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0758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水文地质学1.填空元素迁移的方式有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环境水文地质学 1填空 1.元素迁移的方式有 空气迁移,水迁移,生物迁移 三种形式。 2.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和聚集作用表现在有机胶体的交换吸附作用,腐殖酸对元素的螯合 作用和络合作用,絮凝作用和胶溶作用。 3.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问题在宏观方面主要与地貌,岩石,土壤和水等环境地质因素 有关,在微观上与化学元素有关。 4.大骨节病的环境水文地质类型有表生天然腐殖环境病区,湖沼相沉积环境病区,黄土高 原残塬沟壑病区,沙漠沼泽草炭沉积环境病区。 5.氟病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有蒸发浓缩型,温泉热水型,含氟矿床型,人为污染型和 淋失贫化型。 6.大骨节病的病因假说有水土病因假说,营养缺乏致病假说,

2、食物真菌中毒说。 7.原生环境水文地质的研究方法是综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动物模拟实验,综合制图法, 防病改水实验。 8.从成因看,地下水污染源分为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又分为城市液体废 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活动和采矿活动。 9.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分为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 10.水库诱发地震中发生的作用有应力腐蚀效应,水库的荷载效应,孔隙水压力效应。 11.氟的天然来源:风化的矿物和岩石、火山喷发。 12.水文地球化学分带:酸性弱酸性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中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 带、碱性弱碱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酸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非地带性的水

3、文地球化学分带。 13.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数理统计方法、动物模拟试验、综合制图法、防 病改水实验 14.地下水污染物按性质大致分为三类: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15.环境水文地质作用类型: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物理学作 用、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16.水动力弥散包括:分子扩散、对流弥散 17.水诱发地震机理:应力腐蚀效应、水库的荷载效应、孔隙水压力效应 18.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分为:斜地漫流、慢速渗漏、快速渗漏 19.环境效应包括:冻胀作用、冰椎冰丘、热融滑坡、冰融净化作用 20.甲状腺肿是由于缺少(填增多或缺少)碘元素 21.氟在水中的富集

4、作用为 离子交换作用 22.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对象可分为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23. 元素迁移的外在因素有 pH 值 氧化还原电位 胶体 腐殖质 24.癌症高发区环境水文地质类型为 山区型 岩溶山区型 水网平原型 三角洲平原型 25.地下水中氮的人为来源主要有化肥 农家肥 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 26.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是元素的重要地球化学特征,他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土 壤对同价阳离子的吸附能力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大2选择 1.下列不属于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方法的是(D)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地下水水质量预测 D.地下水污染评价 2.元素迁移的外在因素有(ABCD)A.

5、pH 值 B.氧化还原电位 C.胶体 D.腐殖质 3.癌症高发区的地质类型有(ABCD)A.山区型 B.岩溶山区型 C.水网平原型 D.三角洲平原型 4.下面不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的类型的是(C)A.饮水型 B.食物型 C.空气型 D.高氟煤烟污染型 5.根据克山病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分为(ABC)A.东北型 B.西北型 C.西南型 D.东南型 6.下列属于氟在水中的富集作用的是(A)A.离子交换作用 B.土壤吸附作用 C.生物浓集作用 D.酸性淋失作用 7.碘的物理化学特性有(ABCD)A.挥发性 B.氧化性 C.分散性 D.易溶性 8.地下水污染物的分类,按照其性质,不包括以下哪项?(D)A.化

6、学污染物 B.生物污染物 C.放射性污染物 D.物理污染物 9.下列不属于环境水文地质作用按照作用机制的分类情况的是(D) A.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B.环境水动力学作用 C.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D.现代环 境水文地质作用 10.下列不属于环境水物理学作用的是(A)A.混合净化作用 B.冻胀作用 C.热融滑坡 D.冰椎冰丘 11.关于元素性质对元素迁移的影响错误的是(A)A、化合价越高溶解度越高B、土壤对同价阳离子的吸附能力随阳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C、化合物中,相互化合的离子其半径差别愈小,其溶解度愈小D、离子势高,元素对水的极化能力强,形成络阴离子迁移;离子势低,对水的极化能 力低,形成阳

7、离子迁移 13.不属于克山病病因假说的是(D)A、生物病因说 B、营养缺乏说 C、水土病因说 D、食物性真菌中毒病因说 14.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得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 组分,周期性的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的地下水污染途径是(A)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越流型 D、径流型 15.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变化对周围岩体土体稳定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作用称为(C) A、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B、环境水动力学作用 C、环境水物理学作用 D、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16.因人工修建水库,蓄水后水位变化引起的地震,是一种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 现象称为(A

8、)A、水库诱发地震 B、矿山疏干诱发地震 C、采卤诱发地震 D、注水诱发地震 17.隐伏岩溶区地面塌陷成因不包括(D)A、矿山疏干工程及突水引起的塌陷 B、供水的集水建筑物引起的地面塌陷B、水利工程蓄水或放水引起的塌陷 D、地震引起的塌陷 18.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不包括(D)A、潜蚀塌陷 B、振动塌陷 C、重力塌陷 D、吸附塌陷 19.通过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污水称为(B)A、一级处理污水 B、二级处理污水 C、三级处理污水 D、四级处理污水 20.下列不适合埋藏高放射性废物的是(D)A、深部岩层 B、深部结晶火成岩层 C、深部页岩层 D、潮湿地区的浅层非饱水带21.下列不属于元素迁移

