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393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系列之十六共四十(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范缜与魏晋南北朝 的反宗教思潮第八章 范缜与魏晋南北朝的反宗教思潮【学习目的】 从魏晋动荡 的社会背景之透视中了解当 时的人生观、生死观,结合 宗教发展历史,明了意识形 态领域反宗教情绪兴起的原 因,认识当时反宗教思潮的 理论着眼点;掌握范缜神 灭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与理 论意义、现实意义。中国哲学思想上,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相当复杂的局面。反宗教思潮和 范缜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 会历史背景: 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战乱不断。门阀氏族成为享有经济、政治特权 的地主阶级阶层,并控制着朝廷和地 方大权。佛教的盛行 由于统治者认识到佛教对巩固封建政权和现实利益的重要作用,大加提倡,使佛教

2、飞速发展。到刘宋时已是“自 帝王以至于民 庶,莫不归心”。梁武帝萧衍便明令规定:“道有九十 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 名为邪道。”并公开号召:“其公卿百官, 侯王宗族,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佛 教势力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在庞大的封建官僚机构中形成一个由僧侣上层组 成的僧官系统,上至僧正,下至寺主,协助封建 国家来管理广大僧尼,使他们通过修行、传教来 影响社会,维护封建纲常名教和社会秩序。 同时,寺院经济在封建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为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但由 于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过多劳动力,使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矛盾 斗争

3、日 益激化。当时的一 些排佛言论就 是立足于封建经济 的利益着眼的。一、魏晋社会的人生态度与生死观薄葬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薄葬的风气。曹丕终制 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丧乱已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也,岂不重痛哉!祸由 乎厚葬封树魂而有灵,无不 之也”,说明薄葬的主要原因在于 汉末的战乱和盗墓之风的盛行。 薄葬的盛行还受佛教的影响。佛 教认为四大皆空,肉身不过是一 具躯壳或臭皮囊,追求灵魂的安 宁和幸福,而不大关心死后尸体 的保存。著名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也 坚持反对厚葬,他认为“自古及 今,未有不死之人,有无不发 之墓”,厚葬

4、是“空夺生用 而启奸心”,是“招露形之祸, 增亡者之毒”。他主张薄葬,并 且“无问师工,无信卜筮”。 下葬的方式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 态度,引发人们对灵魂和形体关系的思考 ,反映人们对身形与精神关系的看法。“报应”问题的讨论随着佛教的兴盛,其灵魂轮回转世 之说及慧远的“三报论”产生了极大的社 会影响。按“三报论”而言,“业有三报 :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 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由于人要受报应,人死后就要“轮回”, 即依据生时所做的善事或恶事,转生 为较高于或低于今生的东西。轮回的 过程不只是限于现在这一

5、生,还有所 谓前生和后生。,所以就有了“三生”或 “三世”。 二、形神问题:反宗教思潮的理论着眼点“形神”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叫身心问题,讨论人的形体 (身体)与人的精神(神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哲学上 ,“形神”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的 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宗教学上,它关系到有无“不死的灵 魂”及有无所谓“来世幸福”,是关于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及 肉体朽烂后灵魂是否能持续存在的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注重形神问题的探讨,与当时的社会 结构和相应的官员选拔制度关系密切。东汉之季,重清 议而薄朝政;魏晋始有九品官人之法, 门阀士族势力强盛。所谓“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虽无世袭之规,而实有

6、阶级门第之分。其位宦高卑,悉依家 牒为断,其品评人物之法亦免不了与 形神问题发生交涉。 魏初刘邵人物志,总结汉代 考察人物的经验,其中有品评人物之法 ,识鉴人伦,有外内、显微之分,如形 、神之有别。汉魏是论人,最重视“神” 在人物品评中的突出意义。 世说新语容止等篇常有“朗朗如 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濯 濯如春月柳”、“肃肃如松下风”等比喻, 都是“以形写神”的方法用于人物品评的 结果。有如形容嵇叔夜之为人,“岩岩若 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 崩”,这已完全超越了政治生活范畴,上 升为一种美学的人格的境界。 “形神”之辩是魏晋南北 朝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美 学主题,它

7、指有形具象与无 形神采间的关系。以后战乱 频繁、灾难连踵的现实苦难 ,为其又注入更多的含义, 主要表现为无神论与佛教神 学的神不灭论间的斗争。随 着斗争的激化,论战双方的 直接交锋逐渐展开。东晋时 以孙盛和罗含的论战为代表 ,南朝前期则以何承天和宗 炳等人的论战为代表。 就是说,人和万物虽然寿数有限,但死后更生,未有穷尽,而神不灭论就上更生的理论基础。神与形是自然的偶合,有偶合,就必有偶离,声是偶合,死是偶离, 生而死,死而生,人的个体可以不断更生于世,以至无穷 ,说明形有尽而神不灭。 东晋罗含著有更生论,为神不灭论张目。他认 为,“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万物不更生则天地 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

8、,则更生可知矣。”又说:“神质 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离,而莫慰离之必合, 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识散之必聚。”“神之与质(形), 自然之偶也。偶有理合,死生之变也。”孙盛则批判了罗含的灵魂不灭、精神和肉体“理合 聚散”的生死循环说,他指出:“形既粉散,知(神) 亦如之,纷错混淆,化为异物,他物各失其旧,非复 昔日。”强调人死后,神随形灭,化为他物,不可能有 什么灵魂更受形的事。 南朝前朝的宗炳是神不灭论的卫道士。他认为神 “立于未生之先”,“不灭于既死之后”,不仅形生于神, 而且“众变盈世,群像满目,皆万世以来,精感之所集 矣”,他把这叫做“心为法本”。他为神不灭论提出两条 理由,一是神妙

