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0839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第十章党的作风建设(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吴美华 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重点问题u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 u党风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 的问题 u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u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u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第十章 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面貌的反 映,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集 中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执政 党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贯穿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 践中。它既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 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

2、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国 家政权、社会稳定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有体现其性质的党 风,所不同的是,由于各个政党所处的社 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传统不 同,阶级立场不同,政治态度不同,有些 政党是在完全自觉的基础上进行党风建设 ,有些政党则在不自觉中形成自己的党风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建党实践中逐步 形成了系统的党风建设理论,并以此为指 导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西方政党不使用党风这个概念,党 风的科学概念是无产阶级政党所特

3、有的 。恩格斯最早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中 使用了“作风”一词。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针对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 脱离群众以及拖拉作风提出批评,也多 次使用过“作风”一词。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1. 党风的科学概念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没有明 确提出党风的概念,但是他们在创建无 产阶级政党和领导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 过程中,倡导并坚持了求实精神、批评 和自我批评精神、尊重和联系群众的精 神,这些都为无产阶级政党形成自己特 有的作风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

4、教材明确提出“党风”这个科学概念,对党 风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把党风建设作为党的 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 u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分析了党的思 想建设、作风建设与党的路线的关系,标志 着我们党对作风建设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u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党的建 设中开始着力解决作风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u1942年,党在延安开展了第一次全党范围 内的整风运动。此间,毛泽东发表了改造 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 党八股等文章,对党风的科学概念、党风 建设的内容、党风建设的途径等

5、问题作了深 刻论述,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完整概念。 u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风”的科学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的著名理论家杨 献珍,从哲学的高度对党的作风作了阐释, 揭示了党风与世界观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 ,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在中央 纪委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党员思想、 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概括了党风的表现 形式。与此同时,一些理论工作者也从不同 角度给党风这个概念下了许多定义,直到80 年代末,才初步达成共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

6、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根据革命导师的论述和党建理论工作 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对党风作出这样 的解释:党风,即党的作风,它是党的整 体,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思 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 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党风是党的 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和外 在表现,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是 涉及党的建设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党风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 现于行动,既反映在各级党的组织的所 作所为上,也反映在每个党员的举止言 行中,它具体体现了

7、一个政党的思想方 法、政治立场、组织原则、工作态度、 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说,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2. 党风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BBE EC CDDAA外在性一贯性群体性多样性时代性党风的 特点党风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是党与人民群 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 n党风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接的途径。 n党风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态度。 n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加强党与人 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马克

8、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3. 党风的实质 基于这些认识,党的十五届六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 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 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 是对党风实质的精辟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样,党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 中国共产党80多年党风建设的历史,我们 大致可以总结出这样几条规律: l第一,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 l第二,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密切联系。 l第三,党风

9、的发展受社会心理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4. 党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党风建设 的理论,包括党风的科学概念、党风的 特点、党风的实质、党风发展的一般规 律,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全面地、历史 地、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党风问题。 二、党风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党风与党的生命密切相关,因而在党 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革命战 争年代,党风直接关系到党能否生存、发

10、 展、壮大,在执政以后,党风更是直接关 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无 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继续保持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中树立 良好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所担负 的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 二、党风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具体言之,党风问题的重要性主要有 两点:一是党风的好坏关系着党的正确路 线的制定和执行;二是党风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党的领导作用能否实现。由此可见, 党风好坏,关系着民心向背,关系着党和 国家的前途命运。党风建设是执政党建设 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战 略高度来深刻认识党风建设的地

11、位和作用 ,更自觉更主动地搞好党风建设。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指中国共产党在 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 崇高品格、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主要包括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 批评的三大作风,以及谦虚、谨慎、不骄、 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 宗旨决定的,是党的本质特点的反映,同时又 是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党的作风 的主流。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崇高 威

12、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树 立起来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是固有的,也不是自 发形成的,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对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和吸收的结果。既有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厚底蕴,同时倾注了几代共产党人的辛勤创造 。 1.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 独特创造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3、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对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概括,是毛泽东 提出的。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 政治报告中,总结我党24年建设的历史经验, 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 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 作作风,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 我批评的作风。”并把它看作是共产党人区别 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就是我们党著 名的三大作风,要求全党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作 风。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前夜召开 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

14、意味深长地提出了 “两个务必”,他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 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 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 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 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 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2.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丰富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我们党是按照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风格建立起来的无产 阶级政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 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是根本的党 性表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 是要以科学理论为

15、指导研究实际问题, 得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新的理论,在实践 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我们共产党人区别 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不脱离群众,一 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 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发扬密切 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这 一党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 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批评与自我

16、批评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 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锐利 武器。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要反对 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坚持原则,对缺点 错误和党风不良现象不敢批评;另一种是批 评时简单粗暴,主观武断,以权压人。当前 主要应反对不敢批评的倾向。批评与自我批 评既是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也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发展党 内民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谦虚谨慎不 骄不躁的作风,就是要正确对待过去取得的 成绩,时刻保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开拓 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防止因胜利而 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故 步自封等情绪的滋长。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 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永不自 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