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197450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第一轮现代世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世界现代世界政治专题:政治专题: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了解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阶级斗争的学说;暴力革命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和政党学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3.185.28 )(1)无产阶级革命胜利:1871.3.18。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巴黎公社:1871.3.28政治: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加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性质:世界 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11.7)(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

2、弱的环节:落后加社会矛盾尖锐 (2)战争引起革命:二月革命 1917.3.10 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 vs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矛盾)(3)列宁 (和平过渡)+ 制定武装起义方针(十月会议)(4) 武装起义:1917.11.7 推翻 阶级统治4、认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性质: 性质的革命作用: 的开端,开辟 新纪元!A、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 国家。B、 推翻资级统治建立 制度,改变历史发展方向。C、 打击 统治,推动国际无级革命和被压迫民解运动 的发展。D、它是 的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的胜利。5、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的概况:1956 年 的完成

3、,标志社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了解雅尔塔体制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 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 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 格局的框架。A、 主义(政治):1947.3 遏制共产主义;B、 计划(经济):1948.4 扶持和控制欧洲; C、 组织(军事):1949.4北大西洋公约 集体防御。 D 组织成立 1955.5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波兰首 都华沙),从此,在欧洲出现了 和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2、了

4、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德国的分裂: 年分裂西德东德朝鲜的分裂: 年 8 月大韩民国; 年 9 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导弹危机: 年(苏联撤走)3、了解 “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1)“ 计划”1950 年:提出建立欧洲联合与美苏抗衡2(2) 条约1951 年 “煤钢共同体“(6 国)(3) 条约1957 年。1958 年正式成立“ 共同体”和“ 共同体” (4)1967 年三合一为“ 共同体”:各国之间实现 、 、 自由流动。(各个 机构仍然具有独立性)(5)1973-1986:欧共体经历 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 牙先后加入。4、了解日本迅速崛起为经济

5、大国的表现:a、 年,人均收入超过了战前,标志战后经济恢复完成;b、 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 1960 年池田内阁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提出“ ”“ ”;c、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5、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南斯拉夫总统 、埃及总统 和印度总理 提出。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倡议下,第一次 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举行。宗旨: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 年第四 次会议,将正式建立 作为行动纲领。6、了解苏联解体(1991 年)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a、 模式的束缚和西方 演变; b、 改革:1988 政治改革“人道的

6、、 民主的社会主义”,1990 实行多党制、代议制度、总统制;c、导火线:“ 事件”加速苏 联解体, 年 8 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国名改变;(2)解体:独联体成立: 年“ 宣言”标志苏联彻底解体;影响: 时代的终结, 格局的终结。经济专题:经济专题: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一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 同 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3、影响:(1)加深了

7、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 斯上台(2) 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 反抗。4、胡佛政府的措施: 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第二课 ) 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 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 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 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 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 年上任后实行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 年 年3、新政的内容:(1)整顿 (2)调整 (3)复兴 :蓝鹰行动(4)社会 救济与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 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 矛盾:遏 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

8、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 大; 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 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5、新政的实质:加强 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 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 主义;3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 ;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 的诞生。(第三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战后 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 市场;应用先进的 成果;革新 ,发展 工业;延续并发展 政策。20

9、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出现“ ”。80 年代, 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使美国经济 。90 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 与 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 增长,美国进入“ ”时代。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20 世纪 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 ,集 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 、 、 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 和 ;(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 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 年代, 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社会主

10、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 景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 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 弊端日益显现, 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 过渡,引起 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 机(喀琅施塔得兵变)农 业实施 制以 代替 制(核心内容)工 业全面推行 化允许部分企业由 或 经营;扩 大地方和企业的 权贸 易取消 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 和 分 配实行 制;国家 制,实物 制废除 制,实行 结 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 (19

11、18-1920)的胜利,巩固 了 ;但它不是向 过渡的正确途径年 俄共第十 次全国人 大关于 以实物税 代替余粮 收集制, 标志苏俄 开始由战 时共产主 义政策向 新经济政 策转变。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 联 盟、稳定 的作用,使 1925 年苏联国 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 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新政策的特点:(1) 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 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 展,利用 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 制;(2)干部职务 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 要的监督;(3)对 的个人崇拜。

12、4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 ;(2)实施 经济 体制排斥 作用(3)阻碍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 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 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 页):农业:取消农产品 制,实行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 的 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工业:改革 体制,将 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 和 的权限;精简 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 指标。政治:批判 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经济 改革用 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 了 对经济的 作用;调整 结构,允许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 期成果戈 尔巴乔 夫改 革政治 改革(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 的社会主义”(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 年苏联人民 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 的条文;苏共“ 大”宣布苏联实行 制、 制、 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 方面的 “垄断”,实行 和 多元化。逐渐背离了 方向,脱离了 国情。 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解体。(1)苏联解体的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