9、的方式的是(D) A 空气迁移 B 水迁移 C 生物迁移 D 氧化还原 22.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和聚集作用表现在(ABCD) A 机胶体的交换吸附作用 B 腐殖酸对元素的螯合作用和络合作用 C 絮凝作用 D 胶溶作用。 23. 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问题在微观上与(A)有关 A 化学元素 B. 地貌 C. 岩石 D 土壤和水 24. 下列不是地下水的污染途径的为(C) A 间歇入渗型 B 连续入渗型 C 蒸发型 D 径流型 25.克山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地方病,综关全国病区可分为(ABC) A 东北型 B 西北型 C 西南型 D 中间型 26.元素的迁移取决于本身的性质和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下列不

10、是对表生地球化学环境控 制作用的因素为(C) A 气候条件 B 地质构造 C 地震诱发因素 D 地貌 27.氟病与龋齿是由于身体(C)元素异常所造成的 A 钾 B 纳 C 氟 D 镁 28.下列不是化学作用效应的是(A) A 微生物降解 B 吸附作用 C 溶解和沉淀 D 氧化还原反应 29.(D)是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工作,也是研究地下水质量变化和预测的重要 手段 A 污染源调查 B 环境水文地质勘探 C 环境水文地质试验 D 地下水质监测三简答 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研究的内容。原生环境水文地质研究的内容。 1 研究天然水的循环条件和分布规律 2 研究天然水中元素的来源、迁移、富集和分

11、布规律。特别是对那些生命必需元素和 有毒元素要进行重点研究。 3 研究天然水及各类水体中有机质的组成、来源、迁移、聚集的规律及其对无机元素 的影响。 4 研究人群中各种地方病和异常生理状态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水土环境的关系,找出最 相关的因素,紧密配合医学部门进行病因研究和预防。 5 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探索健康饮水水质标准,为病区人民找出优质水源,制订 出生态环境综合开发、利用及治理的规划。2.影响元素迁移的内因。影响元素迁移的内因。4 页页 1)化学键性质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离子键型矿物比共价键型矿物更易溶 解,所以也更易迁移。 电负性差别大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离

12、子键型化合物,易溶于水,迁移性好;溶于水时, 电负性高的元素为阴离子,电负性低的为阳离子。如 NaCl,其电负性 Na 为 0.9,Cl 为 3.0,钠为阳离子,氯为阴离子。 电负性相近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共价键型化合物,如 CuS、FeS2、PbS 等(S、Cu、Fe、Pb 的电负性分别为 2.5、1.9、1.8、1.8),它们不易溶于水,迁移性不好。 2)化合价 化合价愈高,溶解度就愈低。例如:NaCl,Na2SO4 等一价碱金属化合物极易溶解。CaCO3,MgCO3 等二价的碱土金属化合物较难溶解。阴离子也有类似的规律。如氯化物(Cl-)较 硫酸盐易溶解,硫酸盐较磷酸盐易溶解。同一元素其

13、化合价不同,迁移能力也不同。低价 元素的化合物其迁移能力大于高价元素的化合物。 3)原子半径或者离子半径 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是元素重要的地球化学特性。它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土壤 对同价阳离子的吸附能力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大。 就化合物而言,相互化合的离子其半径差别愈小,其溶解度也愈小。如 BaSO4、PbSO4、SrSO4 的溶解度都较小。其离子半径的差别愈大,则溶解度愈大。如 MgSO4。 4)离子势离子势离子势是该离子的电价(W)与离子半径(Ri)的比值。它的高低影响天然水的酸碱度和形成 络合离子的能力,对元素的迁移能力有重要影响。离子势高,对水分子的极化能力极化能力强,形 成络阴离

14、子迁移;离子势低,对水分子极化能力弱,形成简单的阳离子迁移,例如 K、Na、Rb、Cs、Ca、Sr、Ba 等。3.地方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地方病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31-32 页页 1)酸性弱酸性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2)中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3)碱性弱碱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4)酸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5)非地带性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4.地方性甲状腺病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地方性甲状腺病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 52 页页 1)高纬度酸性淋失型 2)高山氧化挥发型 3)极地和冰川型 4)强渗流弱吸附型 5)颉抗协毒型 6)沼泽固碘型 7)高碘型 8)人为型 5.地方性疾病的防

15、治措施有哪些?地方性疾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65 页页 1)增加饮水中某些不足的元素,调整 pH 值 2)除去饮水中 F,As,Mn,Zn,Cd,Hg 等过量元素 3)富含腐殖酸的水对人畜的健康不利,因此,需要清除水中的腐殖酸 4)对环境水质的综合改良 5)保护水源,防止污染是消除某些地方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6)从预防各种地方病的角度出发,积极勘察地下水资源,尽可能使病区人民喝到好水, 这对消 除病害,促进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7)积极研究简便易行的水质改良方法,以适应广大病区人民需要 8)纠正偏食,提倡杂食,增加营养,逐步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组成6.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107

16、 页页 1)限制淡水开采量淡水水位高于海水水位,且能保持一定的淡水径流量,使淡水海水维持一个动态的稳定平 衡,这样才能控制海水入侵 2)人工回灌 通过人工回灌,增加地下淡水的水头和流速 3)抽水槽 在海岸线附近布置一排抽水井,进行抽水,抽出的是淡海水混合水,然后排入海洋,在地 下含水层形成一个抽水槽,阻止海水入侵 4)隔水墙 是人造的不透水屏障,可使淡海水隔绝。通过灌注某种呈悬浮状态的物质,悬浮物会固结 并充填土壤中的孔隙 7.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有哪些?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125 页页 1)停止或限制地下水的使用,以地表水代替地下水 2)采用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方法 3)扩大地下水资源,保证合理使用地下水,不仅要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调节开采层次, 还应该充分发挥含水层的储能作用8.固体废物处置地点的最佳水文地质条件?固体废物处置地点的最佳水文地质条件? 141 页页 1)潜水埋深较大,包气带岩性为透水性差的细粒结构 2)在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河谷地区,应该尽量使填埋地点靠近地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