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9770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培训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简单性能匹配范例讲解:余结2008年11月14日 制冷量是空调器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是空调器具 有使用价值的基本依据,因此在系统性能匹配中 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制冷量可用焓值法量热计(简称焓差台)或平衡 环境型房间量热计(简称热平衡)进行测试。 QK=Q0+W Q0=mh 测试前要注意样机的状态是否完好。 测试时要注意样机的安装是否正确(如高度、前 后左右的自由空间、导风板位置等),该布的温 度点已经接好,压力表连接是否可靠(如接头是 否漏气、软管是否破裂)等。 在额定制冷量测试中的一些主要性能参数的 参考值如下: 蒸发温度: 69,一般整体式、柜式和吸顶式 等偏低,挂壁式偏

2、高 冷凝温度:分体式不大于49,整体式不大于 54 过冷度: 不小于6 过热度: 17 排气温度: 7590,变频机在高低频时会超出 该范围 回气温度: 615 排气压力: 1.62.1Mpa,整体式偏高,高能效 比机偏低 回气压力:0.450.6Mpa,高能效比机偏高。 现以具体实例,来说明匹配的一般过程: 机 型: KF-25GW 压缩机:PH160X1C-4FT2 注氟量: R22 780g 液态 气态 气液混合态 过热度 a) 选用毛细管 1.3500mm ,1根,测试数据为: 制 冷 量: 2512 W 输入功率: 947.8 W 能 效 比: 2.65 W/W 出风温度: 室内13

3、.8/13.0 ,室外40.9 排气温度: 75.6 回气温度: 5.9 从 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排气温度(75.6)和回 气温度(5.9)均偏低,因此考虑加长毛细管而增 大节流,具体加长多少视测试数据而定,在这里由 于 排、回气温度均在正常范围的下限,所以加长 100mm。 另外,为了提高效率,在没有很高把握的情况下, 更换毛细管应尽可能使参数稍微偏向另一端。 b) 选用毛细管 1.3600mm ,1根,测试数据为 : 制 冷 量: 2570 W 输入功率: 962.5W 能 效 比: 2.67 W/W 出风温度: 室内13.8/12.9 ,室外41.0 排气温度: 88.9 回气温度: 1

4、0.1 由上面的数据分析,排气温度(88.9)和回气 温度(10.1)均偏高,说明毛细管过长,因此 为得到最佳状态,需适当减短毛细管以减小节流 ,可取500mmh和600mm的中间值,即550mm长 。 c) 选用毛细管 1.3550mm ,1根,测试数据 为: 制 冷 量: 2563 W 输入功率: 949.3 W 能 效 比: 2.70 W/W 出风温度: 室内13.8/12.9 ,室外41.0 排气温度: 79.5 回气温度: 5.8 此时的各项参数已基本合理,制冷量、输入功 率和能效比均已达到国标和内部要求。但回气 温度偏低,显示制冷剂注氟量偏大,如果考虑 安装时的损耗,则可以取780

5、g为生产注氟量。 考虑上面的能效比不高而制冷量有余量,可将 毛细管和注氟量同时减小。 d) 选用毛细管 1.3450mm ,1根,同时放液30g (此时注氟量为750g),测试数据为: 制 冷 量: 2489 W 输入功率: 829.7 W 能 效 比: 3.00 W/W 出风温度: 室内14.2/13.1 ,室外40.4 排气温度: 81.3 回气温度: 13.4 可以看到制冷量随之有所降低(74W),但功率降得 幅度更大(119.6W),使能效比大幅升高,总体性 能明显提高了。 不过应注意回气温度已较高,750g的注氟量如果作为出 厂注氟量是偏低的,安装后可能出现制冷量不足或影响 正常的使

6、用寿命,因此应适当补充30g液作为用户排空 量。 上 面的例子比较简单,通过三根毛细管就找到了目标点,所测的参数也较少,热电偶只布了 排气、回气2个温度点,高、低压力则未测。 其实,在实际匹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制冷系 统的大小较紧张(可能由于降低风速(静音机 型)、压缩机能效比偏低、换热系统设计不合 理,或用小系统配大机型等),此时往往仅通 过更换毛细管或调整液量不能解决问题,而是 要作更多的工作(如重新分路,拉密片距,采 用换热效果更好的新型翅片和内螺纹管,采用 高能效压缩机等)。 由于毛细管长度小于400mm时可能出现节流不稳 定的问题,所以当长度小于400mm时需更换内径 较大的毛细管,如1.3换为1.6,或增加毛 细管根数(尽量不采用,因为可能出现分液不 均的问题,同时装配工作量也增加了)。在更 换内径不同的毛细管前,为减少不必要的测试 过程和少走弯路,需查询毛细管的标准压差表 或根据自己长时间的经验来判断,以尽可能准 确地确定出新毛细管的长度。 大家在测试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热泵机型能力测试时: 注意调工况的稳定; (窗机)注意排水口的打开及外侧不应打水。 2、热泵窗机化霜测试时: 窗机注意排水口的打开及外侧不应打水。 3、窗机冷凝水排除时: 注意低风5小时后,3小时高风运行,注意是否有吹水现象。 等等大家对在测试过程中的疑问,一起探讨!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