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0467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1区域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环境与发展 寂静的春天(SLIENCE SPRING) 增长的极限(LIMIT OF INCREASE)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HUMAN ENVIRONMENT 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ON FURTURE)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21 CENTURY AGEND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寂 静 的 春 天蕾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农场里的母鸡在

2、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着他 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花要开了,但在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 了呢?这本书试探着给予解答。 寂静的春天生动地描写了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景象,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有机氯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告诫人们,人类的 活动已污染了环境,不仅 威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类自己。书中明确提出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污染。THE LIMITS TO GROWTH出版社:

3、吉林人民 出版社 作 者: 美丹尼斯 .米都斯( Dennis L.Meadows) 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 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 难。书中以各种数据和图表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 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将会 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该书还指出“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 可能的”,而且,“为达到这种结果而开始工作得愈快, 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零增长”是罗马俱乐部发展现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一词作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最早被提出可上溯

4、到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在“罗马俱乐部”当年发表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南北问题、裁军与安全、环境与发展“三大挑战”问题,1987年联合国大会分别发表了“我们共同的危机”、“我们共同的安全”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个纲领性文件。文件中不约而同的得出为了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论。 两年后,联合国环境署在第15届理事会期间发表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2年召开的第二次世界环发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21

5、世纪议程等文件,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21世纪议程 是一个广泛的行动计划,提供了一个从现在起至21世纪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 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几方面,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代间公平、代内公

6、平。 这三方面紧密相连的基本前提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没有环境的承载,人类文明的构建不啻于沙漠上的摩天大厦,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发展型原则人均财富不因世代更迭而下降; (2)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人际公平和区际公平; (3)持续性原则“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动态平衡; (4)共同性原则体现全球尺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共享性。 就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而言,可以表述如下:(1)不断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对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要求,即从物质或能量等硬件 的角度予以不断的支持,也从信息、文化等软件的 角度予以不断满足;(2)代际之间应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去使用和管

7、理属于全体人类的资源和环境,同时每代人 也要以公正、合理的原则去负担各自的责任,当代 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3)区际之间应体现均富、合作、互补、平等的原则,去促成空间范围内同代人之间差距的缩短,不应造成物质上、能量上、信息上甚至是心里上的鸿沟,共 同实现“资源生产市场”之间的内部协调和统一环圈; (4)创造“自然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的外部适宜条件,使人类生活在一种更严格、更有序、更健康、更 愉悦的内外环境之中,因此应当不断地优化系统地组 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贫困和落后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只有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在发展中

8、保护好 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要与自然相和谐 保护资源持续利用的能力 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 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的“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 发展要保证公平 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72年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时间:2002年8月26日9月4日 地点:南非约翰内斯堡 目标:全面审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 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等重要文件和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行动的战略与 措施会议内容 主要讨论内容:健康、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农业、水和卫生、能源等 , 关注贫困问题

9、是本次大会的特点 争论焦点:贸易、特点是农业补贴; 全球化的利弊;可再生能源;卫生设 施等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适度人口、资源合理利用、 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可持续发展地分类: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1)生态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21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 我国可持续发展地背景: (1)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4)经济基础的薄弱 因此在中国推行可持续发展地战略,有着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严峻地压力,

10、存在着必须克服的基本瓶颈,这不 仅仅是由于中国的开发历史久远、生产活动的强度过大、 人口数量的负担过重、资源的承载负荷过高、生态环境抵 抗外界干扰的基础水平脆弱等,还由于地理空间的分布过 于不平衡、自然条件严酷,加上科教实力和创新能力还比 较弱,管理水平和区域开发能力比较低等。 如何突破这些压力,达到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是21世纪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1.3水资源与水资源危机1.3.1水资源定义 水资源一词由来已久,如何理解其内在涵义,却尚无公认的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等,且相互转化; (2)水具有流动

11、性、侵蚀性和许多化学特性; (3)水对社会发展形成许多基本的约束,如对土壤生产力、工业生产因子、能源资源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4)水与大多数部门有关或是部门需要的物质基础,或对部门造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水作为研究对象,常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的学科。比较权威的说法:(1)18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设立了水资源处,其主要业务范围是观测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 水。显然,这里所指的水资源主要是陆面地表水和 地下水的总称。(2)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

12、被定义为“水资源是一切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 水。”(3)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水 资源应指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4)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卷册中对水资源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1987年由叶永毅撰写的条目中,水 资源被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 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 可更新的水量资源”。而在水利卷,1992年由陈志恺撰写的条目中,水资源被定义为“自然界各 种形态(气态、固态或液态)的天然水,并将可 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水资源的概念存在着广义和侠

13、义之分。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包括天上的降水、河湖中的地 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包括土壤水)、冰川 、海水等。 侠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且又逐年能够得 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不同 形式的淡水,均属水资源范畴。 它不仅指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那部分水, 还有供生态环境使用的,以及暂时无法利用, 但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那部分水。人们在热衷谈论、研究水资源时,并非着重于对它的定义的探讨,而是力图探索一条使人类得以自律和理性发展的途径,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其主要任务是围绕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开展相关的业务活动和人才培训。1.3.2中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1900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