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0870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安徽省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暨优质课展评方案一、总体说明此方案是基本按照 2011 年全国高中评选方案,稍作改动。(一)方案简介活动目的:通过此项活动,使所有参与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给其他 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基本原则: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阳光、透明,提供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基本流程:(三)活动流程与评选打分1活动流程(1)基本功竞赛。每个市 3 名(承办市、承办学校各增加 1 名,广德县、宿松县各 1名),合计 52 人,分小组进行比赛。(2)优质课展评。从基本功竞赛中选拔 2828 名选手名选手参加优质课展评,重新分为 2 组现场上课。参评此

2、环节选手除各市推荐 1 名加承办学校 1 名选手外,其余 11 名选手由基本功大赛按得分顺序产生。2评选打分为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制定以下打分规则:(1)基本功比赛环节中,每个选手上交文件名均重新编码,以便评委在不知名情况下判分。(2)演讲和上课环节,本市评委回避。(3)最终成绩=基本功30%+上课70%。二、教学基本功竞赛(1 天)(总分 100 分)1基础知识考试(45 分、1 小时)优选部分选手所有参赛选手基本功竞赛基本功竞赛优质课展评优质课展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案例点评,两项内容用一张试卷一次考完。作为技术学科,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

3、基础知识、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较高深度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教学,否则很难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针对本学段教材内容。以单项选择、简答、案例分析题形式命题。各市将本市选拔时所用试题提供出来,以便从中选择试题(如不够,选手可提供题目供选择,以培养其命题水平)。考试地点:无上网环境机房。2专业技能测试(30 分、1.5 小时)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教师本身的技术水平无疑对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故本环节考查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建议复习范围:办公系统(Word、Ecel、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Flash、Photoshop)、程序设计(小学 Logo

4、、初中 VB)、网络技术(网络硬件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器设置等)四大板块,要求选手完成 3 个任务,任务难度略高于现有教材,侧重综合应用。总分 30 分,每个任务 1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机房环境及要求:统一重新安装系统,断网、封闭 USB 接口、能用网络教室软件巡查。选手不能自带 U 盘、移动硬盘等(如发现使用,该项作 0 分处理),用网络教室软件统一收集答卷(如发现复制别人的文件,该项作 0 分处理)。每个选手以所发编号作为文件名,经过重新编代码后,交评委分别打分。3说课与答辩(25 分、8 分钟)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语言表达、教态和反应能力对教学效果极具影响,教师平时对教

5、学钻研的积累也是自身专业成长最主要的方式,故设计此环节进行考察。本环节侧重考察选手的教学设计(7 分)、课件制作(5 分)、语言表达(8 分)、教态和反应能力(5 分),教学设计、课件需提前提交给评委会。教学设计参照提供的模板进行排版。说课选题由各市从给定选题中(具体参见附录 3)分配(每个人不同);每位选手说课时间 6 分钟,评委最少提问 1 个问题(2 分钟)说课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说课时必须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演示,选手着重介绍自己教学的亮点。说课现场提供液晶投影机、计算机和音频功放设备。其他设备,如需教具、挂图、仪器等,请说课教

6、师自行准备。如有其他需要,请提前与承办学校联系人联系。教学设计和课件报到前提交供评委参考,将提供教学设计和课件报到前提交供评委参考,将提供 QQ 群供参赛老师使用。群供参赛老师使用。地点:多媒体教室(可观摩)。三、优质课展评(2 天)根据基本功大赛的结果,分组在 2 个机房同时进行课堂教学展评,每个小组 7 位选手,课题由选手自选(但要考虑承办学校的教学情况),上课之前选手将教学设计分发给评委参考。课间休息期间,由评委点评。每个机房 5 个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分数,由组长记分和统计最终得分(总分) ,评委需在分数条上签字确认。建议用排名计算成绩,去掉最高排名和最低排名后得到的排名数值作为选

7、手的最终成绩。附件附件 1:日程安排:日程安排日期项目时间段时间地点说明报到17 点前宾馆 第 1 天 选手会议17:00-18:00学校基础知识考试8:00-9:001 小时2 个机房2 位监考基础知识考试阅卷9:30-10:301 小时1 个机房专业技能测试9:30-11:001.5 小时2 个机房2 位监考专业技能测试阅卷11:00-12:001 小时1 个机房说课与答辩13:00-16:003 小时2 个机房公布基本功竞赛结果16:40机房第 2 天优质课展评顺序抽签、熟悉上课环境16:50-18:002 个机房第 3 天展评课全天2 个机房第 4 天展评课全天2 个机房注意:教学设计

