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测定与分析

上传人:n****m 文档编号:4619388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时测定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时测定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时测定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时测定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时测定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时测定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时测定与分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时测定与分析编写:陈平和第一章 工时测定的原理及方法第二章 工时的应用第三章 MTM法及模特排时法的介绍目 录第一章 工时测定的原理及方 法第一节 工时测定的概念、目的与作用第二节 工时测定前的准备工作第三节 执行工时的姿态判定第四节 休息系数的给予第五节 定额工时的确定第一节 工时测定的概念、目的与 作用 工时测定概念工时测定是指工时员利用测时器对在正常条 件 和正常状况下操作的操作工进行作业时间的测量 和 定量。 工时测定的目的与作用目的:获取准确的操作工时。作用:(1)为工位平衡提供依据。(2)为工位改进提供依据。(3)为人员计算提供依据。(4)为能力计算提供依据。(5)为成本核算提供

2、依据。第二节 工时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总装工时定额内容(1)转换行为:(a)零件或材料的分装,如保险杠、踏板的分装。 (b)所有装配的动作(c)线上车身合装(d)处理有关信息和命令所占用的时间(e)阅读装配工艺卡及随车 (2)质量行为:(a)转毂或跟踪试验(b)零件保护(c)质量标记(d)调整(3)方法行为:更换电池和套接头(4)拆包装行为:(a)拆下盒子及包装带(b)打开盒子(刀子、剪刀)(c)在工位上撤出空盒子工时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用秒表进行工时测定前一般有以下几个准备阶 段:第一阶段:工时测量必须在评判、分析及改 进措 施实施启动后进行,应遵守SCI(工业通用系统 ) 的标准,并且有最适于分

3、析测量的测量工具(如 计 时器、MTM录像等),对于秒表测时法应具有秒 表、测力计、秤和卷尺等。 第二阶段:查看工艺卡,并查看与工艺卡有关 的 工位平面布置情况第三阶段:工位分解。事先通报该工位的操作工及AM1 ,了 解现场的技术情况和人员状态。进行操作分析时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与工艺卡相符。(2)考虑工艺卡上解释与说明一栏。(3)一张工艺卡张分析卡。(4)不要忽略重量、力矩、工作量。(5)时间段是否简短。(6)仔细分析操作卡上休息系数为何如此高 。(7)勿忘频率时间段。(8)注意多余的手势。(9)姿态判别。(10)时间段应尽量精确明了。(较短的时间 段 建立的目的是较好的进行工位分配,对

4、于总装以 0.080.25进行分解)(11)正确给予休息系数。(12)必要时应自己亲自动手。(13)仔细观察操作工工作后正确评价其操作 方 式。一般应测量40次来确定工时。每个实测数据都 要 工时员根据现场的姿态判定进行修正。 第三节 执行工时的姿态判定为获得正确的工时,必须仔细观察操作工的工作方式 (括 准确性、速度及方法),而不管操作工是谁。一项操作 的实 施受三方面的影响,这三方面因素结合起来就是姿态。 (a)工作方式:操作时工作方法的合理性。 (b)精确度:工作的准确程度。包括熟练程 度、 身体的状况等。 (c)速度:该操作的完成速度。所以姿态可定义为操作运动的效率:姿态判定标(JA

5、): 100。姿态判定范围从75100。如低于75则去掉认为不 合 格。(1)标准姿态标准姿态是由技术及身体合格,而且经 过很好的培训身心均健康的操作工所作 的,这样即能满足方法合理、操作准确 度及保证正常的速度。在完成本项操作 时,身心良好,没有不适,并且按照他 平时工作努力程度而休息,在他完成该 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之后,身体不产生不 良的情况。 (2)测定工时 (a)测定工时是指适于工时测量系统的总 称。SCI(system commun industrier) (b)测定工时:TC 第四节 休息系数的给予(1)休息系数简称CR,这是一种根据TC的需求 所附加的工时系数。目的是使工作过程后,

6、疲 劳能得到一定的恢复。衡量疲劳因素按以下五 个标准。不变的休息系数:生理需要(BP=1.05)变化的休息系数:姿势/重量(此为CR的基本数据)精神的(此为CR的附加数据)单调性(此为CR的附加数据)环境(此为CR的附加数据) 可变休息系数查询表POSTURE A ASB D ATLI APP DTLI AC-AG DPP ASB BADTA ATTIDTTI UJTLI AL POIDS EFFORT EN KGP0.2 1.09 1.10 1.11 1.13 1.141.15 1.17 1.191.201.280.2P2 1.10 1.111.121.131.151.161.181.191

7、.201.28 2P4 1.11 1.131.141.151.161.181.191.211.221.30 4P6 1.13 1.141.151.161.181.211.211.221.231.31 6P8 1.14 1.161.161.181.191.221.231.241.251.33 8P10 1.16 1.171.181.191.211.261.241.251.261.34 10P15 1.18 1.201.201.221.231.301.261.281.291.37 15P20 1.221.241.241.261.271.361.301.321.331.41 20P25 1.26 1

8、.271.281.291.311.431.341.351.361.44 25P30 1.30 1.311.321.331.351.491.381.391.401.48 30P35 1.33 1.351.351.371.381.551.411.431.441.52 35P40 1.37 1.391.391.411.421.611.451.471.481.56 40P45 1.41 1.421.431.441.461.681.491.501.511.59 (2)附加系数 (a)精神的:有些工作需要持久的,格外 的精神专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a.进行记忆并作决定。b.持久高度的集中注意力c.操作处

