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405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pany LOGO1第 六 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2 主要内容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学目的v明确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培养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法律素质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与爱 情观。教学重点和难难点v教学重点 v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 务;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 观。 v教学难难点 v如何使学生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 的行为?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与爱情观 ?5 问题导入何谓职业?你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怎样的?6第一节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职业概念: 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

2、作,是从业者获取 生活来源、 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 要途径。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7作为职业应该满足三个条件1.谋生手段为从业者提供合理的报酬和生活来源2.社会角色从业者发展个性和才能,扩大社会关系3.自我实现之路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舞台8职业素质的培育树立职业的理想树立职业的兴趣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根本自信是法宝积极心态行行出状元点滴做起良好的人际关系9职业生涯八大傻 得过且过 没有危机意识 干耗不充电 兼职兼到头晕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机会来临抹头就跑 寻找靠山且急于表现 把没思想show给别人看10职业素质的培育树立职业的理想11职业素质的培育综合能力的培养12职业素质的培育创新

3、是根本13职业素质的培育自信是法宝14职业素质的培育积极心态15职业素质的培育行行出状元16职业素质的培育点滴做起17职业素质的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18(四) 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 不活络的人 不合群的人 无干劲的人 无个性的人 装老成的人 无责任感的人19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不活络的人20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不合群的人21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无干劲的人223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无个性的人23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装老成的人24哪些毕业生不受欢迎无责任感的人25v 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岗位,我 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我打算怎 样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26 职业道德概念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 有职业

4、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职业性:表达具体职业的具体要求和职责明确的规范性:对从业者提出的要求和规范十分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调节的有限性:约束从事本职业活动的人员27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共同特征: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区别:具体内涵不同;调节手段不同;作用方式不同。(范跑跑”事件)28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 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 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 最基本的要求。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

5、荣、以好逸恶劳为耻29 2.诚实守信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在职业活动中,缺失了诚信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失去成长和发展的机遇30 3 .办事公道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办事公道,就要做事讲原则,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挟私欲,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314 .服务群众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 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 服务。32.奉献社会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奉献社 会的职业理想,并通

6、过兢兢业业地工作,自觉为 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 高层次的要求和最高价值指向。Company LOGO33(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劳动法与公务员法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34了解与职业高度相关的法律一般介绍:普适性法律规范:劳 动法特定法律规范: 公务员法 教师法 律师法 法官法 检察官法 警察法等等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35劳动法36工 资 促进就业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 安全卫生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女职工 未成年工 特殊保护社会保

7、险 福利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劳动法 主要内容1.劳动法主要内容37(1)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其适用范围是除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38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 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 责任的协议。劳动合同的概念和分类v劳动合同分三类: v (1)固定期限 v (2)无固定期限(长期) v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39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1. 企业 2. 个体经济组织 3. 民办非企业单位 4. 国家机关 5. 事业单位 6. 社会团体40劳动关系建立(一)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 1.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

8、动关系。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二)劳资双方的告知义务 1. 用人单位告知义务: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 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 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 情况; 2. 劳动者告知义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 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 说明。41(三)劳动关系建立时的禁止规定1.禁止提供担保; 2.禁止扣押证件; 3.禁止收取财物。 (四)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限与形式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本法施行前 已建立劳动关系

9、,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 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42不按期签订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 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3请您积极参与请您积极参与 您知道怎样有您知道怎样有 资格签订长期资格签订长期 合同吗合同吗交流研讨44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打工者为互相了解而约定的一定期 限的考察期。在试用期间,双方的劳动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 劳动法第

10、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 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具体为:1.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2.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30日;3.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 日”。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就不存在试用期一说 。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是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只 约定试用期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不存在试用期,双方发 生劳动争议应当按照事实劳动关系进行处理。 关于试用期关于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v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 合同。

11、 v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 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v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 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 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 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关于违约金v 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 约定向用人单位

12、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 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 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v 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 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 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 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 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v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 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v 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除了服务期及竞业禁止约定之外, 劳动合同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47争议双方 协商

13、第三方 调解仲裁诉讼争议 解决 途径(3) 劳动争议的法定解决途径48 2.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公务员法是我国第 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 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 法律,它的颁布实施 意义重大,标志着我 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 入了新的阶段。 49公务员 范 围权利机关 工作人员党的机关 工作人员民主 党派机关 工作人员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司法机关 工作人员(1)公务员法适用范围50公务员范围界定的三个标准 v 公务员法明确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 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符合: v (1)依法履行公职;(2)纳入国家行 政编制;(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v 这三个标准,就属于公务员的范围。 51公务员法的四个特

14、点v我国的公务员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v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干部队伍“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v (2)强调公务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 主义方向; v (3)不分政务类和事务类,强调公务员无论职 务高低,其工作性质是一致的,对党和国家负责 与对人民群众负责也是一致的; v (4)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都是人民的 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2获取工资、 福利、保险 等待遇参加培训提出 申诉控告申请 辞职提出 批评建议不被非法免职 、降职、辞退 或者处分与职责相适应 的工作条件公务员 权利公务员的权利53诉讼申诉控告仲裁人事争议 解决途径(3) 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

15、途径54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u 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u 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u 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55感受:袁隆平的职业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6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1.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1)需要就业的人数较多,层次复杂,既有高校毕业生,也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用人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劳动力 市场发育不完善等。 (2)就业观念比较落后,期望值过高、不愿到基层和中西部 以及农村创业、社会承受力差; 2.科学看待就业形势:国家个人齐努力,理性

16、对待不泄气国家:积极就业政策;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个人:正确认识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选择职业,积极自主创业;57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58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树立崇高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就业准备。知识、能力、身体与心理、道德与法律的职业素养都要做好准备。59(1)避免集中在热门行业和地区寻找就业机会; (2)降低期望值,特别是从基层和一般行业做起。社会发展最终将走向利润平均化,地区差别也将逐渐缩小。 (3)先就业再择业,不断调整战略,不要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4)抛弃“等”、“靠”“要”观念,勇于竞争,积极自主创业,不仅给自己机会,也为社会和他人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