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619391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 张中丞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思短章本 色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底色,是品德、行为、知识、能力等方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积累。生命有了底色,就会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就会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气。这种底气,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打敢拼的锐气,宁折不弯的正气。打足底气,生命就可以凸显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底气足,生命可以气吞山河;底气没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 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线。守住底线,则出淤泥而丝毫不染,近雷池而半步不越,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本色既体现共性也展示个性。对生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忠诚,是共性的反映;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昨

2、天,是个性的张扬。 改革者的本色是一个“敢”字,耕耘者的本色是一个“勤”字,奉献者的本色是一个“苦”字。 本色体现风格,本色体现品格,本色体现人格。本色与生命融为一体,珍重生命,珍视本色。 修身名句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赏读: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赏读: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

3、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赏读: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南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世人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诗歌力求险、怪、新、奇,文章雄浑有气势。有昌黎先生

4、集。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年韩愈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子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2写作背景一代文宗韩愈他出生丧母,三岁丧父,兄嫂养育,十三岁时不意兄长去世;他聪颖好学,少年发愤,日作千言,从困难磨砺中一路走来;他四考进士,三次殿试,几经周折,终为朝廷所识;他心胸坦荡,耿介直言,多次被贬,险些丢了性命;他爱护百姓,勤政为民,经国济世,可为后人楷模;他高举大旗,端正文风,提携后贤,成为一代文

5、宗3 审美视窗他为大唐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大功,但他却历经人间辛酸;他本是一个书生,却单身匹马降服了山东叛乱;他和柳宗元政见相背,却和柳宗元一生知己;他特立独行,却始终信道守道;他孤独傲岸,却门生无数;他的古诗奇绝险涩,但他几乎所有的七绝都清新明快喜欢韩愈身上这种矛盾的特质,因为这样才算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才是在污浊的社会中安身立命的人! 预习作业1通假字“尝” 曾经“缺” 空缺 “识” 标志、标识 两个词,成,成就、达成;功,功业。获得胜利。通,完全;知,知晓、明白。数,计算;日,日子、时日。几天。数,计算;日,日子、时日。 从,跟从;而,并且,表递进。连词。而,而且、并且,表递进;且,将要。递

6、进关系连词。从,跟从;事,做事。动词,投身到。到处。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感动,激动。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时,当时;尚,还。当今流行的。读过的书籍。阅读书籍。颜,面容;色,颜色。颜料、色彩。绝境 穷尽 纵然,即使 虽然 虽然 纵然,即使 动词,传说 名词,传记 小时候 少,和多相对 副词,最终 名词,士兵 连词,来介词,比 介词,引出后面的“巡” 介词,在 介词,把 介词,凭借、率领名词作动词,行走,来往。名词作动词,称。使动用法,使降服。(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_(2)何为久读此:_(3)为所杀:_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

7、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为所:固定句式,表被动。5文言句式6文白对照结构图示张中丞传后叙 主旨归纳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嫉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重点突破分析文中“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中的说理方法。提示 作者先以“人之将死,

8、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作比喻,证明“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然后得出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结论。最后用“其他则又何说”一句,以点带面,让谣言非议不攻自破。作者是怎样为睢阳陷落不是张巡、许远个人的过失辩护的?提示 作者先以“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比喻,论证了睢阳之陷落,许远不当独任其责。后又从张巡、许远“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和当时一部分朝廷官员中“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的情况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充分揭示并证明了,城失沦入敌手,是必然的后果,守城的烈士没有责任。相反,倒是那

9、些按兵不动的懦夫奸臣,难道他们能够逃脱罪责吗?张巡、许远他们虽然战败了,却“守一城捍天下”,阻遏敌势,蔽遮江淮,是捍卫大唐统一的真正英雄。本文题为张中丞传后叙,而第四段写南霁云乞师就义,第五段则写张巡读书以及于嵩轶事。有人说,这些与中心无关,你认为呢?提示 南霁云乞师就义一事,一方面叙写的是整个睢阳战役无数忠勇义烈事迹中的一例,是对张巡的衬托;另一方面,又是用事实进一步加强对“设淫辞而助之攻”的小人的回击。南霁云乞师的对象,就是“擅强兵坐而观”的贺兰进明。南霁云不受诱惑,不仅表现了他和战士同甘苦共患难的感情,又是对贺兰之流的斥责。写于嵩的事,则是为了衬托张巡的聪明才干及其对他人的影响。把于嵩的

10、不幸遭遇置于篇末,暗示了铲除割据势力的刻不容缓。这些事,看似不经意地信手拈来,但却围绕主旨展开,章法浑成而丝毫不游离文章中心。 文本审美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材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

11、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以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丰富饱满。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等等,都鲜明生动。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造人物形象。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劲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

12、生动地刻画了出来。(3)细节描写。“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如: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描写,侧面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写作迁移【角度】 人物描写题目:写一篇记人的文章,注意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600字左右。【示例】 咱们班的三大女杰 靓女许丽华 她身材苗条,双眼流波,一条乌黑亮泽的麻花辫垂至腰际,俨然一小家碧玉。提到许丽华的芳名,本

13、校男生无一不条件反射似的为之振奋。她所到之处,总有一群男生打着唿哨,推推搡搡。她不光人长得靓,唱歌也是一绝。那次青年节文艺汇演,她一曲十五的月亮把全场听众都给“镇”住了,那银铃般的歌声使台下师生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从此,她又多了个雅号:“小夜莺。” 侠女魏静 她牛高马大,长发披肩,着一身紧身牛仔衣。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在男生面前兄弟前兄弟后,在女生面前也兄弟左兄弟右,活脱脱一介侠女。一日,我班一女生在食堂被一无赖纠缠,那女生回寝室时哭哭啼啼似林黛玉。侠女得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硬是押着那“厮”来赔了理道了歉,还吼了他个狗血淋头。此后那“厮”见了她,也规规矩矩叫她一声“静哥”。因

14、她特讲义气,所以在班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老班也敬她三分。一日,她背着挎包蹿进教室,已迟到半小时。照例说,老班应是大发雷霆才对。可当她喊报告时,老班二话没说便“宣”她进教室,并饶有兴趣地问:“挎包装的是什么?”静哥潇洒地甩甩头上长发,神秘地说:“钞票,大把大把钞票!”随即转身归位,留下同学们一张张惊讶的面孔。 才女晏敏 才女的最大爱好是看小说。休息时,抱着砖头厚的小说啃得如痴如醉的那位准是她!才女最大的特长是写作。她的语言功底极好,用老师的话说鲜活得可以掐出水来。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她来说那是小菜一碟。这不,又一篇佳作朋友发表在语文周报的头版头条,乐得语文老师笑逐颜开,在班上大夸特夸,说她的作品可以和琼瑶媲美云云,甚至还屁颠屁颠地扬着报纸到别的语文老师面前炫耀去了。才女在语文老师心中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每逢和她说话,语文老师真恨不得把自己脸上的笑容摘下来送给她。 总而言之,咱们班的三大女杰,那简直酷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