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0890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人教版5.1.阶段复习课(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一章 阶段复习课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动物分类(1)按照内部结构特点: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2.鱼(1)鱼适于水中生活的重要特点: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2)代表动物鲫鱼:体色:身体颜色上深下浅,不易被天敌发现,是一种保护色。体形: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体表:体表有鳞片和黏液,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鱼鳍:胸鳍、腹鳍和背鳍保持平衡,尾鳍决定运动方向。鳃:呼吸器官,包括鳃丝、鳃耙、鳃弓,主要部分是鳃丝,里面密布毛细血管。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3.模拟实验(1)概念:模仿实验对象制

2、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2)优点: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直接用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3)缺点: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4.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如海葵。(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如河蚌;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3)甲壳动物:体表有质地较硬的甲,如对虾。(4)爬行动物:如龟、鳖等。(5)哺乳动物:如海豚、鲸、海豹等。陆陆地环环境特点陆陆生动动物的相应应适应应特点及举举例湿度低、气候相 对对干燥体表结结构: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结构。 如爬行动动物的角质鳞质鳞 或甲,昆虫的外骨 骼缺少水中

3、的浮力运动结动结 构: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动的器 官,便于觅觅食和避敌敌。如爬行类类、哺乳 类类的四肢二、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陆陆地环环境特点陆陆生动动物的相应应适应应特点及举举例氧气以气态态存在呼吸结结构: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如昆虫的气管,爬行类类、哺乳类类的肺环环境复杂杂多变变,昼夜温差大神经经系统统:具有发发达的感觉觉器官和神经经系统统,能对环对环 境及时时做出反应应2.蚯蚓(1)生活环境和习性:体温不恒定,穴居于潮湿、温差小的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为腐食。(2)外形:呈线形,身体分节,体壁黏滑,有黏液分泌。(3)运动:身体分节,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必须在粗糙的表面才能运动。(4)呼吸: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大雨过后,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纷纷爬到地表上是为了呼吸。(5)分类:属于环节动物,即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3.兔(1)外形:体表被毛,具保温作用。(2)消化:植食性,牙齿分为门齿、臼齿,无犬齿(肉食动物有犬齿);盲肠发达,有利于植物纤维的充分消化。(3)呼吸:用肺呼吸,体腔有膈。(4)循环: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血液循环包括两条循环途径:体循环、肺循环。运输养料和废物的能力强。(5)运动:兔前肢短,后肢长,肌肉发达,适于跳跃。(6)神经系统:大脑发达,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

5、应。(7)生殖: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三、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1)形态:前肢特化为翼,外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2)骨骼: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骨片薄,长骨中空,有的骨片愈合在一起,既坚固又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3)肌肉:胸肌发达,能够快速收缩和舒张,有利于飞行。(4)消化: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保证了能量供给;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有利于减轻体重。(5)循环:心脏四腔,双循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6)呼吸:有独特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7)排泄:无膀胱,尿少而浓,随粪便排出。2.昆虫(1)身体分部:分头、胸、腹三部分。(2)体

6、表:有外骨骼,保护与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头部(感觉中心):一般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触角分节。(4)胸部(运动中心):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能飞行。(5)腹部(代谢中心):通过气管呼吸。3.其他动物类群的特点(1)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整合、浓缩的网络结构图直观形象、鲜明生动,向你呈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整体知识体系。请你从后面备选答案中选择准确的内容,填到框图中的相应位置。一、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1.减小阻力身体呈梭形

7、;体表有鳞片;体表分泌黏液。2.游泳动力由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鳍具有协调平衡作用。3.呼吸用鳃呼吸鱼的呼吸4.感知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与神经相连,具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水:口 鳃 鳃盖后缘水 鳃丝中毛细血管进入流出氧气 二氧化碳【典例1】(2011茂名学业考)下列有关鱼类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表有黏液减小水的阻力B.鲫鱼在水中不停而有节奏地用口吞水,其作用是进行呼吸C.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胸鳍和腹鳍的摆动D.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解析】选C。本题考查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鱼类体表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鱼类用鳃

