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9387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2345口语交际.习作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 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我们 来开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可以介绍搜集到的 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谈谈自己了解 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 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先分成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在汇报中,听的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别人 请教。交流之后,把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 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6习作要求n把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写下来,也 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n1.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

2、自然启示的资料n2.也可以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n3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 发,想发明什么。7烦 恼n我眼中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要谈到给 我什么启示,我觉得无从说起,能说出来 的启示都是一些老掉了牙的故事。如牛顿 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我又不是发明家,我怎么会找得到大自然 的启示呢? 8帮助直通车一、帮你搜集素材、选材 二、帮你抓重点,学方法 四、日积月累 三、教你列提纲 9一、帮你搜集素材、选材 n 1、有关天气方面的启示: n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鸡迟宿,鸭欢叫 ,风雨不久到;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 到;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久

3、雨大 雾必晴,久晴大雾必雨 10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11一、帮你搜集素材、选材 n 2、动物、植物的构造、生活习性给人的启示: n如:利用蛙眼的特殊构造制成电子蛙眼;利用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了日光灯;利用云杉,建 造了广播电视塔;利用鲨鱼的体形设计了比赛用 的泳衣;利用蝙蝠的超声波制造了雷达 12利用松鼠的尾巴设计了降落伞13利用动物的伪装保护设计了迷彩服14利用八爪鱼的吸盘设计了贴手1516一、帮你搜集素材、选材n 3、有关环境方面的启示: n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启示我们要爱 护大气层;洪灾与旱灾启示我们要加强植被保护 ;生态失衡,物种的消失启示我们不要太过贪婪 地掠夺;植物

4、的光合作用启示我们要多种树少砍 树 。 17任务一n 1、有关天气方面的启示: n 2、动物、植物的构造、生活习性给人的启示n 3、有关环境方面的启示n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纸条上写一写自己选定 的写作材料。n 格式:我准备写 ,它给我的启示是 。n 例如:我准备写蝗虫弹跳力强,它给我的启示是 折的纸青蛙后腿长,跳得远。捉蝗虫的启示18二、帮你抓重点,学方法。 n 1、重点:本次习作重点是表达自己从大自 然中受到的启示,让同学们学会查找资料 ,整合资料,关注自然,了解自然。 n19二、帮你抓重点,学方法。n 2、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 。 通过描述观察中发生 的一件事,揭示自己得到 的启示。 自

5、然之道通过描述 “我们”为了救出幼龟结果 倒害了那群幼龟的故事, 启示:如果我们不按照自 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 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 n 通过收集资料研究一 种自然现象,揭示自己得 到的启示。n n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通 过阐述黄河2000年来发生 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 原因。揭示了自己从中获 得的启示:破坏森林是不 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 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 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n 通过发明创造,揭示 人类从中得到的启示。 蝙蝠和雷达写了科 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 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雷达。20任务二:n 2、从本组课文中学方法n 通过描述观察中发生的一件事,揭示自己得到

6、 的启示。n 通过收集资料研究一自然现象,揭示自己得到 的启示。 n 通过发明创造,揭示人类从中得到的启示。n n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写。21佳作赏析:捉蝗虫的启示n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 叹的奥秘。n 夏天,我来到姑婆家玩,只见草木茂盛的坡地上 ,有许多蝗虫在活动,我想捉一只蝗虫拿回家观 察。可正当我准备用手遮盖住一只蝗虫时,它嗖 地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哇,它竟然能跳 得这么高,是什么力量使它跳得这么高?一连串 的问题让我迷惑不解,我决定好好观察一下蝗虫 。22n 我捉了一只蝗虫,把它带回了家,观察了起来。 只见蝗虫有一双翅膀和六条腿。它的后腿又长

7、又 强壮,看起来很有力,可它的两条前腿却很短很 小。我再一次把蝗虫放在地上,并用放大镜来观 察,它的后腿先朝地上一蹬,接着就是一跳,它 跳的高度大约有40厘米。这么说来,是蝗虫强健 的后腿使它跳得这么高,我断定是这样的。后来 我又问了大人,上网查阅了资料,结果都证明了 我的想法是正确的。n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又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 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 它就能跳出去很远。n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23三、教你列提纲我的发现n 开头:直接点题(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 多令人惊叹的奥秘。)n 中间:具体描述一个故事,你是怎样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现

8、象的。n (首先写在草地上观察到蝗虫跳得高的现象,然后做了个 小试验发现是蝗虫的后腿使它跳得高的,经过问大人,上 网查资料,多方面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对的。)n 谈谈你受到的启示。(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蛙,它的后 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n 结尾:点题(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n 24许多动物都有脚,但壁虎的脚却与众 不同。 壁虎的脚上是有吸盘的,轻轻一吸墙 壁,壁虎就能在墙上任意行走了。壁虎在 捕食的时候,靠这双脚就可以轻松捕获食 物了。我们从壁虎的脚上得到启示,可以解 决很多难题。根据壁虎脚上的吸盘,给鞋 底装上一个,就能向壁虎一样走在墙上,

9、这就是“吸盘鞋”。有了“吸盘鞋”,在救火 时,消防员穿上这种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 将救火工具送上楼,迅速灭掉火。进行攀 岩比赛时,选手可以穿上“吸盘鞋”戴上“ 吸盘手套”,就能牢牢扒住岩石,即给选 手们减少了难度,又保证了安全 ,真是两 全其美。粉刷墙壁时,粉刷工穿上“吸盘 鞋”,再刷起来就省事多了。大自然就像人类的 老师,给我们以启 发,等待我们去发 明创造。25三、教你列提纲我的发明n首先说出你观察到了什么,要把观察、发现 的过程写具体;n然后写出你受到什么启发,准备发明什么;n再写出你发明东西的样子、作用,能够为人 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n最后说说你为了实现你的发明,准备做一些 怎样的努力

10、n 26写作提纲 文章题目: 文章中心:文章通过记叙 , 抒发了 感情。 1.开头: 2.具体叙述一个事例(或者两个) 3自己受到了启示: 结尾:27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 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 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 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 ,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 ,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车前草28n根据蜜蜂的“天然罗盘 ”所具有的气象导航 、 地磁导航和重力场导航能力的研究,仿 效设计出一种能提高分辨率的电子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用于照相、电视、识别机等 方面。 29建

11、筑上的“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 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 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 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 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 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 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 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鸡蛋30四.日积月累n 向(一花一草)致敬n n 启示n n (一种自然现象)你是我的老师n n 感悟(一种自然现象)n n 由(一种自然现象)想到的n 。精彩题目早知道31精彩开头任你选n 大自然,教了我们许多知识,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发明 了许多东西。n 你看过山吗?山是

12、伟岸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的。我 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大自然中蕴涵着人 生的许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 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 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n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大自然 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在如此发达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因 该保护大自然,不能丢垃圾、吐啖、砍树。32结语:大自然是伟大的,大自 然也是神奇的。只要认真观察 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就会从 中受到启迪。习作评析:从中找材料n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岸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的。我 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大自然中蕴涵着人 生的许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 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 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n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 那日出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 。夜来香悄悄绽放,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一 个个绚丽的生命的结束,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 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 ,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 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不是吗!习作评析:优点齐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