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0831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技术实验平台使用说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洪亮(吉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云计算技术A(实验一) 主要内容 实验要求和考核 实验环境介绍 本次实验主要任务*2主要内容概述 六个实验内容共计八次实验课,32学时,周二1-4 节。虚拟实验+实验室。 虚拟化平台和集群技术(3次) SSH登陆配置(1次) MPI并行计算环境(2次) Hadoop平台(5次) Hadoop平台-HDFS文件系统(1次) Hadoop平台-MapReduce引擎(1次) Hadoop平台-MapReduce应用(1次) Hadoop平台-MapReduce应用(2次)*3具体实验对应环境 所有实验环境均在大数据模块下 虚拟化平台和集群技术(3次)MPI并行计算环境

2、 SSH登陆配置MPI并行计算环境(1次) MPI并行计算环境(2次) Hadoop平台(5次) Hadoop平台-HDFS文件系统(1次)MPI并行计算环境 Hadoop平台-MapReduce引擎(1次)hadoop完全分布式安装 Hadoop平台-MapReduce应用(1次)hadoop编程实现 Hadoop平台-MapReduce编程(2次)hadoop编程实现*4课程要求 课前认真预习和回顾实验原理 小组同学密切配合,按要求完成每一个实验项目每个三个同学一组,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按学号顺序分组、后续发给大家) 认真验数据和记录实验结分析实果 实验结束后撰写并按时提交实验报告*5考核

3、要求考核要求本实验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分组协 作或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要求。 课程根据出勤情况、实验结果和综合考核等方面综合评 定成绩。成绩评定标准实验课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五等成绩。 总成绩=理论课程成绩50%+实验课成绩40%+出 勤10%。*67实验环境介绍 集群实验环境吉林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6个节点 Redhat Linux x86_64; CPU:16核 Intel(R) Xeon(R) E5-2670 共计128个处理核心; 内存:每个节点32G,共计256G内存; 千兆以太网*8实验环境介绍 学生实验终端 Windows 使用火狐或者

4、谷歌浏览器登录 http::8080/epcp 注:不能使用https协议 登录名:53开头的教学号,初始密码均为 000000,进入系统可在菜单栏的设置部分自 行修改,修改完后应退出重新登录。*9*l 点击页面最下方按钮进入演练平台,选择实验类 别中的具体实验任务进行演练。l Linux系统登录名:root,密码:adminl 实验前使用hostname命令修改为自己的学号, 每次试验前用hostname命令检查主机名。l 实验过程中不可使用shutdown、init 0等关机命 令。演练平台演练平台的实验选择*10实验环境*11通过点击平台中的下载报告和上传报告按钮来完 成下载实验步骤和上

5、传实验报告的操作12*l 实验原理和分析帮助等部分以弹窗方式显示,当 被浏览器阻止时需允许实验平台弹窗方可显示。l 按照实验步骤进入演练平台进行实验,实验时需 选择自己所处的实验组和角色进行登录,使用命 令startx可以启动简单的图形界面,右击会出现 所需工具。l 实验完毕输入命令exit退出登录即可。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分组信息1-10组32120338马瑞敏1组A 53121401郭永然1组B 53121402吴鹏1组C 53121403张磊2组A 53121406符灵通2组B 53121407梁世乐2组C 53121408高鉴3组A 53121409张世旭3组B 53121410王然3组

6、C 53121411谷宇晨4组A 53121412唐英杰4组B 53121413姜吉华4组C 53121414郝人杰5组A 53121415杨子平5组B 53121416祖超越5组C53121417王宝明6组A53121419丁舶洋6组B53121420徐红星6组C53121421郭天宇7组A53121422李习群7组B53121423叶玉婷7组C53121424周晨8组A53121425郭兆新8组B53121426王妍聪8组C53121427张效玮9组A53121428李瀛9组B53121429于琛9组C53121430杜宪10组A53121431范静10组B*13学生分组信息11-20组5

7、3121501陈世雄11组A 53121502赵东升11组B 53121503林朝尧11组C 53121504王思胤12组A 53121506张明华12组B 53121507李梦华12组C 53121508亢松川13组A 53121511陈柯屹13组B 53121512李连慧13组C 53121513李飞14组A 53121514关文涛14组B 53121515刘昊14组C 53121516杜佳鸿15组A 53121517刘克一15组B 53121518翟长波15组C53121519何智16组A 53121520郎平16组B 53121522孙艺芯16组C 53121523陈雨露17组A 53

8、121524沈忱17组B 53121525刘杨17组C 53121526韩辛茹18组A 53121527马东妮18组B 53121528王璇18组C 53121529李媛19组A 53121530付丹19组B 53121531刘冰19组C 53121532迟木子20组A 81121003张俊辉20组B 82120517宁嘉琦20组C *14实验报告 命名要求:学号姓名实验一.doc如: 531214XX张三-实验一.doc 提交方式:在演练平台的实验环境中上传 报告并提交。*15 Thanks!16*Hongliang L http:/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