业危 机的起因及演化规律,加强高校对就业危机的应急处理能

2、力,针对 高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采取有效对策来应对危机,是一项关系重 大、形势紧迫的任务。 一、金融危机中的毕业生就业危机现状: 国家统计局日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 动荡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就业的增长空间。此次金融风暴有很多不确 定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招聘会相对谨慎,因此危机持续的时 间会更长。 高校毕业生是企业重要的人才资源,但是由于大学生的 特点,很少能够毕业后迅速直接的为企业创造财富,而是作为企业 的战略储备资源。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 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 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控制招聘规模,减少人才

3、资源储备成 本。在我国,对金融和外贸行业依存度最高的房地产、银行、证券、 进出口贸易和物流等行业受冲击最大,企业不得不降低对新增人员 的需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作为 倍受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是所有高校毕业生 和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毕业生立足自身特点,全面 发展以提高就业危机应对能力。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在面临就业 危机的时候,首先还是应该树立信心,因为金融危机所衍生而来的 就业危机更多的是体现在结构性的调整上,因此不是所有的行业都 会受到最严重的直接冲击。许多企业现在处于观望阶段,不敢轻易 开展大规模的招聘活动,而作为拉动内需的基础

4、建设、交通和电力 等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减反增。如果毕业生能够在这场危机中采 取科学有效的应急策略,针对就业危机的关键环节积极应对,那么 在危机过后,他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迎来更大的发展。主要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定位。高校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结合所学的专业, 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实施步骤。面临就业市场疲软和需求减少的情况,毕业生不应该盲目的出击乱 了阵脚,而需要冷静对待,先站稳脚跟再沉着应对。 金融危机带来 的经济滑坡估计至少有 2-3 年,危机过后的恢复阶段将会如何展开, 我们要根据目标行业发展现状和

5、规律,分析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及 时调整个人职业发展策略,既要有稳定的长远规划,又要有灵活的 短期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危机,进退自如。 2、在危机中寻找 机会。 虽然我国的部分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了对应届毕 业生的需求,但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拉动内需的投资发展规划,基础 设施建设、能源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又增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我们的毕业生要认清形势,改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到国家的重大 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要善于分析 市场,挖掘传统行业中的非传统就业机会,摒弃“一定要专业对口” 的陈旧就业思维,捕捉新的就业增长点。例如,由于南方部分企业 倒闭而造成的农民工

6、返乡,这些人群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方式,则 势必带来农村商品流通、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增量需求, 我们在这些方面就可以找到新的机会。 3、锻炼求职能力,提高成 功率从求职的形式来看,毕业生不应一味的依赖于参加大型招聘会, 而应该有的放矢的选择求职目标和求职形式。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 和岗位,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各种人脉资源,采取请人推荐与自荐 相结合方式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求职成功率。 就业危机带来的是就业 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要积极锻炼求职能力,善于表现自我, 减少供需双方的信息误差,充分展示自身特点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一 致性,寻找到共同语言。对于符合自己基本要求的就业机会,应该 果断出手,

7、先就业再择业,在职业实践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核心 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三、从毕业生需求入手,以更加科学有效的就业服务应对就业危 机 “社会大众评价一个学校的声誉如何,不会去关心这个学校的科 研经费和重点学科,而用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看哪些人是这个学 校的校友,他们发展得如何。”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的话。高校作为公共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 量如何,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虽然教 育机构并没有更多促进就业的资源,但是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准 备的人”还是可以努力做到的。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创造条 件让学生提前参与职业实践。除了在校期间的

8、培养过程之外,在学 生面临就业的时候,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帮助毕业生了解 市场需求和扩大就业渠道,有针对性的联系和组织用人单位来学校 招聘,为毕业生校外求职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也是高等学校这一公 共事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全程化、 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 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指导,而是跨 越每个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由学生、教师、管理机构密切配合,共 同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必须完善以就业指导中心主体,培养 单位积极配合,形成涉及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全程化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体现

9、在新生一入校就对他们进行生 涯设计、规划,同时让他们了解未来择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并着力实施培养。还应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企业经营 的潜质,市场发展的潜力的观察、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针对 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组织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将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全员化 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针对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不 断增大的现状,提出的不单靠就业中心一个部门而是充分调动院系 等培养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校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的局 面。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大学生 自主创业实践活动予以扶持。调动

10、各院系积极性,对院系的学生就 业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对学生辅导员队伍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相关的培训,建立起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帮助学生形成“人 人有发展目标,个个做职业规划”的习惯,真正做到全员动员做好就 业工作,共同努力来转危为机。 2、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将个人发展 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随着行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国有重点企业发展 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国家重点战略布局的企业起到了领头羊的作 用。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去就业,就可以走在行业某个领域的最前沿。 同时,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国有企业的稳健经营的策略决定了 这些企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国家也鼓励国有重点企业将一 些面临危机的大型民营

11、企业进行有效整合。因此,国有重点企业在 共度危机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 增加。 我国的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渠道,我 们的大学毕业生也只有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才能够更大程度的体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 方去建功立业,使人才和企业共同符合国家战略布局和共同成长, 这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3、校企联合,拓展毕业生就 业渠道 高校与企业联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就业工作 市场化运作的重要举措。从营销的角度看,高校如同一个企业,毕 业生是其制造的“

12、产品”,用人单位则是“消费者”。既然这样,一方 面按市场规律,产品的生产应该符合“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面对 就业市场出现的危机问题,学校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在认真分析 经济危机中间出现的行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调整学校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招生计划等方面做出实际举措,为社会培养出更 “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联合企业、利用校友资 源,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挖掘新的就业潜力。通过建立校企联 合办学的方式,以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建立中长期合作,以规避市场 波动带来的危机。 危机的最大特点是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同样也意 味着机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毕业生就业危机也是如此。随着我国 产业机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我国将顺利渡 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的就业市场会很快走出困境,广 大高校毕业生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也应继续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来指导,以学生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 导服务,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开创就业工作的 新局面。(作者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张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