8、和课件在报到前通过 QQ 群提交给组委会供评委参考,QQ 群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附件附件 2: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范围(样题):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范围(样题)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3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不带教材进机房,请谈谈其原因,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教材? 4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见到当教师锁住学生机时学生抗议声四起,请谈谈其原因,并举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学生机。5某位教师在教学

9、设计中列出 9 个教学目标,你以为合适吗?为什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上课时,何时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其理由是什么?6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从一维变成三维,举例说明,你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达成的方法。7因为家庭背景和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课堂中如何对待起点不齐的学生?8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你认为如何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9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最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创设情境导入运用的策略和技巧。10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热爱游戏,在机房中想方设法玩游戏,导致许多教师的教学不能顺利实施,学

10、生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如何正确对待?11开学初,若询问 100 名学生:“你喜欢计算机和网络吗?”会有 99 人说“喜欢!”但经过一段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后,作出肯定回答的学生可能越来越少,请分析这种情况导致的原因,并说说解决的对策。12你使用哪套教材?其编写思想是什么?将教材内容串到一起的主线是什么?教材的体例、结构是什么样的?教材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13信息技术教材的每个单元、每节课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案例,谈谈你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案例的?是另起炉灶还是照本宣科?14在教学中常遇到一些“电脑高手”,他们对计算机兴趣特别高,接触计算机早,水平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学生

11、?15“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避免“自主学习”却变成了“自由学习”、甚至“放羊式学习”?16“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教学中常常变成“合作游戏”或者组长一人学习,谈谈怎样做才不流于形式呢?17操作失误是计算机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能见到学生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待学生的操作失误的?18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材中内容一节课上不完,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请谈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19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的一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20现在很多学生照着书会做,离开书就什么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可

12、能原因有哪些?在教学中有哪些措施避免这一现象?21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尽快动手和多动手操作,但我们观察到有些信息技术教室很少能做到这点,基本还是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2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设计这些任务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请答出其中两点。23常见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问答:“今天我们学 内容好不好?”“好”;“ 同学的作品漂亮吗?”“漂亮”。提问是教学基本功之一,提问的目的有哪些?提问哪些学生?如果学生回答与你期望答案不同甚至相反,你将如何处理?题目中的教师提问合适吗?24新课导入的目的是什么?其时间如何控制?需

13、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列举你在教学中采用的导入方式。25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哪几种课型?试结合一种课型举例说明其特点和教学策略。附件附件 3:说课选题:说课选题1小学说课选题 分册课数各市选题分配第 1 册12马鞍山 5(第 1-5 课)芜湖 3(第 6-8 课)淮南 3(第 9-11 课)广德 1(第 12 课)第 2 册12阜阳 3(第 1-3 课)淮北 3(第 4-6 课)六安 3(第 7-9 课)合肥 3(第 10-12 课)第 5 册9宣城 3(第 4-6 课)滁州 3(第 10-12 课)亳州 3(第 8、9、13 课)第 6 册7池州 3(第 1-3 课)铜陵 3(第 10-12 课)

14、宿松 1(第 13 课)第 7 册9宿州 3(第 1-3 课)蚌埠 3(第 8-10 课)黄山 3(第 11-13 课)第 8 册3安庆 3(第 1-3 课)2初中说课选题 分册活动各市选题分配七上10马鞍山 3(一单元活动 1-3)芜湖 3(三单元活动 1-3)淮南 3(四单元活动 1-2)广德 1(一单元活动 4)七下12滁州 3(一单元活动 1-3)淮北 3(二单元活动 1-3)六安 3(三单元活动 1-3)安庆 3(四单元活动 1-3)八上14宣城 3(一单元活动 1-2二单元活动 4)亳州 3(二单元活动 1-3)铜陵 3(三单元活动 1-3)阜阳 5(四单元活动 1-5)八下4池州 3(一单元活动 1-3)宿松 1(一单元活动 1)九上9宿州 3(一章第 1-3 节)蚌埠 3(三章第 1-3 节)黄山 3(三章第 4-6 节)九下3合肥 3(一单元活动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