9、于熔融状的产品。d.计算、阅读、书写。根据技术要求清点工作清单,附加值 0.02(b)单调性:同一系列的动作经常重复使 用而产生单调疲劳感。如果操作工在操 作循环(循环时间段及非循环时间段) 中有重复性的动作,则此操作循环可视 为标准循环。本部分附加值是经基本时间段的附加 值数据根据循环持续的。循环持续时间(分) 附加值0.095C0.175 0.010.065C0.095 0.03C0.065 0.05(c)氛围:本标准只重视以下情况带来的 干扰:噪音,强力视觉保护。噪音是由 于带噪音机器的使用,增加了工人本身 已有的疲劳感,分两种:特大噪音:是指相距60-80cm的对 话需 大嗓门说话,附

10、加值0.01;超贝噪音:需用大声音使对方听清 ,附加值0.02;强力视觉保护包括:防护眼镜,面 罩。附加值0.01.第五节 定额工时的确定测时时时所测得的时间记录在测评单 上,同时打出姿态判别系数,最后填上 所划分是间段操作的休息系数,每个时 段测量20个数据.时间段的操作测量时间 应为所有TC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汽车总装配操作虽然很繁杂,但从“ 时间段”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规律时间段 ”和“频率时间段”两种。“规律时间段”是在装配操作循环中所进行的规律操 作时间,即在总装配过程中对装配流水线上的每辆汽 车都执行的操作所给予的时间段。总装配的大部分操 作都是“规律时间段”操作。例如:安装各种零件

11、,拧紧 固定螺栓,联结各类插接器等。“频率时间段”是在某些装配操作循环中所必须进 行的一些非循环操作时间。即在总装配过程中对装配 流水线上的若干辆汽车才执行一次的操作所给予的时 间段,“频率时间段”在总装配时间研究中是容易被忽视 的。例如: 更换电动扳手电池、统计检测、检查设备的 各项技术参数、设备整体部件更换等等. 在每张工艺卡 的操作分析中必须分析非循环操作的“频率时间段”, 然 后确定其频率数, 将“频率时间段”的操作时间除以频率 数把非循环操作时间换算到每一个循环操作中. 汽车总装配操作模式 a)纯手工操作模式TCCITC.FTC.F/4CTC-循环测定时间 TC.F-频率时间段的循环

12、测定时间CI-无停顿的规律循环时间 C-操作循环P-频率数操作时间TA=(TCRC1)+(TC.F/PRC2)RC1和RC2为根据不同的作业姿态和作业负 荷给予的休息系数。 (b).人机共同操作模式如玻璃涂胶,变速箱的加注等。在这种操作形势下,既有人的操作又有机器的自动操作。在机器操作时,操作工则存在一段等待时间。 TETMTIWTC.CTC.F/4CIC TM-机器作业时间 TI-人机共同作业时间 TE-机器作业外的作业时间 TC.C-循环测定时间 CI-无停顿的规律时间循环 C-操作循环 TC.F-频率时间段的循环测定时间 W-等待时间 P-频率数 TC.C=TETI (TE、TI需考虑姿

13、态判定系数) 操作时间TA=(TERC1)+(TIRC2)+(WBP)+(TC.F/PRC3) RC1、RC2和RC3为根据不同的作业姿态和作业负荷给予的休息系数 。 BP为恒定的休息系数。第二章 工时的应用一.定额工时在工位分配中的作用 由于产量的变化或工位之间的工序重新调整,需按 照生产节拍对给班组工位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以 使工位工时基本上等于生产节拍,否则就会造成间 歇性的停线,生产率下降。 总装流水线生产节拍T(装配节拍或工位工时)计 算公式(单位min/辆) 式中:S-每天生产班次,班/天; H-每班工作小时数,h/班; -总装线设备开动率,%; 60-转换系数,min/h; N-

14、每天产量,辆/天; 每个工位有若干道工序组成,工位工时与组成工位的各工序的工时之间的关系如下: TI-工序工时; 只有某工位各工序定额工时之和与工位 工时相近,才能保证生产连续进行。 由于工位分配表及车型选装表上的工时 与定额表上的工时相一致,因此各班组 的工位工时是客观的反映实际操作工时 的。这样,定额工时也就为工位分配提 供了客观的依据,既而为装配连续而顺 利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定额工时在人员预算及设备能力核定的中的应用 定额工时是生产车间科学所需操作人员预算的基础,车间所需操作人员数C预算公式如下: n 车型数; PI 某一车型比例; TI 某一车型工时,min ; K 平衡系数; T 生产节拍,min ; 通过此公式可将车间实际所需操作人员 数计算出来。可见,若没有合理而准确 的定额工时是不可能准确地计算出车间 所需操作人员数。 在投资期,为了使线边设备能力满足生 产能力的要求,要求机器工时TM小于设 计的生产节拍T,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线连 续运行。 三.装配作业工位的改进为进行工位改进需作如下观察: 来件 包装问题 测量尺寸并画出总体平面图 测量位移距离及零件重量条件 工位 平面布置 零件在小车或货架上的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