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9407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名校联盟]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5 5节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二章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分子莆田八中生物组蔡春勇莆田八中生物组蔡春勇资料:干燥的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人的胚胎也 要浸润在羊水中发育;沙漠里的仙人掌身处干旱环境 ,它那肥硕的变态茎中仍贮存着大量的水分;干旱可 以使植物枯萎;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细胞的含 水量明显下降;一个人在极限状况下,可以坚持20天 以上不不进食,一个人不补充水,1天后就会丧失意识 ,生命濒临终点。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含量呢?一、细胞中的水水生命之源1. 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所占比例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 所

2、占比例%85-901-1.57-101-21-1.52. 几种不同生物体水的含量 生物水母鱼类藻类蛙哺乳动物高等植物 水含量%9780-8590786560-80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细胞、生物体内水的含量比较,说明了什么?分析讨论一 细胞、生物体内水的含量比较,说明了什么?同种生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3.幼儿和成人体内的含水量分析讨论一4. 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的含量 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肌血液 所占比例%1022767983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含水量不同分析讨论一结合资料:农民在阳光下晒干水稻种子,重量减轻,这 个

3、过程损失的主要是 水,这样的种子 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 把晒干的种子放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 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这些水主要是 水, 这样的种子失去生理活性,将不能萌发。自由2. 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形式 定义义 含量 功能结结合 水自由 水约占 95.5%约4.5%1.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 物化学反应 3.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4.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 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 成成分细胞中与 其他物质 结合的水细胞中游 离态的水 ,可以自 由流动阅读课本P35第二段文字,完成下表生物体内的结合水和自由水,能够互相转化 。(1)水果放入冰箱冷藏时,血液凝固时,部分

4、 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烘干种子时,部分结合 水转化为自由水散失掉,说明了什么?(3)有人做实验,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水的 果汁放入冰箱中水会先结冰;水果放入冰箱 冷藏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根据上述实验,说明自由水多还是结合水多 生物体的抗冻、抗寒、抗旱能力强?结合水相对含量越高的生物体,抗逆 性(抗旱、抗寒、抗冻等)越强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自由水相对含量 越高(2)比较新鲜种子和干种子谁的新陈代谢 相对旺盛?2.判断:以下实例中水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A) 切西瓜时流出的瓜汁水 (B) 新鲜小麦种子晒干时丢失的水 (C) 小麦烘烤时丢失的水 (D) 鸡蛋清里的水 D 以自由水方式存在的

5、有:以结合水方式存在的有:1、下列结合水相对含量比较多的是( ) A、休眠的大豆子叶细胞 B、玉米的胚乳细胞 C、洋葱的分生细胞 D、成熟西瓜的果肉细胞AA BC D解析水含量越大,代谢越旺盛,有机物损耗越多 。答案A【变式训练 1】现有含水量10%、 12%、14%、16%的小麦,分别贮 存在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 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初中我们做实验 , 将骨头和小麦的种子 烧尽 , 最终都会得到一些灰白色的灰烬 , 请问这些灰烬是什么物质呢 ?无机盐广告一:健康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广告二:高钙片,一片顶两片!广告三:补铁、补血,效果好!补血口服液!上面的广告中提到了

6、哪些无机盐?有何作用?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大多数)离子形式阳离子:Na+、K+、 Ca2+、Mg2+、Fe2+、Fe3+等。阴离子:Cl-、SO 42-、PO 43-、HCO 3-等。二.细胞中的无机盐:2.含量:根据运动员饮料中化学成分含量表格( 课本34页)分析 很少,仅占11.5(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血红 蛋白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分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1)细胞中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3.功能分析讨论一P36旁栏栏思考题题:为为什么要在食 盐盐中加碘呢?呆小症患者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提示: I(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成

7、年人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 脖子病);如果幼年时缺碘,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 ,继而还会引起大脑发育落后,出现呆小 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请服*高钙片”(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分析讨论二Ca: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元素。此外,由于钙离子能降低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 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生 理 盐 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 内的无机盐浓度为 0.9%。为患者输入 0.9%的氯化钠溶液有 利于维持机体的渗透 压平衡。该种浓度的 盐和细胞是等渗溶液分析讨论三(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 形态 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样做 ?A.饮淡

8、盐开水 B.饮碳酸型饮料 C.饮蛋白型饮料 D.饮纯净水 人体内各种蛋白质对于pH的改变异常敏感, 人体血浆pH降低0.5个单位,立即发生酸中毒 。血浆中的无机离子如HPO42-/H2PO4-和H2CO3/HCO3- 等组成重要的缓冲体系来调节并维持血浆pH平 衡。(4)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分析讨论四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 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其中的 Fe2+进入人体后 能 (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CD2.英国医生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 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物盐水灌注蛙心,收缩 不能维持

9、,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 流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 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人的红细红细 胞必须须生活在0.9%的NaCl溶 液中,若将红细红细 胞置于浓盐浓盐 水中,红细红细 胞则则会失水皱缩皱缩 ,从而失去输输送氧气的 功能。这这一事实说实说 明 ( )A无机盐对维盐对维 持生物体的新陈陈代谢谢有重 要作用B无机盐对盐对 于维维持细细胞的渗透压压有重要 作用C无机盐盐离子容易进进出细细胞D水分子容易进进出细细胞B三.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物质1.构成细胞中

10、主要化合物的基础是_等 化学元素2. 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以_为基本骨架,它们是构成细胞的基 本框架,其中_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_是主要储能物质,_是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_作为遗传物质。C、H、O、N碳链糖类脂肪蛋白质 核酸这些化合物必须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细胞 这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才能表现生命现象!知识回顾一. 细胞中的水1. 存在形式2. 作用二. 细胞中的无机盐1. 存在形式2. 作用三.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基础练习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A、蛋白质 B、淀粉 C、水 D、糖原2、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可充当A、溶剂 B、催化剂 C、还原剂 D、载

11、体3、下列离子中哪项不是细胞需要的( )A、Cl- B、Fe2+ C、S042- D、Pb2+4、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 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与此无关拔高训练表一: 几种不同生物体水的含量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水含量%9780-8578659060-80表二: 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的含量组织器官牙齿骨骼骨骼肌心肌血液所占比例%102276798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2)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 (4)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无关( ) 技能提高查找资料,了解某种植物(如:小麦 )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无机盐。设计实验,证明某种或某几种无机 盐是这种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河北苍州老人患有佝偻病佝偻病的肋骨 佝偻病的骨软骨交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