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391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特点(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莽莽宇宙,幽幽乾坤,浩浩江 河,绵绵山岳。我们居住的地球大约有四十五 亿年的历史,根据地质年代的划分 方法,共分为五个时代,即太古代 、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代纪世距今年代 (万年)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近代1更新世晚期13中期70早期180第三纪上新世500中新世2400渐新世3500始新世5500古新世6500人类的祖先出现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后期,而人 类的进化大部分是在第四纪。人类进化中的三个里程碑爬行到直立取火和用火使用和制作工具青铜器出现前的中国历史简表(旧石器时代)遗址名 称所处年代发掘地址发掘物发掘时间元谋人距今170万 年前云南省元谋县上那 蚌村两颗猿人牙齿化石、石器、

2、炭屑和哺乳动物 化石1965年5月蓝田人 距今8060 万年陕西省蓝田县城东 的九间房公王岭和 城西北的泄湖陈家 窝两个点蓝田人头骨、颌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石器、动物化石、炭屑等1963北京人距今4050 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 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 骨3段、锁骨1根、月骨一块、零散和附连在 颌骨上的牙齿153颗、约代表43个个体。除 人类化石外,尚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 以及丰富的用火遗迹19211966年 历次发掘丁村人距今1510 万年山西襄汾丁村一带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在石器中, 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1953年、19

3、54 年和1976山顶洞 人距今约1.8万 年北京市周口店龙骨 山北京人遗址顶部 的山顶洞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骨针、 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 “项链”,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中国 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方式1930年注: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还有马坝人、长阳人、资阳人、柳江人、河套人等,古人类化石遗存十分丰富。石器的制作方法青铜器出现前的中国历史简表(新石器时代)遗址名称发掘和分布地址所处年代发掘物发掘时 间仰韶 文化初发掘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 村,现发现以黄河中游为中 心几遍于华北各地区,共发 现遗址1000余处,重点发掘 的有:陕西的西安半坡、郑 州大河村等

4、十余处前5000年3000年不作色陶器、彩陶。许多不同种 类的石器和骨器、谷物。房屋遗 址发现400多处,半地穴及地面 营造建筑等。主要从事农业,兼 作采集和渔猎,1921年 起龙山 文化u 山东龙山文化:山东 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 u 河南龙山文化,分布 在豫西、豫北、豫东等 地区, u 陕西龙山文化,主要 分布泾河、渭河流域, 前2500年2000年前2600年2000年前2300年2000年共性:以农业经济为主,石器、 骨器、陶器等手工业有了一定的 发展,在某些遗址发现了铜器。 揭开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序幕。1928年马家窑 遗址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前31002300年彩陶艺术的巅峰时期;发现青

5、铜 刀,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件1975年马厂文 化遗址甘肃永登连城蒋家坪前26802355年青铜残刀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大地,从内蒙古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到处都有发现,迄今总计在6000 处以上 。甘肃、青海地区的大地湾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湖北的大溪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浙江宁绍平原的 河姆渡文化,内蒙古东部和辽西的红山文化,云南、西藏的新石器文化等石镰(裴李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新疆拜城惊现新石器时期石器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 1、彩陶的制作程序 烧制原始土陶器皿 打 磨光滑 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 入窑烧制;2、陶器的烧制原理 黏土被制成陶坯后,在

6、 7001000的温度烧烤下,其内含的石英、云母 、长石等黏土矿物就会起化学变化,失去结晶水 ,晶形发生转变,出现固相反应及产生共熔玻璃 相。玻璃相会把其他矿物成分黏结团聚起来,组 成一种新物质,这就是陶。 关于古代彩陶的知识与思考3、关于烧陶温度 玻璃相的产生多少和陶的结 构、陶土的成分有关,而且还与烧成温度的高 低有关,由此可见高温烧烤是制陶的先决条件 。烧陶分“无窑”和“有窑”两种。无窑烧陶温度:700900;有窑烧陶温度 :9501100。注:有窑烧陶方法和高温给人类冶炼青铜制作 青铜器创造了条件4、关于彩陶彩绘的颜料 彩陶颜料使用的是天然矿石。彩陶是先绘彩后 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色

7、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而不分解,仍 能保持原有颜色。红彩 显色元素为铁(Fe),显色物相为氧化铁(Fe2O3 );大自然中 的矿物:赭石(赤铁矿的风化物);黑彩 显色元素是铁(Fe)和锰(Mn),显色物相为 Fe3O4 和 Mn2O4其矿物 以磁铁矿与黑锰矿为主;棕色 棕彩与黑彩的化学成分相同,但锰的含量低于黑彩铁的含量高 于黑彩,可能是在黑彩颜料中搀和了红粘土;白色 显色物为较纯的石英粉末、石膏或方解石;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 然后需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用水调和 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5、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

8、的有盆、瓶 、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 途。6、彩陶图案源于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有一个从具象到抽象 的过程,如大量的几何形纹饰,这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 印以及鱼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延续和变化,同时也是原 始人内心音乐涌动的视觉表现。7、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的原始社会,所以彩陶艺术热 烈、明朗,有童真的稚气。彩陶艺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奠 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8、彩陶中的一些类型从形制到用处都与后期出现的青铜器 十分相似,这表明一个有连续历史的民族,必然有连续的艺 术传承。青铜器的起源彩陶上鱼纹的演变过程赭石(赤铁矿的风 化物)三方晶系赤 铁矿 Haematitu