9、形粗,二是形残神不残,形病神不困, 固神不随形而灭。 何承天则针对宗炳所谓的“人形至 粗,人神实妙,以形从神,岂能齐终” 的“形粗神妙”论,指出:“形神相资, 古人譬以薪火,薪弊火微,薪尽火灭 ,(神)虽有其妙,岂能独传。”即从 形粗神妙的前提上不能得出神能独传 的结论的。他批驳“更生论”说:“生 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 受形哉!”说明人死神灭乃是自然规律,更生是不可能的。 他进而又指出,因果报应说的最致命弱点是口说虚词而无 实事验证。他举例说,鹅以吃草为生,不伤害小动物,其 结局却被人宰割而食;而那些专吃小虫的燕子却受到人们 的爱护,这种“杀生者无恶报,为福者无善

10、应”的事实,证 明世间根本没有因却听果报应的存在。听信这种荒诞学说 而去追求来世的幸福,无异于是“系风捕影”。 戴逵,东晋书画家、雕刻家,亦 是佛教徒,一生命运悲惨,终身隐 居不仕,著放达为非道论,反 对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放荡生活。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慧远的报应 说加以责难道:“弟子常览经典,皆 以祸福之来,由于积行。是以自少 束修,至于白首,行不负于所知, 言不伤于物类。而一生艰楚,荼毒 备经,顾景块然,不尽唯已。夫冥 理难推,近情易缠。每中宵幽念, 悲慨盈怀。始知修短穷达,自有定 分。积善积恶之谈,盖是劝教之言其他各家观点耳”。他还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驳斥因果报应论,故著 释疑论云:“有束

11、修履道,言行无伤,天罚人楚, 百备其婴;任性恣情,肆行暴虐,生得富贵,子孙繁炽 。”从而批驳了“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观念, 虽承认传统积修之说 具有教化意义,但祸 福与教化并不存在必 然联系。形神问题上 ,他认为“火凭薪以传 焰,人资气以享年; 苟薪气之有歇,何年 焰之恒延”,即形死薪 灭,精神之火,亦复 熄灭。 东晋陶渊明,为隐者诗宗。他认为天地造化不藏私意, 自然而然,万物化生而立。其形影神组诗,针对慧远 的神不灭论,肯定形神不可分离,人死神灭。影答形 诗云:“憩荫苦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 时灭。”借助形影关系来比附形神关系。他依托“神”之口说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12、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 !”因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是“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 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 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也质疑 报应论,其饮酒诗云:“积善云 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 何事空立言。”此外,他还批评了道 教祁盼长生不死的神仙方术,正所 谓“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 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三、反宗教情绪的高涨与范缜神灭论的思想锋芒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行、僧侣 阶层的扩大,社会上逐渐出现反佛斗争。早在 汉末就出现了反佛言论。排佛者主要从儒道两 家立场出发,而以儒家观点为主。主要论点是 :佛教教义“虚无恍惚”,脱离实际;佛教叫人“ 出家”,破坏了家庭生活,

13、违反了忠孝道德;佛 教讲精神不灭,难以令人相信;佛教是“夷狄之教”,不合中国国情。到了东晋末期,反佛的言论和行动开始尖锐化。当时反佛的思想斗争,主要从社会政治和理论两方面进行。 从社会政治方面反对佛教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认为佛教糜费浩大,聚敛社会财富,对社会经济构成极大冲击,使国家衰亡。当时的社会状况正所谓“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排佛者郭祖深抬棺进宫上奏曰:“夫农桑者今日济育,功德者将来胜因,岂可堕本勤末,置迩效赊也”,认为弃农桑礼佛法,是舍本逐末,有悖理国之道。 认为佛教的某些教义和仪式形成了与

14、儒家传统相对的社会风气,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发生冲突。荀济站在儒家名教伦理政治的立场对佛教进行批评,指斥佛教不忠君孝亲,紊乱纲常名教,“释种不行忠孝仁义”,“傲君凌亲,违礼损化”,“今释 氏君不君,乃至子不子,纲纪紊乱矣。”其次是僧尼贪 淫,祸 国殃民,“大觉于群生无益, 而天下不觉。胡法悭贪, 唯财是与,直与行三毒而害 万方。”“佛教贪淫,奢侈妖妄”。 他言辞激切,危言耸听,更是 将两汉魏晋的祸乱都归罪于佛 教。 当时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反佛斗争的共有六大争论:一疑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二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三疑莫见真 佛,无益国治。四疑古无法教,近出汉世。五疑教在戎方,化非华

15、俗。六疑汉魏法微,晋代始盛。(弘明集卷十四后序)其中的“二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即是“神灭论”和“神不灭 ”的斗争。佛教所以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提倡,得益于 其“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而 “神不灭论”又是佛教全部理论的基如果能这个理论基石上打垮佛教,不但能动摇佛教的政治地位,还能从根本上否定佛教的全部教义。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所以成为反佛派和倡佛派的论争重点。就在宗教迅速传播发展,反宗教声音此起彼伏的情况 下,一个无神论的勇士应运而生,这就是范缜。生平事迹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 沁阳县西北)人。幼年丧父,少孤贫,事母孝谨。 南史范缜传称其“年未弱冠, 从沛国王王献

16、学,王献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恒芒履布衣,徒 行于路。及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曾跟随竟陵王萧子良,子良笃 信佛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君 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 贱?”范缜答:“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 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 关篱墙落于粪涃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 涃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梁书范缜传这样的回答甚堪称精妙。神灭论理论辨析范缜在总结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对形神问 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证。其所著 神灭论,以问答的形式系统阐述了他的主张。其内容大体分为五个层次,用五个命题来加以概括。 一、“形神相即”针对佛教神不灭论形神相异、形神相离的基本命题 ,范缜提出“形神相即”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有三层含义:“不离”,互不相离;“不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