8、呼吸,它不停而有节奏地吞水,是在进行呼吸;鱼鳍在游泳中起协调作用,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胸鳍和腹鳍的摆动有利于维持鱼体平衡。二、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要点图示2.图示解读(1)减轻体重:骨薄且中空;无齿、无膀胱,直肠短,不贮存粪便。(2)减少阻力:流线型;被覆羽毛。(3)飞行器官:翼;胸肌发达,动力充足。(4)能量供给:食量大;双重呼吸,氧气足;二心房二心室,运输能力强。【名师点睛】气囊气体交换的场所:鸟类的气囊具有储存气体、辅助呼吸的作用,气体交换只能在肺内完成。双重呼吸:每次呼吸时,气体进出气囊,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由呼

9、吸作用的反应式可知,要想获得足够的能量应加大氧气和有机物的供应。【典例2】(2011襄阳中考)下面是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B.气体交换部位是肺和气囊C.食量大,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D.发达的胸肌,能有力地扇动两翼【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大型正羽有利于飞行,绒羽用于保温;(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3)鸟类胸肌发达,附着在发达的龙骨突上,牵动两翼运动;(4)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进行双重呼吸,这些特点为其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鸟类的气囊只能暂时储存气

10、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选项B错误。三、比较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呼吸器官运动动方式体温特点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气管肺,皮肤辅助肺,气囊辅助肺爬行、飞行、 游泳等跳跃、游泳飞行行走、奔跑等变温动物变温动物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典例3】(2011潍坊学业考)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B.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解析】选D。本题考查各类动物的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各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鸟类的身体大都

11、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鱼属于脊椎动物,但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它的体表无外骨骼,无足和触角,因此不属于节肢动物。1.(2011绵阳学业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下列最适于水中生活的是( )A.有翼、用肺和气囊呼吸B.有四肢、用肺呼吸C.有鳍、用鳃呼吸D.有鳍、用肺呼吸【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A选项描述的是鸟类的特征,适于飞行;B选项描述的是爬行类、哺乳类等陆生动物的特点,适于陆地生活;C选项描述的是鱼类的特征,适于水中生活;D选项有的动物用

12、肺呼吸,也能生活在水中,但是要及时到水面上呼吸,不能一直生活在水下。2.(2011岳阳学业考)鱼离开水后很快会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不能游泳 B.不能取食C.不能呼吸 D.不能保温【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鱼鳃的结构及功能。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鳃丝构成,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鱼离开水后,鳃丝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又因空气干燥,不能从空气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不能游泳、不能取食和不能保温不是引起鱼死亡的主要原因。3.(2011青岛学业考)陆地环境比水域环境复杂多变,下列哪一项不是

13、陆生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A.体表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B.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C.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D.陆生动物普遍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解析】选D。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干旱缺水、没有浮力、氧气是气态、复杂多变,为适应这种环境,陆生动物体表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动物的四肢;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等;陆生动物所面临的危险也比水生动物多,因此陆生动物都具备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以便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

14、时地做出反应。4.(2011威海学业考)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它用来呼吸的是( )A.肺 B.气管C.体壁 D.肺和皮肤【解析】选C。蚯蚓是一种低等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选C。5.(2011绍兴学业考)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区别。朱鹮属于鸟类,通过产卵繁殖,故属于“卵生”;羚牛、大熊猫和金丝猴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故生殖方式为“胎生”。6.(2010东营学业考)2010年是我国农历的虎年,“龙腾虎跃”、“如虎添翼”、“虎踞龙盘”

15、,自古以来,虎一直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下列对虎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用肺呼吸 胎生、哺乳 体表被毛 变温动物心脏四腔 体内有膈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虎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血液循环运输氧的能力强,体温恒定,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7.(2011日照学业考)下列只能在鸟类中找到的特征是( )A.鳞 B.翅 C.羽 D.肺【解析】选C。鱼类和爬行动物体表被有鳞片,爬行动物的鳞片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鱼类的鳞片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大多数昆虫具有翅,能飞行,鸟类具有翅膀,与翅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羽是鸟类体表特有的结构,正羽主要起飞行作用,绒羽主要起保温作用;用肺呼吸的动物有两栖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只能在鸟类中找到的是选项C。8.(2011巢湖学业考)鸟的下列结构中与“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含义不符的是( )A.体内有气囊 B.胸肌发达C.前肢变成翼 D.有角质喙【解析】选D。本题考查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气囊能辅助呼吸且能散热;发达的胸肌在飞行时能牵动两翼;前肢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