9、m, 化学成分:Fe2O3 磁铁矿, 化学成分 :Fe3O4,晶体属等 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因为它具有磁性, 中国古代又称为慈石 、磁石、玄石。黑锰矿 錳的氧化物礦物 (Mn2O4),四方晶系,通 常为粒状集合体。半金 属光泽。硬度5.5,比重 4.84。黑锰矿由内生作 用或变质作用而形成, 亦是炼锰的矿物原料之 一。方解石化学成分为为CaCO3,晶体属三方晶系 的碳酸盐矿盐矿 物。集合体多呈粒状、块块状、钟钟乳 状、纤维纤维 状及晶簇状等。通常为为无色、乳白色 ,含杂质则杂质则 染成各种颜颜色,有时时具晕晕色,其中 无色透明的晶体称冰洲石,玻璃光泽泽。摩氏硬度 3,比重2.6-2.9,三组

10、组完全菱面体解理,故名方 解石,性脆。对青铜器起源的研究首先必须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青铜器起源于什么时代?时间问题 青铜器起源于哪个国家?空间问题青铜器起源的两种研究方法1、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其历史脉络未经中断,许多古代典籍得以传 流,后世又有大量笺注形成丰富的文献宝库,足资研究,因此必须 认真研究这些流传下来的典籍,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2、根据考古的发现对世界历史上各个远古文明的研究,都必须以考古成果为主要依 据,例如对古代埃及、对两河流域等,都是这样。考古的发现是研究 青铜器起源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是最重要的依据。就青铜器起源的空间问题, 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 西来说

11、 即中国古代的冶铜术是从西亚传来的; 中原说 即中国古代的冶铜术是首先发生于中原地 区,并向周边地区传播。相应地,在青铜器的起源年代和早期发展道路问题 上,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上述两种观点虽然各有各的立论,但又各自存在难 以自圆的矛盾点,需要根据早期铜器的考古发现,对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问题重新加以审视。古籍中的记载 越绝书里有篇题为“记宝剑”,篇中讲的是在春秋战 国,楚王制造了几柄极其珍贵的铁剑。当时大臣风胡子对 楚王讲述了自古以来兵器和工具发展的历史。风胡子说:在遥远的轩辕氏、神农氏、赫胥氏的时期,是“ 以石为兵”,用来砍伐树木,建造宫室;黄帝时期 ,是“以玉(可以理解为磨制精细的石器)为兵

12、”,用以伐木和 建房凿地;夏禹时期,“以铜为兵”,决江导河,兴 修水利;到春秋战国之际的当时,才又“作铁兵”, 威服三军。这里所描述的由石而铜而铁的递变过程,和历史上从石器到铜器 再到铁器的发展过程,是基本符合的。只是越绝书风胡子的话比欧 洲考古学提出这三个蝉联时代的概念,要早两干多年。古籍中的记载史记.封禅书说:“皇帝采首山铜, 铸鼎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 下迎黄帝。皇帝上骑,群臣后宫从者七 十余人,龙乃上去。故后世因名其 处曰鼎湖。”汉书.郊祀志说:“黄帝作宝鼎三, 象天、地、人。”古籍中的记载 战国末年的著作世本和汉代纬书龙鱼河图说:“神农之臣蚩尤以铜制造戈、戟、矛等兵器,因而威

13、震天下。” 由于蚩尤与皇帝势均力敌,“皇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上述传说中如“皇帝铸鼎就是铸造铜器,涉及中国青铜冶铸技术及青铜文化的起源。有关这方面的传说虽不能尽信,但结合当今的考古发现,其中有些应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考古发掘 1956年,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碳14测定为距今6060余 年)中发现一个铜片,经化验,含有大量的铜、锌和镍,当时 由于考古工作者对这问题还不了解,未曾发表。 1973年,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碳测定为距今5970年) 中,又发现了一个铜片,经化验测定为铜65、锌25、锡2 、铅6(发掘报告尚未发表,此数据承半坡博物馆见告)。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

14、土青铜刀,碳14 测定(公元前25752500,树轮校正前31003010) 1975年,甘肃永登连成蒋家坪马厂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刀残 片,碳14测定(公元前20201715,树轮校正前26802355 )白云翔 在“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一文中根据迄今发现的早期铜器 ,结合有关冶金史学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上对中国早期铜器及中国青铜器起源的 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的结论是:1、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独立起源的,但起源地并非一处,而 是分别起源于以甘肃和青海一带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陕西省 东部和河南省中西部为中心的中原地区;2、中国早期冶铜术的发展道路是先黄铜、青铜等原始铜合金 和红铜的冶炼并

15、举,经过红铜阶段的发展,最后逐渐形成了成 熟的青铜冶铸技术;3、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西北地区的早期铜器与中亚和西亚地区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2、为什么砷铜在四坝文化中较多而其他考古学文化中少见?3、如何认识砷铜的存在?中国铜器起源分布图要 点1、西亚地区最先使用铜公元前10000年 至9000年伊拉克的札成 彻米自然铜装饰品公元前约9000年 或前7000年伊朗西部的阿里 喀什自然铜装饰品公元前7500年土耳其的恰约尼 (Cayonu Tepesi)遗址铜矿石直接打制 的钻孔珠、扩孔 锥、别针2、 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器是1975 年甘肃东乡林家马

16、家窑文化遗址出 土青铜刀,碳14测定公元前 25752500,树轮校正公元前3100 30103、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 ,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 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 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 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5001600 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期 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 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 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 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 、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5、关于青铜时代: 我们所谓中国青铜时代,是指青铜 器在考古记录中有显著的重要性的时期。其根据,是我 们所发现器物的种类和数量,使我们对青铜器的制作和 使用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占有中心地位这件事实。金属器 物(包括青铜器物)的出现远在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